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长云暗雪山:警惕印度在中印西线边境的“地图开疆”
提到57年前西南边境的那场自卫反击战时,很多网民都会发出一种感叹,大意是“只要前线指战员听到首长一声令下,信不信我们一脚油门下去打下新德里!”
▲体现1962年战况时常用的新闻图片
经过势如破竹的两轮进攻,到了1962年11月时,东线我军先头部队已经打到了错那县伏特山脚下;西线我边防部队也彻底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收复大片被占领土。当时最能感受到风雨飘摇感的,是东线传统习惯线以外的印度人——当时在提斯普尔、乔哈特等地,到处都有“细软跑”的印度人,没来得及跑起来的也做好了准备;甚至监狱都没人管了,听任犯人四处逃窜。
和一片混乱的印度东北各邦相比,西线反而显得没有那么狼狈。当时我军先头部队虽然距离新德里只剩下了400多千米,但那毕竟是直线距离。在这条直线上,你只能感受到地球壮丽河山的巨大威力,再厉害的山地运动爱好者,面对这400km也只能摇头叹气。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西线态势图,最近的离新德里都得翻好几座山呢……
有了20世纪50年代末通车的新藏公路做支撑,1962年时我军在西线战场上的后勤保障,某种程度上甚至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若真要硬着头皮跑出国界打下新德里的话,那事情可就不容易了。沿线所见,除了天和山外剩下基本都是积雪,一路海拔都是4000米起跳,这就不仅仅意味着补给线的拉长。
若要让西线作战部队向当年长征时翻越夹金山的红军致敬,在阿克赛钦以南以西的山地进行强行军的强度和难度,将会大大超过当年革命先辈的壮举。若要选择降低后勤和机动难度,从阿克赛钦沿着行军较为方便的交通干道打到新德里,那么行军过程中有个城市无论如何都是绕不开的——列城。
▲一张图感受一下列城附近的地形,就像《国家意志》里描述的那样,真的是除了山还是山
然而在1962年11月时,印度人的喜马拉雅第2师已经龟缩到了列城周边,真要让难以携带太多攻坚重火力机动的我军西线作战部队,在1962年的冬天里强攻海拔3500米的列城,那可就是一场天时地利都在对面手里的恶战了。
▲既然地理问题没法解决,那就需要更适合在高这种恶劣条件下使用的主战装备
总而言之,即便不考虑政治上的后果,在57年前要翻过喜马拉雅山打去新德里,“一脚油门下去”不一定能看到尼赫鲁的官邸,更有可能撞到喜马拉雅山,其军事风险非常巨大,远没有部分网民和媒体所说的那么轻巧那么容易。
到了今天,中印边界地带两侧的交通条件都有一定改善,但是至少现在还没人有本事彻底改变克什米尔和藏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前段时间印度解散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拆分成查谟-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和拉达克中央直辖区,两个中央直辖区的边界,有很长一段就是以喜马拉雅山为标志的。
▲粉色为新成立的“查谟-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红色为新成立的“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前者将整个巴控克什米尔和我国喀喇昆仑走廊划入其辖区;后者在拉达克地区之外,还擅自划入了我国阿克赛钦和巴里加斯等地
印度将喀喇昆仑走廊以及阿克赛钦划入新成立的中央直辖区的行为本身,本质上属于YY强国,改变不了这两块地方由我国实际控制下的事实。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直辖区成立背后的含义。
印控克什米尔居高临下,地理条件复杂,是印度政治核心地带的北方屏障,堪称印度的“幽云十六州”。与此同时,印控克什米尔还是一个被巴基斯坦和中国所包围的突出部。为了守备当地,印度以北方司令部下辖的3个军放在了克什米尔,再加上附近西方司令部的3个军作为第二梯队;更有第15联队的苏-30MKI、第40联队的幻影2000H和第8联队的米格-29等来为这些部队撑伞。
虽然拉达克人民和我国藏族同胞血脉相连、信仰相同,但自清道光朝之后,我国就再也没有对拉达克地区声索过主权(对印自卫反击战时,印度曾一度非常担心我方收复拉达克)。在印度的长期控制之下,当地重要的寺庙力量已经基本被与我为敌的民族分裂势力所控制,民众对我国的误解非常之深。这些年来,印度方面甚至修改了部分规定,允许台湾方面派人前往当地进行旅游、义工等一系列可以方便情报人员活动的项目。
▲今年10月相关报道的截图
某种程度上,印度对克什米尔方向防务的重视程度比东线藏南前线更高。虽然网络上一直传着印度对藏南大批移民的传言,但藏南的宜居性被外界大大高估了。眼下伪“阿鲁纳恰尔邦”中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90%都并不属于我国领土;而那些属于我国领土的藏南地区,却有90%以上的地方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雨多、山多、树多、平地少,是我国藏南地区最大的地理特点和地貌特征,简而言之就是“绿色荒漠”。在这样的条件下修路,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即使放到现在,要在藏南长途行军,既是对指战员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后勤保障能力的严峻挑战。
▲藏南个别时段的路段是这样的——看着还不错
▲下了雨就成这样——这是2019年4月29日在邦迪拉附近
▲我国降雨量最大的地区巴昔卡,就位于我国藏南传统习惯线上
所以相比之下,虽然拉达克的地形地貌非常险峻,但相比藏南,修路就容易多了。在拉达克分立为中央直辖区之前,列城只能算是当地的一个次级中心城市,如今却升格成了“省会”级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列城距离我班公错边境的道路交通距离仅有200千米左右,且现在就有公路直达湖边。随着拉达克中央直辖区的成立,这可能会意味着当地交通条件可能将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班公错附近印控克什米尔的道路
虽然印度人的“将”已经变成了一个梗,但是咱怎么说也得做好心理准备——万一多给几年时间,印度人在莫迪大仙手里,真就脱胎换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