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死20印军,中国产导弹发威!盘点那些不务正业的导弹
提到“绿箭”,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口香糖,其实它还是一款反坦克导弹的名字。
这款导弹来自巴铁,最近小火了一把。
动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枚反坦克导弹直接击中了三guo家的地堡,这次攻击接连端掉好几个类似的地堡,二十来个印军直接被炸成了渣渣。而攻击的导弹便是“绿箭”。
当时不少媒体说巴军用的是“红箭-8”,这个说法也没错,因为“绿箭”就是在中国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基础上仿制的,属于“红箭-8”家族的旁系子孙。
▲绿箭反坦克导弹,跟红箭-8是不是一毛一样的?
不过红箭-8反坦克导弹能够被巴基斯坦选中,靠的可不是中巴之间的友谊。
实际上巴基斯坦在军购上向来谨慎(主要是穷),都是货比三家之后再下手,红箭-8能够入选,与红箭-8的实战表现不无关系。
▲巴基斯坦也装备了美国“陶”式反坦克导弹
上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中,红箭-8反坦克导弹在2000米距离上,直接将M84主战坦克一发入魂。
M84主战坦克是南斯拉夫生产的苏联T-72坦克改进型,既然红箭-8能够将M84坦克一发入魂,那干掉T-72主战坦克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而当时,印度最好的坦克就是T-72M1。
▲印度陆军的T-72主战坦克
直到如今,T-72坦克在印度陆军中依旧占据着半壁江山,这意味着巴军手中数量众多的“绿箭”反坦克导弹,依旧有用武之地。
不过,现在出现大规模坦克大战的场面概率很低,毕竟印巴两家手中都握着蘑菇蛋,全面战争很容易失控,所以更多的是边境线上的小规模冲突。
▲ 是的,人家巴基斯坦有核弹……图为巴基斯坦军队的哈塔夫-3弹道导弹导弹,可以搭载核弹头
于是在没多少坦克、装甲车可打的情况下,巴军发现了它的新用途,拿来打三guo家的地堡了,一发一个,谁用谁说好。
▲印巴边境的巴军“绿箭”反坦克导弹小组,看这架势,三guo又要有血光之灾了
就是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毕竟人家的名字是“反坦克”不是反地堡……
但小兵兵这里要告诉大家,反坦克导弹打地堡看似不务正业,实际上打地堡也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其实,在中国军队对反坦克导弹的定义中,其攻击的目标就包括土木工事。而中国反坦克导弹首次实战战果,来源就不是装甲目标。
▲中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
1985年,南疆战事正酣,列装时间不长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也披挂上阵。
67军的一个反坦克连在八里河东山方向连发四枚红箭-73,成功打掉越军营连指挥所各一个,歼敌17人,创造了中国反坦克导弹首次实战战果。
▲南疆战场上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
如今,红箭-73性能已显落后,打敌人的三代主战坦克比较吃力,但对付各种工事还是小轻松的,加上它体积小,便于携带,所以攻击地堡等工事,反倒成了它的主要业务。
随着反坦克导弹技术越来越先进,中国的反坦克导弹能打的目标也是越来越多,比如目前我军重型反坦克火力的当家主力——红箭-10。
除了装甲目标、各类工事之外,低速飞行的直升机、无人机和小型舰艇都是它的菜,可谓绝对的战场多面手。
当然,反坦克导弹不干“正事”,被拿来打非装甲类目标也不是中国和巴铁专利,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尤其是在中东战场上。
在叙利亚内战中,反坦克导弹成为了交战各方手中的“神器”。
▲亲,来一发
起初,反坦克导弹还是打击坦克装甲车为主的,毕竟战争爆发初期,反坦克导弹还是常被拿来打坦克。
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战中,这些装甲车辆损失惨重↓↓↓
而随着战争的发展,这种射程远,火力足,机动性强的反坦克导弹,还十分适合打击小股目标。
遇到皮卡来一发,遇到地堡来一发,遇到扎堆的步兵也会来上一发……
千米之外取人贞操……啊呸,取人首级,几乎是百发百中。
虽说在对付这类目标时,考虑到成本问题,多采用反坦克火箭筒,及火焰喷射器,迫击炮等更低成本的武器。
但这些武器精度难以保证,而且射程也相对较近,并不十分适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作战。
而这种几个人就能扛着机动,一个人就能直接开打的反坦克导弹的直瞄火力,虽然贵是贵了点,但更重要的是,与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相比,反坦克导弹打得更准。
并且射程更远,射手不容易被对方的火力压制,耍完流氓了可以从容撤退。
打仗嘛,制胜是关键,而反坦克导弹的“新业务”,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实战中逐渐摸索开发出来的。
当然,“不务正业”的不只是反坦克导弹,其他导弹也会在实战中开发“新业务”。
比如舰载防空导弹,除了打飞机、打导弹之外,反舰这种活也干过。
▲“标准-2”舰空导弹
1988年,来来回回打了八年的伊朗和伊拉克都已经是强弩之末,美国人以“罗伯茨”号护卫舰触雷的借口开始介入了,炮口对准了伊朗。
这里就看得出来美国人的偏心了,一年前伊拉克人用两枚“飞鱼”重创了美军的“斯塔克”号护卫舰,干掉了37名美军,美军谴责了一番也就过去了。
▲被伊拉克军队重创的“斯塔克”号护卫舰
小兵兵在这里忍不住多扯两句,虽然后来不少人说美国人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明显就有点扯淡了,那是恰好撞上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招惹了全世界,美国人借机把萨达姆给干了。
美国人若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何当年“自由”号情报船的仇至今未报?
▲1967年6月8日,以色列袭击美国“自由”号情报船,美军阵亡34人,164人受伤。图为受伤的“自由”号情报船
“斯塔克”号上的水兵可以白死,“罗伯茨”号却不能被白炸。
4月18日,美军“温莱特”号巡洋舰和“辛普森”号护卫舰奉命对波斯湾的伊朗海上石油平台展开炮击。(直接炮击民用目标,说好的人权和民主呢?)
▲“辛普森”号护卫舰,该舰是美军“佩里”级家族中最后一艘退役的
伊朗海军立即还击,其中“约尚”号导弹艇直扑个头大的“温莱特”号巡洋舰。就是来找茬的美军当然不会客气,立即动手。考虑到导弹艇个头太小,“鱼叉”反舰导弹容易从导弹艇头上飞过去,美国人选择了用“标准-1”舰空导弹来对付这艘小导弹艇。
▲与“约尚”号同属一款的伊朗海军“战士2”级导弹艇,注意该艇已经换上了C-802(或是伊朗仿制的同款)
这是舰空导弹第一次在实战中攻击水面舰艇,并且成功击中了目标,证明了美军长期研究的这个项目是可行的。
只是舰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的战斗部明显不同,质量轻,且以破片杀伤为主。结果命中了四五枚导弹,只是打掉了伊朗导弹艇的上层建筑,最后还是护卫舰抵近上去用舰炮干沉的。
▲“标准-1”舰空导弹
为何说长期研究呢?
因为美国人一开始研究的第一代舰空导弹,就将反舰作为了它的能力之一。
比如美国海军的第一代远程舰空导弹——“黄铜骑士”,发射重量将近3.2吨,战斗部的重量超过了150千克,还可以使用核战斗部。
▲体积庞大的“黄铜骑士”舰空导弹
按照美军的测试,一发“黄铜骑士”防空导弹足以干掉一艘3000吨级的驱逐舰,比现在用的“鱼叉”反舰导弹都生猛多了。
直到如今,美国海军舰空导弹的这项本事也没丢掉,新型的标准-6舰空导弹还保留着这项技能↓↓↓
一专多能还是术业有专攻,对于导弹们来说,这是个问题。
更严重的问题是,“不务正业”的反坦克导弹正走着别人的路,让别人快无路可走了。
当年反坦克导弹替代了无后坐力炮,成为了步兵的主流反坦克火力。如今反坦克导弹已经成了战场上的“万金油”,会不会让大口径火箭筒也走进历史?让人拭目以待。
▲瑟瑟发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