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穿越系列(三):轰击英国
V-1和V-2是希特勒的奇迹武器之一。V-1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前身,所用的脉动式喷气发动机更是现代冲压发动机的前身。V-2是弹道导弹,开创了整整一个时代,影响从战略武器到空间探索,不一而足。在二战后期,德国向英国疯狂发射V-1和V-2,造成了一些破坏和伤亡,但大体上对战争进程没有影响。
V-1是第一种巡航导弹,可以从欧洲大陆打到英国
V-2是第一种弹道导弹,射程比V-1还远,而且无法拦截
在不列颠之战期间,德国空军也是一样。在战役初期,对皇家空军的基地狂轰滥炸,逼迫皇家空军每战必争,差点压垮。但在最后一刻,改变目标,转向轰炸伦敦,使得皇家空军死而复生,登陆英伦的计划从此不再可能。
如果德国空军继续盯着皇家空军猛炸,会炸垮皇家空军吗?这是有可能的,尽管德国空军自己的损失也会很大,可能不足以保障后续的“海狮计划”。但把皇家空军的脊梁打断后,要重建就要很长时间了,至少反攻北非、反攻诺曼底就可能推迟了。至于德国空军的损失,后来在轰炸伦敦中,也同样损失了。除了到处放火,炸死几个平民,激发愤怒,什么目的也没有达到。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狂轰滥炸,但把火力浪费到恐吓平民了
但不登陆英伦的话,美军进驻、准备登陆欧陆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在美军(还有英军、澳新加军)集结的时候,德军基本无所作为。隔着海峡是一个因素,但在心态上的被动等待也是一个因素。德军实际上是有隔海打击集结盟军的武器的,就是前述V-1、V-2导弹。
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6月,V-2要到9月才投入实战,时间上有点晚了。但第一支V-1部队在1943年底就组建了,到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皇家空军已经摸出门道,拦截V-1有相当的成功率了。问题是,即使无法拦截的V-2更早投入实战,德国依然一门心思只想着恐吓老百姓,从没有想到过直接攻击盟军集结地,这是战略思想的错误。
当然,战略轰炸在二战时代是很流行的概念,盟军在战略轰炸投入的力量比德国还大,给德国造成很大困难,但工业和交通设施的恢复比战略轰炸支持者想象的快,效果有限。不过盟军空中力量占压倒优势,战略轰炸与战术轰炸两不误。德军就不一样了,把力量用到吓唬老百姓上是很浪费的。
在诺曼底之前,盟军在英国南方海岸大量集结。而且这和德军在加莱到诺曼底海岸的集结还不一样,盟军只能围绕主要港口集结,这就提供了相对集中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完全在V-1导弹的射程之内。实际上,皇家空军拦截V-1之所以成功率高,是因为绝大多数V-1导弹以伦敦中心为目标,要穿越英国南方的上空,给皇家空军大量的中途截击的机会。攻击南方海岸目标的话,截击就要前出到海上,预警时间短多了,指挥控制也要难多了。V-1的目标更近,累积导航误差也降低了,命中精度可以高一点,打击效果也更高。
V-1的攻击不可能破坏盟军登陆,但要是造成足够的伤亡和装备、物资损毁,就有可能推迟诺曼底登陆。在二战时代,这样的大规模登陆对气象和季节条件很敏感,推迟几个星期可能意味着实际上是几个月,甚至来年夏天,这样就为德国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大批奇迹武器就可能赶上使用,而对战争进程造成实质性影响。
比如说,基本上不可能拦截的V-2就有时间在登陆前投入实战了。V-2继续轰击盟军集结基地的话,更可以推迟登陆。争取更多时间后,V-1和V-2甚至可以转向攻击在英国南方的空军基地,破坏盟军的战略轰炸。
这个思路进一步的话,可以考虑对V-2导弹增程,从现有的320公里增加到500公里,那样就可以从比利时、荷兰、法国海岸攻击利物浦,破坏美国到英国的主要船运港口。当然,英国还有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不仅港口小一点,转运距离也更远。
K5比“多拉大炮”名气小,但实战作用更强,在安齐奥反登陆中很是发挥了一把
除了V-1、V-2导弹,德国还有变态的列车炮。名气很大的“多拉大炮”实际上没什么大用,但小一点的克虏伯K-5(也称“利奥波德大炮”)就有用得多。部署在加莱到布列塔尼一线的大西洋防线的话,时不时轰击一下射程之内的英国南方的盟军集结地,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在意大利安齐奥登陆战期间,两门K-5对滩头的美军造成很大的杀伤,被称为“安齐奥的安妮”。在诺曼底也可以有同样的作用,不管是在登陆前,还是在登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