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观察

我是沙田柚这种名优水果原产地的人,家里以前是培育柚子果苗的,现在既做果苗又种了20亩果园。最近两年在家里帮忙,算是正式接触了柚子生产销售整个流程。就这两年来看到的,经历的事情聊一聊农业或者说柚子产业的机械化问题。

500

先说生产环节吧。90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县水果局在村里创办了一个200亩的柚子园,爸妈承包了其中的750棵果树。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唯一的机械是柴油喷药机。一台小柴油机用皮带带动一台三活塞双喷口的喷药机。现在呢?家里果园装了一台1.5千瓦的异步电动机带动的三活塞双喷口喷药机,机器声音也从突突突,变成了哒哒哒,除此之外,没了。是的,没了,没有任何其他自带动力的机械······不对,还有两台潜水泵,用来抽水灌溉和施用发酵有机肥液。

500

去年开始,事情出现了一些变化。第一个变化是销售渠道全面电商化,特别是本地刚开始大规模产出的红肉蜜柚。电商化销售带来的变化是供货速度要加快,要求每天采摘新鲜的的柚子装箱发货。所以果园的供应压力大增,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来采摘、搬运、称重、装车。然而农村缺乏便宜的青壮劳动力的趋势是不断增强的,没有足够的青壮年来承担诸如搬运这种重体力劳动,怎么办?必须机械化!所以,果园运输轨道这种早就有的机械总算开始普及,大果园几乎都装上了。中小果园有一些基于成本的考虑还没开始装运输轨道,不过随着装轨道的果园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最终还是会大面积普及。(工业规模优势再次体现)

 

500

第二个变化是小农机也开始在大场开始使用。果园小农机最主要的应用是松土除草挖沟多用机,通过换工作机件就能实现功能转换。挖沟是为了将肥料深埋,能防被雨水冲走,同时效力期更长;除草是经常性了,长高的就得除掉,不过除草效率貌似并没有高于喷药机喷洒除草剂;松土是为了防止土壤板结,土表施肥后翻土覆盖,更利于肥力保持。应用小农机同样是因为劳动力短缺,往年大场挖沟施肥需要十几人工作近半个月才能给每棵树挖两条半米深,一两米长的沟;松土同样需要差不多的时间,人工费用相当高昂。使用机器后当年就能将购机的成本省回来。不过农机应用最大的障碍是建园时的原始规划,并没有留出农机作业的空间,使得农机的适应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500

第三个变化是专业清洗分拣流水线的应用。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是产业精细化分工的表现,意味着这个产业从粗放式生产,转向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且规模和利润能够负担得起它的下游产业的发展了。去年开始,县里建起了两套自动清洗分拣流水线,每套两百多万,承接果农的清洗分拣业务。我运了一车柚子去试用,清洗消毒只需要1毛钱一斤,十来分钟就完成作业。清洗后的柚子卖相非常好,更能迎合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眼光。除了清洗,流水线还能按大小分拣、按糖度分拣,不同的品质不同的价位,能满足更广大的顾客的群体,对柚子的后续营销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500

流水线的应用算是一个较大的发展象征

​四个变化不是机械方面的,不过也很重要,顺道说一下,就是品种开始改良。沙田柚是个很难伺候的品种,很多生产环节非常耗费人力物力,比如需要人工授粉。每年花期就是那么一个星期,要保证挂果率必须要人工授粉,花期短,授粉压力很大,特别是大果园,需要大量人手保证一到两天就能授一次粉,人工成本高昂。这两年,不需要授粉的桂柚一号开始推开种植,家里试种的今年第一次挂果,与老品种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异,省了不少成本。

500

    一个产业如果能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需要上下游的支持和配合,必定能拉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和税收,这一点,容县沙田柚产业总算是走出了第一步。福建平和县发展蜜柚产业的做法或许可以参考一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