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奥秘,最新纪录片解密战争与纳粹

最近一部新的二战彩色纪录片《二战记事录》上映,里面讲的内容挺不错,而且还有不少从未公布的画面,一起来看看

500

一战的战败让高傲的德国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凡尔赛条约》成了钉在德国人灵魂上的耻辱柱

绝大多数德国人对于《凡尔赛条约》愤怒不已,割让领土,巨额赔款,军队缩水至十万

每个德国人都在问

为什么我们如此强大的祖国会失败

为什么我们要割让领土给弱小国家

为什么我们要支付如此巨额的赔款

《凡尔赛条约》就是狗屁

500

德国东部割让给了波兰和捷克,西部让英法驻军,作为缓冲区以防止德国再对比利时和法国进军

战败,赔款,耻辱性条约,让强大的德国成为一个充满愤恨的乌合之众

500

此时那个人出现,他充分利用着德国人的愤怒与自尊,承诺将夺回德国失去的一切

纳粹党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信徒们将纳粹视为复兴这个强大国家的希望

步步退让

500

纳粹堂而皇之的入侵奥地利是在1938年3月12日,奥地利人敞开大门欢迎纳粹占领,毕竟德奥两国都是日耳曼人,过去也多次统一成一个国家

奥地利打开大门欢迎纳粹回家一点不奇怪

500

奥地利民众夹道欢迎希特勒

但奇怪的是,西方协约国对希特勒的入侵,无动于衷

西方给出的解释是,奥地利自愿成为德国人,这不是被强迫的

但这却是《凡尔赛条约》第一次被打破,也是希特勒第一次试探协约国底线(此时希特勒也没想到协约国底线,那么低)

500500

像匕首一样插入德国的“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顺利入袋后,希特勒公开宣布将“整合”捷克斯洛伐克

他称“捷克斯洛伐克像一把匕首一样,插进德国心脏,这把“匕首”必须拔出

希特勒的这一“宣布整合”让英法警惕,但强大的绥靖氛围,依旧使得英法希望尽最大可能的避免战争

毕竟一战那残酷而如地狱般漫长的堑壕战,让所有人一想起来就寒毛直竖

500500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先后三次亲自飞去德国,软硬兼施的劝阻希特勒别去碰捷克斯洛伐克

500

在最后一次谈判中,希特勒和法国总理“达拉第”

500

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这些人一起,协商出了一个最佳方案

500500

捷克境内的红色区域为“德语区”,也是英法同意希特勒拿回的“领土”

他们同意希特勒吞并捷克讲德语的“苏台德地区”,同时希特勒允诺不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地区

500500

希特勒和张伯伦先后在协议上签字

此时的张伯伦被当成了英雄,当他飞回伦敦机场时激动的举起了希特勒给他的亲笔承诺,高喊道:

现在,我们的时代只有和平了!

500

张伯伦自豪的挥舞着希特勒给他的“承诺”

然而希特勒很快打了他的脸

1939年3月,希特勒撕毁承诺,全面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500

希特勒志在建立一个巨大的德意志德国,他一步步的试探西方底线,缓慢而坚定

或许他自己都没想到西方的底线那么低,根据战后的资料记载

希特勒在入侵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期间,常常整夜失眠,夜不能寐的他非常担忧西方会立刻宣战

甚至想过,只要英法一对德国宣战,他就立刻撤出入侵军,以示求和

但西方一次次的送他大礼

500

希特勒成功吞并捷克后,世界哗然,对希特勒的指责和抨击铺天盖地

但在德国国内,希特勒成了伟大的民族英雄

而此时,全世界都知道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波兰了

于是西方放出狠话,只要希特勒敢动波兰,英法将立刻对德宣战

因为前几次的成功,此刻的希特勒已经不信西方了,比起英法他更担心东边的死敌,布尔什维克

希特勒知道英法懦弱,但布尔什维克不是

波兰夹在德国和苏联之间,他要吞并波兰就势必和苏联直接面对面

此刻希特勒有两个选择,要么直面苏联,要么狼狈为奸

希特勒选择了后者

500

所以在入侵波兰前的整一个月,他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当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有个叫法,就是《苏德瓜分波兰条约》

希特勒和斯大林东西两侧进军,共同入侵波兰

500

波兰骑兵

骁勇的波兰骑兵显然不是德国坦克的对手

入侵波兰16天后,苏联也从西面攻入波兰

随后希特勒等来了他知道会发生的事情——“英法对德宣战”

500500

在对德宣战一天后,英国远征军向法国出发,他们将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法国军人会和

500

老兵们回忆当时英法联军会和的场景,士兵们相互欢呼,弄得煞有其事,有人高声唱歌,有的挥泪告别亲友,也有人对士兵们高喊加油

500500500

在欢笑的氛围下,没人意识到真会打起一场战争,英法联军都认为这更像是一场“度假”

“我们就是去前线给德国人看看,德国人很快就会被吓唬住,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整个感觉,真的和“度假”很像

500

然而在德国这边,虽然坦克比骑兵厉害很多,但入侵波兰的战争不能算是顺利的

在入侵波兰的二十天里,顽强的波兰人奋勇抵抗,这让希特勒意识到,德国军队并没有完全准备好

德军的装甲部队还太少,在面对波兰军时都显得吃力,更别说面对一整支全副武装的,拥有全世界最好配备的英法联军了

此时他很担心英法联军会直接开进德国领土

但希特勒的赌博再次成功了

500500

后来陆续公布的档案表明,当时英法军队之所以“宣而不战”,之所以作壁上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法国打造了一个全世界最强大的防御系统——马奇诺防线

想来也对,你花费了巨大精力,打造了一个如此强大的防御系统,那你就很难主动出击,主动放弃这个强大的防御系统去进攻敌人了

否则你这个强大的防御系统不是白建了吗(后来证明确实是白建了)

所以靠着强大的马奇诺防线,等待德军自己来送死,这风险要比主动进攻德国小得多

如果当时法国不是花费巨大财力物力构建的马奇诺防线,而是学现在的美国一样,打造一支强大的进攻部队,那1939年的时候,英法联军就绝对不会做壁上观了

500

看着停在边境“宣而不战”的英法联军,希特勒悬着的心放下了

他解决了东部问题,休整了部队和装备,此时准备来解决西部问题了

他让德国将军们拿出方案,商量怎么来对付法国

然而最先提交给他的作战方案,保守的让他吃惊,这完全就是一份“一战作战计划”的翻版

500

计划中,德军从北方入侵荷兰和比利时,拿下荷兰和比利时后,再进攻法国北部

希特勒一眼就意识到这个“愚蠢的计划”是要和英法来硬碰硬了

一战时“德国”就是这么打的,当时“德国”的军力那么强大都没拿下法国,更何况今天,德国的军事装备还不如英法联军的情况下

500

其实德国的将军们并不是白痴,他们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变相的告诉希特勒,现在和英法打,是自寻死路

你必须和他们谈判,而不是对他们开战

但希特勒已是一名独裁者,有些话你根本不敢和独裁者说

更何况还是个刚刚在东部取得胜利的独裁者

谁敢逆着希特勒的话说?谁敢往他头上浇冷水?

谁敢对希特勒说:

别打,去谈判,别犯蠢和英法打,那是自取灭亡

所以将军们才提出这种,一看就又蠢又烂的作战计划

500

但此时一位野心勃勃的将军跳了出来,他就是普鲁士贵族,冯.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这个计划遭到大量保守派将军反对

曼施坦因坚定的认为,我们可以一边迷惑英法联军,一边快速突破法军强大的防线

绕到敌后切断敌人补给线再对其进行合围

只要速度够快,够出其不意,就能获得巨大胜利

但希特勒并没有采用曼施坦因的计划,他称这个计划非常古怪,是一个“古怪计划”

“古怪计划”被暂时搁置,希特勒转而去打了丹麦和挪威以保证铁矿石的供应

500

1940年5月13日,就在丘吉尔正式取代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的第一天,希特勒终于行动了

500500

德军对荷兰与比利时发动了强大攻势,大批德国伞兵占领荷兰各战略性桥梁,

500500

铺天盖地的纳粹空军对这个弱小的邻国投放大量炸弹

500500

城市烈火熊熊的燃烧,荷兰和比利时很快撑不住,向英法求援

而英法也在第一时间就将强大的部队调派到比利时进行反击

这回英法决定正面与德国开战,不再沉默

500500

然而就在前线激战正酣的时候,法国侦察机从南面发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情报

500500

情报显示,在阿登高地附近有大批军事车辆集结,一路延伸到德国境内

当情报送到法军指挥部时,指挥官们都普遍不相信侦察机带回来的情报

500

当时的法军总指挥,加默兰将军甚至说:

这不可能,这一定是德国人制造的假情报,德国人假装在阿登地区部署军队,好引诱盟军南下,从而放松对于荷兰和比利时的支援

500

然而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曼施坦因的“古怪计划”,正式启动

法国侦察机是对的,大量德军装甲部队集结在阿登高地,它们的目的,就是直插法国国境

500500

装甲部队穿越森林,渡过河流冲入法国边境

而在法国这边只有一支小规模部队在防御,因为没人料到德国人会从这里进军

现在计划清楚了,德军大张旗鼓的入侵荷兰和比利时,是为了诱使英法联军去支援北方

500

盟军的精英部队被调到了荷兰和比利时,此时德军再从阿登地区发动真正的进攻,从背后包抄英法联军

500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永远是战场上的制胜法宝

德军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保障着推进速度,德军的高速装甲部队在法国境内横冲直撞

丘吉尔说,这是本世纪最大的错误,如果当时法国指挥官能重视那份情报,那依靠英法联军的空军,完全可以在战争一开始就终结了它

法国也不会如此快的就投降沦陷

然而一切已枉然

德国人以惊人的速度冲破法军防线,在法军有反应之前,德国人已经来到了法国城市色当郊外

500

德军的坦克,火炮,步兵都异常骁勇,打败了敌人脆弱的防守部队

而且德国人不光骁勇,其精力也超乎常人,他们几乎是日夜不休的仅用三天时间就打到了色当

战场上纷纷传言,德国人根本不用睡觉(后被证实这个传言是真的)

法国人难以置信

500

在出其不意的地点发起进攻,进攻的速度又猛又快,“闪电战”名副其实

在法国守备军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6万德国人,22000辆装甲车和850辆坦克已经兵临城下

500500

古德里安

德国将军古德里安非常懂得将德国的传统战术和最新科技结合

空军作为空中火力,新的移动设备,坦克,装甲车,搭配能精准指挥的无线电

色当面对突然的大批德军包围,法国总指挥加默兰将军下令:

色当!,不惜一切代价死守色当!

他还让士兵们做好如一战“堑壕战”般打一场长期艰苦战的准备

然而,谁还和你玩战壕,面对德军不按常理出牌的快速机动作战,法国指挥体系完全束手无策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没人料到这场恶梦来的如此之快

500

德军的轰炸机一波又一波的冲向法军防线,轰炸机呼啸而过,不断落下炸弹

德军的进攻模式,对于法国守军绝对是灾难,它不光击溃了法国人的防线,更击溃了法军的意志

500

5月13日夜晚,德军在河上搭桥渡过默兹河,14日一大早立刻发动进攻

500

战术的落后更体现在指挥系统的落伍上,法国指挥部最大的失败在于,他们完全忽视了通信的重要性

在法军总指挥加默兰将军面前居然连个无线电都没有

而法军各级部队的通信也主要依赖电话线,但是当电话线被德军轰炸机炸毁后,摩托车通信员就要花很长时间来回传递信息和命令

500

可摩托车通信员面对的是拥堵的道路,成群的难民逃往,严重阻塞交通

法国人本以为德国人至少要14天才能打到色当,但现实是德国人用了三天三夜就到了

整整三天,不眠不休的三天,无情的攻击快速而凶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不是我们以前遇到过的德国人

法国人当时并不知道,德军正在使用一项秘密武器,这项“武器”,等德国战败后才被确认

500

那就是一种强效的“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冰毒”

500500

“冰毒”由德国特姆勒工厂生产,分发给前线士兵

就是这些冰毒,让德国军人成了“超人”

冰毒在对法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非常理想的抗疲劳药物,它提供给最前线的士兵,离敌人最近的士兵,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

在二战时期,这类“冰毒”就像糖果一样分发给德国军人

除了抗疲劳效果强大外,甲基苯丙胺更能让人情感麻木,失去同情心,成为一个嗜血杀戮的机器

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显示,在对法战争开始时,许多士兵产生了厌战情绪,一战那恐怖的记忆在他们脑海里挥之不去

而此时分发给他们的“冰毒”,打消了这些厌战情绪,让士兵们各个亢奋,情绪高涨

这也是在军事史上,第一次出现一支军队,可以长达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进行疯狂而猛烈的作战

闪电战——依靠强大的制空权,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实时通信技术,以及一群靠着冰毒,不知疲惫,无所畏惧的士兵

思维还停留在一战的法国人,被打的措手不及

500

在拿下色当后,古德里安接到希特勒的命令,让他暂缓前进,等待后续的步兵部队跟上

但古德里安对希特勒的命令置之不理,他在摩托车部队的护送下,坐着坦克穿过法国乡村地区

500

古德里安这人非常聪明且有活力,他博览群书,作战经验丰富,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同时他也不怕做决定,甚至是违背上级的命令

此时希特勒让他停止进军,等待后续步兵跟上

但是古德里安认为,此时继续进军,将为德国带来更大的胜利,我不可能为了等后面的步兵而停止进军

古德里安对于希特勒的命令置之不理,这也为后来的一桩“重大事件”埋下伏笔

500

法国首相雷诺对德国人的进军速度极度吃惊,色当失守后他赶忙打电话给丘吉尔

惊慌失措的雷诺将这一恐怖的消息告诉了丘吉尔

而此时距离德法战争打响,才过去五天,但雷诺却已经认为,法国可能要战败了,我们阻止不了德国人

丘吉尔看到了法国的所有事都在溃败,而法国的领导层居然是第一个精神崩溃的

500

5月16日,丘吉尔上任第六天就紧急飞往巴黎,他亲自与法国领导层对话,试图加强法国的抵抗决心

丘吉尔尽了最大努力,让法国再多抵抗会儿,仗才打了几天,别那么早放弃

如果法国投降,那英国可就更是孤立无援了

1940年5月20日,德法战争爆发十天后,古德里安违抗希特勒的命令,被证实是正确的

他离大西洋海岸,不远了

500

大量的英法联军被德国快速而凶猛的装甲部队切割和驱赶,如今盟军被困在一个狭长的走廊上

在荷兰和比利时的英法联军被德军完全包围,他们没有补给,没有支援,他们活命的方法要么是突破德军的包围网,要么是游过英吉利海峡

500

在四面围困之下,英国人开始制定海上营救计划,而能停靠海上大型船只的港口,最近的只有法国加莱了

丘吉尔派出三支英国精英部队,命令他们死守加莱,但德国人也早认识到加莱的重要性,他们也同样猛烈攻打加莱

英军的三支部队作战极为英勇,但还是被德军全歼,全部牺牲

加莱沦陷

500

然而加莱的沦陷却成了后续事件的关键

如果丘吉尔没有加派三支英国精英部队去防守加莱的话,德军也不会分重兵去夺取加莱

而德军的分兵给了包围网内更多的英法联军以足够时间撤往敦刻尔克海岸

500

在敦刻尔克,没有补给,陷入绝境,走投无路的几十万盟军士兵看起来很快就会被杀死或成为俘虏

此时德军只要发动装甲部队,就能扫平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

但希特勒却做了一个至今仍有着巨大争议的决定

希特勒下令,军队停止前进

德军指挥官收到希特勒的命令时都认为他疯了,我们的胜利近在眼前,而你却要我们停止进军?希特勒是疯了吗?

没错我们现在精疲力尽,我们也补给不足,但被我们围困起来的英法联军,他们更惨,他们更难,现在就是全歼他们的最佳时机

500

希特勒的荒谬命令,让德国将领们困惑

但就在几天前,古德里安已经无视希特勒的命令,公然违抗了希特勒命令

这回希特勒再次下达停止进军的严令,这就更像是一种对于指挥权的宣誓

对于希特勒这种独裁狂人来说,违抗他的命令是难以容忍的,他必须要让德国将军们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头头

之前已经违抗过一次命令的德国将军们,嗅出了这道命令背后的杀机

很显然的是,如果这些在前线的德国将军敢第二次再违抗希特勒命令的话,那希特勒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所以这回,古德里安和其他人都选择了服从

停止进军,眼睁睁的看着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几十万奄奄一息的英法联军

500

戈林(左)

而根据战后揭示的资料显示,希特勒确实有意要告诉那群在前线不听命令的将军,谁才是老大

但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希特勒被戈林给说服了

戈林作为纳粹德国的二号人物,影响力仅次于希特勒,戈林一直鼓吹德国空军才是德军未来的臂膀

他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前,说服了希特勒,他让希特勒相信,派德国陆军去打敦刻尔克,英法联军必定死战,这很不利

所以交给我们空军来,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交给我们空军去轰炸,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只要我们持续轰炸一段时间,英法联军会自动投降

而你可以命令陆军向巴黎进军,去占领巴黎

这岂不是最佳方案?

500

希特勒一听也有道理,几十万被围困的英法联军必定死战,让陆军进行封锁,空军去轰炸,这是最好的方法

戈林说服了希特勒不必浪费陆军去敦刻尔克,同时派出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德国空军

500

但戈林的美梦很快被击碎了,老天爷并没有帮德国人

一连十天的坏天气,整个阴云密布的气象条件对德国空军很不利

500

另外德军之前为了阻断盟军补给而轰炸了敦刻尔克的炼油厂,滚滚浓烟升腾而起,一直升到15000英尺的高空

这让德国空军更难看清敦刻尔克海滩上的目标,他们难以准确投掷炸弹,糟糕的能见度让敦刻尔克的士兵暂时躲过一劫

500

除了能见度低外,戈林面对的另一个更大难题是,英国皇家空军,以及他们强大的喷火式战斗机

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在海面上爆发激烈的制空权争夺战

最终皇家空军击败了德国空军,在制空权的争夺上取得优势,从而保证了海面上一艘艘从英国本土驰援而来的救援船只能够顺利返回英国

500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如今看来主要有几点

1,前线陆军将军违抗希特勒命令,让希特勒愤怒不已,也因为之前已经违抗过一次了,这一次他们不敢再违抗

2,戈林好大喜功,错估形势,没想到自己的空军会败给英国人

3,老天帮忙,当海滩上的士兵还没上船前,天气能见度很低,德国轰炸机难以进行精准轰炸

4,全英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500

敦刻尔克大撤退,救出了将近34万盟军,这34万人在经过休整后,很多都再次投入了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日后摧毁纳粹的中坚力量

500

而此时希特勒虽然没能阻止“敦刻尔克撤退”,但他还是很快就拿下了巴黎

眼看着大势已去,法国人曾见识过德军对鹿特丹的狂轰滥炸,不想巴黎的建筑和瑰宝也毁于熊熊烈火

于是法国很快投降,法国政府南迁

德军在1940年6月14日进入巴黎

500500500

84岁的一战老英雄贝当元帅成为新法国首脑,他与希特勒会面,组建维希法国,成为一个受纳粹控制的傀儡政权

贝当上任的第一天就改掉了法国国家箴言

从原先的“自由、平等、博爱”

改换成了“工作、家庭、国家”

数以万计的法国人被强行送到纳粹德国当劳工,大量法国的农产品,工业产品全数供给给了德国

500

希特勒如愿以偿的站在了埃菲尔铁塔前,而此时在他心中的敌人只剩两个了

一个是孤悬海外,孤零零的不列颠王国

而另一个就是和他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布尔什维克

希特勒心里很清楚,英国是次要的,真正的敌人,在东方……

微信搜索,微观系列,获取更多好文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