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5年花了2个亿却建成了世界上最尴尬的建筑

      近年来各个国家的高级建筑层出不穷,每个城市也都会有自己相应的地标建筑。但也不知道是时代进步太快,还是我们的审美有待提高,越来越多的奇葩建筑让人无法欣赏。继北京大裤衩和苏州秋裤楼之后,安徽有一个建筑可以排进奇葩建筑排行榜了。

500

      这个建筑物就是位于安徽合肥的合肥美术馆,这个建筑位于合肥市的方兴大道与广西路交口东北角,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的塘西河畔,历时5年,政府总投资达到了1.88个亿,博物馆建筑面积16307平方米,包括主楼、艺术广场、绿化景观等。地理位置极佳又耗资如此巨大,到底建设成什么样子被称为奇葩,从建成到现在与之相伴的负面评论不断?合肥美术馆被外界称为世界最大的鸟窝,从建筑上讲就不得不想起北京的鸟巢了,但是鸟巢与之相比恐怕它才最适合鸟类动物栖息吧。

500

    该建筑群由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总建筑师设计。据其建筑师介绍,合肥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民间孩子们玩游戏的游戏棒,听起来很美妙的一个来源,可是建出来怎么就成了鸟窝呢?该楼由346根长短不一的金属杆编制而成,每根金属杆的长度由47米到74米不等,用乱向自由交叉的方位形成了一个鸟窝状的棚罩。大概设计师设计的时候也是随意拿着金属杆插到哪里算哪里吧?设计者称本次设计难以再现,因为它充满了自己的理性感性交叉,秩序和混沌排列,整个过程难以重现。

500

合肥美术馆采用玻璃幕墙之间的金属横条玻璃幕墙。幕墙的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由于天篷形状极其不规则,每片玻璃的大小也不同。总共使用了5000多块玻璃。除了离地面23米外,还有地下7米。地上的鸟巢实际上是画廊的帽子,地下建筑是关键。在展馆外建造了两个凹陷的广场,作为观众从一楼观看展品的入口。

500

       这座建筑外观“凌乱”,就像一只不会筑巢的鸟乱垒起来的窝,又像是一堆柴火焚烧,画廊内部的艺术展览功能与外观完全脱节,自合肥艺术博物馆建设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讨论从未停止过。一些媒体评论,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废铁回收站或者一个篝火堆。还有参观者说,安徽当年很穷,那些钢柱相当于打狗棍,很多人出外乞讨,就带上一根,现在生活好了,不再乞讨,把打狗棍烧了,以此几年现在安徽发展的建设成就。这座原本定于2011年完工的博物馆直到2013年才开放,当时画廊顶部的渗水问题已经解决,最终在2015年才开馆。

500

   但建成之后特别招黑,国内媒体一致负面评价也就罢了,国外爱凑热闹的媒体也进来插几脚,他们表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丑的建筑了”,这算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吗?除了外观让人不省心,它的质量也是让人操碎了心,有细心的网友在去美术馆参观的时候发现,建筑表面还是出现了鼓包掉漆的情况,外面的钢柱锈迹斑斑,馆内墙壁的墙皮脱落严重,已经多次修缮也不见问题有所好转,是不是修的时候质量就存在问题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