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神交久矣的卢麒元
按:
上月中旬就想转些卢先生的文章,奈何小编不配合。
今见“卢麒元谈香港动乱的根源与出路”一文,倍感振奋,然,浏览了观友们的评论后,我又很失望。遂将发在该文评论区的评论单独具文贴出,希望能激发观友们对于卢先生的关注,至少,能提醒还算比较欣赏本人的观友们。
卢麒元,神交久矣。在卢先生的新浪博客的文章还未设访问权限之前,我就早已将卢先生的博客文章扫荡了一遍。卢先生是一位认真的、深邃的思考者,文风也很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说白话(不故作高深的堆砌很多概念、大词)。
关于香港问题,愚见,卢先生、二金、陈平都各有道理,只是侧重点不同:借用一句俗语“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卢先生要说清楚的是这个缝究竟是怎么来的,其它人要说清楚的是苍蝇是如何来“叮”这个蛋的,当然后者要容易一些,前者要艰难一些——这也是卢先生的工作的难能可贵之处。
以下大致总结一下我对卢先生文章的印象:
1、我从卢先生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一点是关于“主体性、适应性、创造性”及其辩证关系。主体性(当前的四个自信庶几近矣)是根本性的。
2、通过卢先生的文字,我更好的把握了德国的历史学派(卢麒元《略过弗莱堡》)。德国的历史学派就是一个拥有坚定的自主性的学派,与美英的主流展开了百年论战,由此才有自己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比如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就是与英美的那种资本市场经济有很大区别。这对于当前中国确立自己的学风和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3、卢先生对于财税和金融的论述框架给我做了一个起点非常高的这方面的启蒙。其分析明朝的《伤于财政毁于金融》读来令人警醒,该文恰与张文木先生对于明朝的若干论述英雄所见略同,其《万法皆税》更是对财政的深彻理解。
4、其关于“人民主权”的核心在“人民立法权”的论述可说入木三分。
5、其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新社会主义论》也是非常发人深省的,崔之元的《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未来》也是一篇探讨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宏文,这两篇文章有很多契合,再结合华为的实践,这三者基本构成了我个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构社会主义的想象。(愚见,华为就是社会主义可能的形式的一种样板,华为社会主义是相当符合卢麒元《新社会主义论》和崔之元《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未来》中的一些探讨的。)
卢麒元其人(图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