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该不该拒绝呢?
有句说句,汉末三国时的君臣关系与后世不同,壁垒没那么森严,也没那么多猜忌可以脑补。
举个例子,张飞同志夫人的来历可刺激多了:
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建安五年,正是刘备和曹操怼得不要不要的当口,张飞便自己做主娶了夏侯氏为正妻,如之何了么?刘备猜忌了么?捎带章武元年还立其女为太子妃。
汉朝人,至少刘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豁达。倘若孙权打算搞这种小动作来离间刘备与关羽,那真是太样了点。
当然,最搞笑的是孙权以君主之尊求与关羽联姻,直接把自己降格为刘备之臣了,也真有出手的,难怪贴了冷屁股后大发雷霆。
要说坏心思自然不会没有,譬如关羽女联姻后自然要远赴东吴,这就变相送了个人质。不过哩,当此乱世,人质,捎带还是个女子,有用么?可以请教一下马超先生,再请教一下曹操和袁谭二位。捎带,别忘记曹、孙两家可是婚姻累累:
(曹操)乃以弟女配(孙)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
妨碍两家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么?
因此,孙权求婚的主要政治姿态还是示好,正如之前遣使通好于诸葛亮一般。关羽的反应的确有点不讲外交礼仪,就算不婉拒,至少也该把事儿递交老哥拍板。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脸上笑嘻嘻,心里MMP才是政治家的风范。
当然,关羽的暴走也有其原因,别忘记孙刘上次通婚搞了个什么调调儿:
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趁着刘备出门,直接里应外合搞武装绑票,这才多久呢?孙权又舔着脸求联姻,真是令人好生佩服,以关羽好恶分明的性格,能给什么好言语?
当然,这事儿倘若真递交到刘备、诸葛亮那儿,我怀疑十九要成。毕竟巩固联盟是国家利益所在,与此相较,儿女私情只能让步。
要说这门婚事成了,是否就会改变建安二十四年的历史走向,我以为未必,但至少会增加一个变量。仅仅在战略上增加一点可能性,女子便可以牺牲,这就是政治,冷冰冰的政治。
所以,关二爷是个好人,好父亲,但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不过,我喜欢。
去死吧,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