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奴隶!”“爱新觉罗”大闹火车站抢票,真贝勒却为解放军服务!

500

大清早就亡了,现在还有王爷、贝勒?

话说现在的骗子可真是不少,想必不少人都对“我是秦始皇/乾隆/光绪……打钱解冻资产返你几倍收益”之类的骗局有所耳闻,但偏偏还就有人要上这种脑残的当。

2017年,深圳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一桩诈骗案,江苏泰州农民刘乾珍直接冒充“乾隆皇帝”,说自己吃了长生不老药,活了300多岁,是全世界27个皇家家族之一,掌握着大量清朝皇家资产,只有他能解冻,但是,要钱……受害者郑某因此被骗222万元。

 

500

在庭审中,刘乾珍的辩护律师称“乾隆皇帝”只是绰号,“300多岁的乾隆皇帝这种身份,只要是正常人,上过幼儿园的人,都不会当真……”

的确,只要脑子稍微正常一点,都不会相信这种鬼话。但现实中,除了冒充皇帝,更多的是冒充清朝“皇室后裔”的各种“格格”、“贝勒”。

500

▲“昌平公主”长这样……

2013年,只有初中文化的48岁河南卢氏县农村妇女王某,自称“爱新觉罗昌平公主”,手中掌握着“爱新觉罗家族”遗留的“1750亿元资产”,但这笔资产处于“冻结”状态,希望有人投资,帮她用钱打通关系“解冻资产”,并承诺给投资人3倍回报。

为了增加可信度,她用事先准备好的假美元、假黄金作为“抵押”交给了投资人,因此屡屡得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诈骗13次,骗得钱财234万元。

500

还有一位四川安县人张某,被一个自称“爱新觉罗家族后裔”的女子王某以全国各地山洞藏有大量美金为由,骗了3000万。该女子自称是正宗“格格”,在全国各地的山洞里存放有大量美金,只要花3000万打点一下“守山洞的人员”,王某就可以送给他9800万美元……

500

▲好歹也算追回了一点

2018年2月,山东菏泽警方破获了一起诈骗案。女骗子梁某自称“清朝格格”,父亲是“军区司令员”,参与“皇家项目”20多年,掌握清朝“国库开库权”,急需360万元才能“解冻”,然后就可以拿到3.6亿……受害者发觉被骗后报警,最后仅追回了一百万。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骗子喜欢冒充“大清皇室”,还是利用了人们心中对皇家的普遍印象——皇帝、皇家嘛,富有天下,虽说大清已经亡了一百多年,但如果有某个王爷、贝勒、格格……家还有“秘密宝藏”,被我撞上了,可不就发了?什么?假的?万一是真的呢,万一呢……很多怀着捡便宜心态,脑子又不够用的人,就这样上当了。

除了这种触犯刑律的骗子,还有一种看似并没有诈骗,却有着非一般的“贵族”情结,以“大清皇族”自居的人,更加令人啼笑皆非。

500

比如说这位“爱新觉罗·恒绍”,是个50后,穿着朝服,挂上朝珠,戴着顶戴,俨然一幅王爷模样。2015年4月,恒绍率领60多名满族后裔来到位于抚顺市新宾县的清永陵,举行祭祖活动,场面之大,穿戴之穿越,不明就里的旁观者还以为是在拍电视剧。

不过,这位恒绍虽然有些滑稽,倒也的确是爱新觉罗的后代,本职工作是中医,还是吉林省政协委员,平时也不算离谱。但下面这位,可就非常可疑了。

500

在广州,有一位“爱新觉罗·州迪”,自称是多尔衮十世孙,溥仪的堂弟,平时就穿着黄马褂,甚至还留着一条辫子!留辫子是因为“有尊贵的皇族血统”,不能“失礼”,“失着自己可以,失礼对不起伟大的祖宗”

500

“州迪”的家中,满眼尽是明黄色,客厅布置得像王府一样,供奉着努尔哈赤和多尔衮的画像,墙上镶嵌着大清的八旗。但就是这位“皇族后裔”,曾因为在春运期间没有买到票而大闹火车站——我乃大清皇室后代,居然还得抢票?岂有此理!甚至叫喊:“你们都是奴隶!

如果不是有警察在,估计这位得被围观群众打个半死……

500

以上虽然比较扯,但总归还只敢说自己是皇室的“后代”,如果有人一本正经的说自己是“贝勒”甚至是“王爷”,即使不是前面那种严格意义上的骗子,多半也是假的。

其实,只有稍稍了解一下相关历史常识,完全可以避免上这种当。比如前面那个“州迪”,就可以判断为假货,因为……多尔衮根本没儿子,哪来的“十世孙”?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题材的影视剧也非常多,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在北京扔一个砖头就能砸到三个“贝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500

▲前六个等级之外就是“不入八分”

先来说说清朝的宗室制度,清朝入关以后,吸取明朝的教训,为了不使皇室人口恶性膨胀,发明了“世袭递降”制度——爵位可以传给子孙,但每传一代就要降一级。

清朝的爵位共12等,最高为和硕亲王,然后依次是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递降一般到辅国将军为止。

也就是说,即使是亲王,传了九代以后,也就和一个普通官员的差不多了。

500

▲封亲王只因是皇亲,并不一定是好东西

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奕劻就是个巨贪

与世袭递降相对应的是“世袭罔替”,这个词大家可能更熟悉,即世袭但不递降,这是立有大功的宗室成员才能得到的恩赏。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俗称的“铁帽子王”,清朝共有12位(清初8位,雍正时1位,晚清3位)。

但不管是“递降”还是“罔替”,都只有嫡长子(或长子)才能继承,其它子孙就成了“闲散宗室”,朝廷发给武职补服和四品顶戴,算是个“荣誉认证”,但没有爵位,还得自己去参加科举“找工作”。

综上而论,到清朝灭亡时,能称得上真王爷、贝勒的,其实也没有几个,哪怕严格按清朝的规矩,到今天一百多年过去了,少说也有三代,除非是“铁帽子王”,其它都不可能是“贝勒”。

500

▲载涛可是真贝勒,然而后来也很落魄

实际上,正经血统纯正的爱新觉罗,反倒非常低调,而且也远不是想象的那样富有和奢侈。

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载涛是醇亲王奕𫍽第七子,但大清亡了以后,他居然沦落到要去德胜门外的“鬼市”(早市)练摊糊口。不过载涛识大体,抗战时拒绝日伪利诱,宁肯受穷也没有当汉奸。他唯一可称得上“显赫”的经历是建国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马政局顾问,负责为志愿军选马(因为他曾留学法国骑兵学校)。

500

▲溥任和金毓嶂

第二代醇亲王载沣有11个子女,其中4个儿子——长子溥仪没有子女,次子溥杰有两个女儿,三子夭折,只有四子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2015)儿孙满堂,溥任的长子金毓嶂就是载沣的长孙了,是爱新觉罗家族中根最正最纯的一支,也是爱新觉罗家族名义上的“族长”。

但在现实中,他们都很低调。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连姓氏都改成了“金”(即爱新觉罗中的“爱新”),并不想强调“皇族”身份——溥任在醇亲王府旧宅创办北京竞业小学,终生从事教育工作,金毓嶂是一名地质学家,现实生活中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普通人。

500

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先生,是雍正帝九世孙,父亲恒同是“奉恩将军”,属清朝近支宗室。但他连“金”这个姓都不愿意用,直接以启为姓,要是谁用“爱新觉罗·启功”或“金启功”的名字给他写信,老先生连看都不看,直接标上“查无此人,请退回”。

500

▲展示“旗人”生活……

启功先生曾这样评价“爱新觉罗”:

现在很多爱新氏非常夸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别人称他姓爱新觉罗;别人也愿意这样称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这实际很无聊……“文革”后落实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不再受歧视,甚至吃香了,于是又出现以姓爱新觉罗为荣的现象,自诩自得,人恭人敬,沆瀣一气……事实证明,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还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

真正的爱新觉罗并不把这个“皇姓”太当回事,甚至不愿提起。反倒是有那么一些八杆子打不着的,甚至可能连满族都不是的人,非常愿意把自己打扮成“爱新觉罗”,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要么用来满足虚荣心,要么用来忽悠和套利,或者干脆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骗子。

500

▲穿龙袍?在大清这可是要杀头的……

其实,无论真假爱新觉罗,都应该感谢遇到了好时候,生在了现代国家。回顾中国历史,每当王朝灭亡之时,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愿生生世世,无生帝王家”的惨剧。前朝皇室,一旦抛头露面,即被斩尽杀绝,往往是求苟活而不得,真的尚且如此,假的还敢冒头?

所以,把上面那句话稍微改动一下,送给那些假王爷假贝勒们更合适——“愿生生世世,永生共和家!”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