如果在“大搞运输机”前多走一步,也许我们真能看见中国版P-3C

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12月7日的《国防科工》栏目,播出了一期赴航空工业陕飞录制的“走进新中国特种飞机的摇篮”专题节目。自从1974年运-8首飞之后,从172厂(西飞)移交到182厂(陕飞)以来,位于汉中固城机场的182厂(陕飞)就生产运-8系列(包含运-9)飞机,但像节目中这样,厂房中满满当当,停机坪上还停满了即将交付的新机的场景,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这其中最耀眼的产品,就是以中型战术运输机平台实现“小平台,大预警”的空警-500。 

 

500

500

▲满满登登的各型特种机,迅速填补着空海军旺盛的需求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运-8系列飞机无论是吨位还是航程,都是纯粹的“小平台”、中型战术运输机;不过细心的读者可能还会有印象,在早些时候的媒体报道中,空降兵乘坐运-8进行跳伞训练时,往往称运-8为“大型运输机”。

其实当初我国引进安-12时,其20吨的最大载重能力,已经接近此前人民空军最大军用运输机C-46的22吨最大起飞重量,称其为“大型运输机”并不为过;尽管后来伊尔-76的引进,刷新了人民空军大型运输机的定义,但将运-8称为“大型运输机”这一习惯叫法,却在部队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500

▲在很多涉及空降兵的报道当中,运-8仍然按照习惯被称作“大型运输机”

 

1966年我国敲定引进苏联安-12运输机的时候,172厂(西飞)就成立了以设计科科长马凤山为首的的新机研究小组,赴航空兵部队、总参、空司等单位走访调研,到1967年提出两种运输机设计方案,第一种即测绘仿制安-12飞机;第二种则是参考美国C-141运输机,沿用部分轰-6零部件,自行设计一种大型四发喷气式军用运输机......

500

500

▲即使对于不太懂飞机的人来说,也能看出这两个方案技术上的巨大跨度

但此时的现实情况是,直至1967年,国产运输机中仅有苏联援助国产化的运-5在1957年实现了定型生产。而两型正在测绘仿制的飞机中,1960年决定仿制伊尔-14M的运-6,在1967年3月遭遇了三机部大字报事件,6月正式确定下马;而仿制安-24的运-7则是在1966年4月才刚刚开始测绘工作。

 

500

▲由于苏联军方的不满,首批安-12交付之后苏方便不再继续向我方出售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哪种方案更有可行性,所以在1967年7月14日的新型军用运输机方案审议会上,大部分都倾向于测绘仿制安-12的方案,认为这一方案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然而到了1969年5月的《运-8飞机测绘设计总方案》中,却又提出“把世界上所有运输机的优点都集中到运-8飞机上来,在外形上要与苏联样机有所区别”,这还不算,还提出“1970年10月1日把运-8飞机送上天”。

 

500

▲您说这谁遭得住啊

 

尽管和不切实际的四发喷气式大型运输机相比,测绘仿制安-12相对来说技术难度较低、可行性较强,然而安-12仍是国内能够接触到的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运输机,而“把世界上所有运输机的优点都集中到运-8飞机上来”这种匪夷所思的要求更是难以达到。直到1970年2月1日,厂领导丁克明向设计人员传达了1969年11月19日召开的航空工业会议精神,特别是毛主席关于“先学正楷”的指示,才刹住了这一不切实际的风向。

相较于领会“先学正楷”指示并不是十分到位,而经历了反复折腾的运-7,运-8的情况稍好一些,撤销了《方案》中多项不切实际的修改,1974年12月实现了首飞,并于1979年初步定型。不过,由于定型后的运-8还进行了长期的补充鉴定试飞,而且部分基本型飞机仍装配部分S型件(未定型件),故此基本型运-8的产量十分有限。

500

▲运-8基本型飞机的最大特征就是保留了尾炮舱

到了1993年,气密货舱型的运-8C定型,并于当年7月向空军交付首架飞机。相对于运-8基本型,运-8C的技术状态更加稳定,并且将安-12原本的三片式尾门修改为两片式尾大门,使其具备了货桥功能。虽然由于气密型取消了地板油箱,运-8C的航程骤降2000千米左右,不过好在1991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首批10架伊尔-76,所以这个问题就并不是特别突出了。

但我们之前也提到过(https://wemp.app/posts/d4721418-c8b0-4d59-99d4-c589e22399c6),运-8C交付部队的速度并不快,直到原装安-12全部退役的2002年才凑够40架。 运输机生产速度这么低,是因为需求不足吗?

500

▲安-12的尾门为三片式,运-8基本型与安-12的设计完全一致

 

500

▲由于安-12终其一生都没有修改过尾门设计,所以运-8C的下开式货桥大门,是不同于安-12的陕飞独家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反侵略作为最优先考虑的人民军队,形成了陆军国土防御、空军国土防空、海军近岸防卫的内线作战格局。在这段时期,部队的运输需求也必然以陆上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辅,作为绝对内线使用的、基本等同于后勤单位的“空中汽车”,运输机自然也不会考虑外线使用这一情况所造成的运输机突击运输能力弱、自卫手段差一直影响至今,当然这是后话。

 

500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军事战略,在国防建设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民空军中,占绝对主要地位的是歼击航空兵。虽然各部队频繁赴东南沿海轮战,但我军歼击航空兵长期处于以目视搜索、火炮歼敌为主的阶段,又恰逢航空兵首次全面“基地化”改革时代(https://wemp.app/posts/0b1c4a5b-b194-4d69-9e5c-588e945f9e82),所以理论上无论是飞机的跟随转场还是弹药、航材保障方面对航空运输的需求也都相对较低。

 

500

▲由于当时歼-7数量很少,主力歼击机基本就是米格-15比斯,米格-17(歼-5)和米格-19(歼-6)三个大型号,保障相对较为简单

 

但在另一方面,部队对运输机的需求又是真实存在的,长期以来人民空军运输航空兵存在引进苏制运输机和蒋军起义的美制运输机混装的局面,特别是承担西藏方向空中运输的空13师。在装备苏制伊尔-12/14高空运输机之前,该师装备的C-46与C-47,在西藏公铁交通还不甚发达的年代称一声雪域高原的“空中生命线”并不为过。

 

500

▲尽管部分美式运输机在80年代初退役时,仍然处于“可飞”状态,但如此的非制式化装备真的是不能再保留下去了

 

此前我们提到过,由于伊尔-14原产国纷纷停产,后续无机可买,而在其他部队早就淘汰美制飞机之后,C-46与C-47就更加扎眼了。1967年仿制伊尔-14M的运-6下马,当时的主要理由是其技术水平已经落伍,应当仿制安-12与安-24这类新一代涡桨运输机以尽早实现更新换代。

 

500

▲可是,当时我们已经有了伊尔-18

500

▲而在飞机后续改进中从活塞发动机换为涡桨发动机以提高性能的事情,后来我们也不是没有做过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无论是运-8还是运-7军用型,其真正定型交付部队的时间都远晚于当初的预想,“尽早”的目标自然也没有实现。回过头看,就在《运-8飞机测绘设计总方案》刚刚出台的1969年,空军又提出了“大搞运输机、大搞直升机”的指示,光看指示的字面内容,似乎运输机部队的好时代就要来临了。

然而实际上,此时运-7与运-8的研制工作刚刚起了个头,前文提到的那个参考C-141的国产大型喷气式运输机方案却再度强势上马,并获得了运-9(以下称老运-9)的型号;然而不久之后,老运-9仅完成了初步论证方案,便与其他一大批飞机项目一同黯然下马。

 

500

▲当“大搞运输机”变成了“搞大运输机”的时候,多半就会变成一张画在纸上的大饼

 

与1967年相比,1969年航空工业部门在运输机制造领域仍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能够稳定批产的仍仅有运-5一型,仍在测绘的运-7之外,又加了个刚刚开展测绘工作的运-8,正在试飞的“井冈山”4号轻型运输机更是由于技术状态不佳而处在即将夭折的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大搞运输机”实质上沦为了“搞大运输机”,老运-9这种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项目,不仅在技术上根本无法实现,对于彼时运输机部队最迫切的需求,也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天可怜见,人民空军手中一把老骨头的C-46与C-47竟被迫服役到了1982年。非要说“大搞运输机”有什么成果或者说遗产的话,恐怕只有运-5飞机的生产从320厂(洪都)转厂至522厂(石飞)这一件了,然而这对前文所说的需求并起不到什么作用。

 

500

▲如果说有什么还能算是“大搞运输机”指示的遗产,那么也只能算上转厂石家庄522厂的运-5以及后续改型了,倒是一直用到今天,还能返销俄罗斯

 

与之相比,当初在图-16的仿制工作刚刚开始时,有人提出图-16的性能已经落后,主张改为引进苏联刚刚服役的图-22超音速轰炸机。然而此时军委领导清楚地认识到,以我国当时的航空工业实力,转向引进仿制图-22,在技术难度上远高于仿制图-16(而后来也证明图-22的改进潜力其实远不如图-16),这一明智的决定,竟使轰-6成为了90年代以前我国唯一能够稳定批产的大型军用飞机。

 

500

500

▲现如今看来,图-16平台远比短命的图-22要优秀得多

 

我们不妨事后诸葛亮一番,由于伊尔-14制造工艺要求较低、造价低廉,实际测绘仿制的难度适中,赶在1966年之前实现批产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让运输航空兵和空军其他部队一样完成装备国产化、制式化,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为安-24乃至安-12的测绘仿制争取更宽裕的时间。就算只作为过渡机型使用,也不会因其低廉的成本而大幅加重国家经济负担。

而且笔者认为,多出一种下单翼螺旋桨运输机与旅客机平台的生产经验,也将为航空工业改进与设计后续型号时多提供一条思路。毕竟事后看来,作为比较容易放大或缩小的运输机,这种气动设计的生命力其实并不差,布局与伊尔-12、伊尔-14一脉相承并大型化的伊尔-18,其改进型号仍然以特种飞机的身份活跃在俄海空军之中。

 

500

500

500

▲伊尔-14(上)与伊尔-18(中)在气动布局上有着较强的继承性,而后者以及众多改型到现在仍在活跃着,包括伊尔-38反潜机(下)

 

如果当时以这种路线发展,得到一种与伊尔-18相当的四发涡桨下单翼平台,对于国产特种飞机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更适合使用下单翼布局,便于布置挂架的反潜机来说,更是一大利好。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在引进安-12近半个世纪之后,“高新家族”早已经子孙满堂,而成就这番景象的,最终还是部队的旺盛需求。

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各型特种机在运-8平台上蓬勃发展;而最初为适应空警-200特种改装而发展的运-8Ⅲ类平台,与数个方案融合,成为新一代的运-9战术运输机,又回应了部队跨区任务保障、周边人道主义救援、赴外竞赛比武等多种需求。

500

▲从特种机平台反向发展成运输机,也是不多见的案例

回望航空工业和人民军队运输航空兵乃至大型机部队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装备、技术与需求之间这些往事,仍然值得今天继续借鉴思考。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