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总比印度强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宝库斯基

500

“长官,有印度兵来偷袭,快到山脚下了!”

“哦?来了多少?”

“一辆摩托车!”

“就一辆摩托车你慌个锤子,给你两个兵,速战速决。”

“我怕我们打不过!”

“废物,三个人打不过一辆摩托?他们最多也就两个人!”

“长官,车上不止两个人,是一个连!”

这是一个流传挺广的段子,也是印度人民交通出行的生动写照。

每到庆典活动,本该是庄严宏伟的仪式,到了印度兄弟这里画风突变,两轮摩托车成了绝对主角。

不仅摩托车可以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 “一”字,士兵们还可以在车上玩出各种花样,什么“叠罗汉”、“九层塔”、“天高任鸟飞”,每一组人车共舞的造型都在挑战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这是一个充满搞笑体质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富有悲情色彩的国度。

 500

印度,你只要看一眼就永远忘不了,因为它同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都不一样。

从前一位叫马克·吐温的美国作家在印度旅游了一圈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500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当你踏上这块南亚次大陆的土地,迎接你的仍然是那股牛粪混着咖喱的湿热空气,汇聚了无数致病菌、重金属、排泄物的恒河水滚滚向前,牛在街头晃悠猴子肆意奔跑。

车站门口成群结队的三轮摩的司机像等待猎物出现的秃鹫,见人就喊:“沙河、沙河,走了走了,还差一位!”

不对,这好像是中国黄鱼车司机喊的,但意思都差不多。

你刚拒绝一个,下一个就冲了上来继续在那套嗑,当你受不了软磨硬泡上了“突突车”,一脚油门过后一个鲜活生动的印度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500

小轿车、卡车、面包车、三轮摩的、人力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牛,所有能动的东西都挤在路上,还有见缝插针的摩托车。

印度司机喜欢用喇叭代替吵架,乐此不疲地按喇叭,什么事都能让他们鸣笛,越堵越响,越响越堵。

500

在这个时候,让人不禁联想起那些屡屡登上头条的车祸新闻,客车超载、货车出事、火车出轨,车毁人亡死伤惨重,这些事故在印度是家常便饭。

还有各种假酒致人失明,拐卖妇女儿童,买卖人体器官等骇人听闻的大案。

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太多悲剧。

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何以时常发生?面对有巨大争议的公共危机时如何处理?普通公民怎么参与到社会治理来促进社会进步?

当我们遇到房倒屋塌,货车压倒高架,煤气罐爆炸伤人,女学生离奇失踪,感到愤怒无助怀疑陷入僵局的时候,不妨把目光投向这个我们一向拿来取乐的邻国,那里有别样的风景。

要说惨,印度是真的惨。

500

2016年11月,一列载有1200名乘客的火车在印度北方邦出轨,造成至少142人死亡,另有超过200人受伤。

设计时速不超过90公里/小时的列车,在出轨时跑出了110公里/小时。车上的1200多名乘客中,有多达500名左右的逃票者。一些人拿着站台票蒙混过关,还有不少人压根儿就没买票。

当我们为如此大的伤亡规模感到震惊的时候,新闻里还有一段话:“这一数字直追2010年印度西孟加拉邦火车脱轨加相撞造成148人死亡的特大事故。”

乖乖,原来以前还有更惨重的。

随便查一下资料,印度2013年有27581人死于铁路事故;2014年铁路事故死亡人数达到27000多人;2015年到2017年间,印度光被火车撞死的人就高达49790人。

这样的事故发生频率,稳居世界第一毫无悬念。

 500

调侃调侃印度铁路的管理混乱,找几张“挂”满了乘客的火车照片,体验下南亚次大陆的魔幻现实主义,看到很多印度人因为热衷在铁轨自拍没了小命的新闻。

这个时候我们吃瓜群众也就放下了手机。

然而在接二连三的火车事故报道中,还夹杂着这样一条新闻。

2019年6月的一天,印度又有一列火车出轨了,这本来是家常便饭,结果却发生了意外。

这次,一位小记者接到了报道的任务。

本来这哥们抱着一颗见怪不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去看现场,并打算写一篇不会有什么人关注的“火车出轨”的烂新闻。

然而,后边的事情却让他终生难忘。

500

现场的警察把他抓了起来,扔掉了他的手机,因为里面存有拍摄的火车脱轨视频。

这还不算完。

他还被关进牢房,剥光衣服,“在嘴里尿尿”。


 500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社会浮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脑子里的印度不再是刻板的印象,穿过混乱的交通、鲜艳的印度纱丽装、污浊的空气、奇怪的口音,人类的共性暴露在我们眼前。

印度和其他地方都一样。

不仅仅是交通事故,当各种丑闻发生的时候,我们普通群众十分渴望真相,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而有的人恰恰相反,总是想着把真相就地掩埋,希望这事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500

有的人还要发发牢骚,明明最要紧的是治病救人,他却一转身骂起围观的群众来,说什么:

比事故原因、调查结果飞得更快的是各种敲锣打鼓似的视频传播,是弹眼落睛的网络谣言,是朋友圈里你来我往、似真似假的揣测、别处新闻的嫁接,是自媒体假慈悲博眼球式的祈祷……

这文采好啊,排比句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理直气壮恬不知耻。

 500

对,我说的就是印度。

光火车脱轨一个问题,占了全国铁路事故的75%,今天说解决明天还翻车,今天痛定思痛明天一切照旧。

铁路基础设施的严重老化、铁路轨道的疏于维护、杂乱无章的客运管理、部门官僚之间的推诿扯皮,所有这些涌动的暗流,才是掀翻列车的元凶。

印度地方铁路部门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长的关于列车制造“升级令”发出后,竟然被下级单位有意拖延,还有人请他对设备升级的时限“重新考虑”。旧型号车厢不仅没有停产,产量还高于新型号。

真正的元凶是谁咱不好说,反正不是那些负责报道的记者,更不是发点议论的围观群众。

 500

自1992年以来,有40名记者在印度遭到谋杀。其中大多数人在小城镇工作,而且往往供职于当地刊物,“他们挑战的是所在地区的既得利益集团,矛头常指向大规模的腐败。”

500

除了这些悲情的英雄,印度还有不少明星投入到正义的事业中,比如最出名的电影明星阿米尔汗。

除了拍电影,他还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创办了《真相访谈》节目,话题包括种姓制度、强奸、包办婚姻、儿童性侵及政治犯罪等困扰印度社会已久的积弊。

500

发现这些问题是痛苦的,它确实令你失望,有时候会让你生气、感到沮丧。但是改善自己的第一步是承认这些问题。”这是阿米尔汗的名言。

在此基础上,我还想说,每当社会出现问题时,不要抱着“和我无关”、“会有人去解决的”这样的心态。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开始关注,并思考问题根源的时候,问题才有可能被彻底解决,没有一个关心是多余的。

这段话不只是适用于印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