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达3000万,我国出境游与入境游为何遭遇“冰火两重天”?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云归】

提起对外交流,旅游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出国旅游,又成为了近年来中国游客的热门选择之一。中国出境游客数量连年增长,2015年,中国大陆出境游客为1.28亿人次,近乎于日本总人口数,同比增长9.4%,较2005年增长312.9%,翻了近三倍。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全球化智库(CCG)与携程旅行网(CTRIP)联合推出的《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系列报告》,我国入境游客数量从2005年到2015年,增长只有11.2%,相当于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出入境旅游人次更是达到了三千万的逆差。

无论地形地貌,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历史积淀,中国都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前段时间,在风闻社区看到《从雪乡说开去》这篇帖子,里面我国的自然景观丝毫不逊于国外同类景区。

可是,为什么这清冽的酒香,却被掩藏在了曲折的深巷之中呢?

500

在世界旅游支出排名上,中国位列第一

出入境旅游的“冰火两重天”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旅游行业便迅速发展,科技发展带来的日益便利的交通,全球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大环境,与互联网、社交媒体与共享经济带动的模式创新,都使得国际旅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这一过程与中国的高速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近十年来,我国在整体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收入方面均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5%—6%。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国际旅游层面上,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刺激了旅游消费的意愿,为出境游提供了根本的物质基础。

除此之外,在购物方面,国内产品的质量可能让人没那么放心,而一些自己想要的商品,在国外的折扣可能更低,甚至还有免税;在签证方面,面对庞大且高速增长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世界各国纷纷放宽了签证申请与审批政策;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布局的不断深化,带来的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日趋频繁的互动,也带动了相关国际航线的迅猛发展。这些都为中国游客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与外在便利。


因而,中国出境游迅猛发展,可以说已经成为推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力量。从数据上看,2015年,中国大陆出境游客为1.28亿人次,近乎于日本总人口数,同比增长9.4%,较2005年增长312.9%,翻了近三倍;2015年全球已登记的国际旅客人数达11.9亿人次,中国大陆旅客占比超过10%,中国已稳坐世界旅游大国的位置。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里提到,预计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历史新高。

 

500

500

中国游客旅游支出的“异军突起” ,本文配图均来自全球化智库(CCG)与携程旅行网(CTRIP)联合推出的《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系列报告》

然而,与出境游的如火如荼相比,入境游这边却遭遇了“门庭冷落鞍马稀”的情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入境游客数量由2005年的12029.23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13382.04万人次,11年间增幅为11.2%。如果进一步将统计口径精准到外国人(即扣除前往港、澳、台,及从三地入境的游客数据),差距则更为悬殊:2015年,我国外国人入境游客量为2598.54万人次,而我国居民出境人数为5762.06万人次。这样计算下来,我国国际游客赤字达到了3163.52万人次,甚至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会扩大到一亿人次。

不仅有三千万的游客赤字,这一增速相比其他新兴经济体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而言,也显然是偏低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这三者十年里的增幅分别达到了38.9%、57.2%和81.3%,而我国的11.2%,平均下来,相当于一年只增长了一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十年里,我国大陆居民的出境人数可是翻了3倍(312.9%)啊。而且,这个份额还在不断被其他亚太区域国家所稀释。

500

从世界势头来看,旅游业无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之作为社会发展与对外交流的推力,是“双赢”的结果。但这块蛋糕,我们在飞速发展的十年里,却一直没有吃到嘴里。

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呢?这个国土面积世界第三的国家,横跨5个时区,拥有三大地形阶梯,奇伟瑰丽之处不胜枚举;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千年的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风貌。不论地形地貌自然景观,还是历史文化人类角度,这片土地的吸引力和独特性都有目共睹。

但为什么,如今出入境游客逆差,竟达到了三千万之多呢?

如何解决“三千万之问”

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分析,或可提供一点参考。

在出境游过程中,签证的便利程度与否,直接影响出游体验。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游客来说,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拿上护照,说走就走”的旅游模式。我国的免签政策和过境已经处于逐步放开的阶段,但是国内大部分地区签证政策依然偏紧。

除此之外,在入境旅游宣传方面,可能特色也还不够突出,时效性和“接地气”程度,也有可商榷之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文化语系。


文化上的差异带来的沟通问题,不只存在于宣传层面,实际上贯穿了整个旅游过程。比如,在景点选择上,外国游客倾向选择尚未开发完全,更为“原生态”的景点,这与我国游客和地方政府注重“开发景点”的思维或有不同。中国生活的便利程度也会带来切身感受,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前些日子“新四大发明”在国外游客中引起热议,网上“外国人体验支付宝”“外国人骑共享单车”的视频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500

落差就是机会,空白就是潜力。那么,怎样才能化落差为机会,化空白为潜力呢?

问题的角度,便是入手的角度。

比如,首先,是否可将旅游产业上升到战略意义高度,在整体认识上有所把握。毕竟,旅游产业不只有经济意义,还是最直接的一面“对外的窗口”,外国人来华的旅游体验,可能直接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知程度,扩散出更多的涟漪。如外国游客来中国后,将乘坐高铁的经历录成短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这种“广告宣传”的正面效益显然不可小觑。

第二则是签证问题,从各国的经验来看,签证开放程度可直接影响游客数量。以越南为例,其在2015年7月起,对来自五个西欧国家公民实施的免签政策,随即,这一政策在一年时间中为越南带来了超过68.1万的游客,同比增长达15%;越南旅游局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来自这五个西欧国家的游客,为越南增加了超过1.7亿美元的收入。签证的效力可见一斑。

试行免签、落地签证和电子签证,以及将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试点从江浙沪地区扩大到全国一线城市和拥有口岸签证点的重点旅游城市,形成区域政策联动效应,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甚至可以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推出类似“APEC商务旅行卡”功能的“丝路卡”,抓住这批极可能因一带一路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潜力客户”。

500

在把握配套政策的基础之上,还要思考如何将中国旅游的名片更有效地推向世界。中国故事叙事宏大,历史悠久,但对于老外而言,若想全部讲清楚,也许信息量显得有些“太大”。如果采用外国游客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或许效果会更加“深入浅出”。

这方面可以借鉴的一个经验是,从2012年起,韩国便推行“全球首尔伙伴”计划,向全世界召集传播首尔魅力的宣传使团,并将从成员处征集而来的作品,发布到首尔市旅游官方网站和社交网站进行宣传推广。

由于宣传使团的成员均来自国外,他们以游客身份对首尔进行体验和记录,切入角度更加贴合潜在游客的需求。这种形式活泼、内容真实的作品,也比正式、严肃的“摆拍”更切合如今以社交媒体为主进行“病毒式传播”的信息趋势。

打开中国旅游窗口,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如何把握机遇,深入挖掘我国的旅游特色,亦是一个自我审视与评价的过程。如何删繁就简,领异标新,讲好中国的“旅游故事”,也许还有更多可以深入下去的思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