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关19】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在早期历史阶段,在关中这一块的方向感还是比较直观的。

从西向东,起于春秋时期,秦文公从陇山出发,在汧渭交汇的地方,建立了陈仓城,以此东进;

从东向西,挑近里说,基本都是从武关、函谷关往关中走,陈胜、周文、刘邦、项羽、大家都走的这条路;

向北打关中,刘邦这还算是一个首例。

从当时的整体局面来看,项羽和刘邦都是围绕着关中来布局的:

在秦军投降后,项羽马上封章邯为关中的雍王;

刘邦封秦朝南阳太守为关东的殷侯,早先即派派郦商(郦食其的弟弟)平定汉中和蜀地,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的时候,汉中等地已经被刘邦实际掌握了。

项羽封三秦王的战略思路很明确: “距塞汉道”就是把你堵在最里面。

当时从汉中进入关中的主要道路,皆在各方势力之下:

子午道出口、武关道出口在司马欣界内;

褒斜道、故道、祁山道出口,由章邯防御;

函谷关及其以东,有魏王豹、河南王 申阳、殷王司马卬、韩王成驻防;

项羽布防的主要思路就是堵——你如果敢从子午道进军,要么被重军合围,要么退回汉中。

况且,有章邯这样对川陕地形要冲熟稔在心的百战名将坐镇,刘邦想要进入关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500

但是基于萧何的大数据分析和韩信的军事侦查,汉军并非毫无办法,尤其对于陈仓而言,汉军甚至有极大的利好:

1.关中防御虽然紧凑,但是总体上东重西轻,陈仓距废丘、栎阳远,远离布防军队的核心地带,如果集中兵力选点突破,那么章邯等人难以短时间内集结、调度、驰援;

2.陇山险要,可以拒守陇西的援军,不至于东西受敌。而由于三道崎岖,军队急行军也得两三天;

3.陈仓城可以作为汉军重要的支点,在凭险据守、补给修整的同时,还可以向南掩护大散关,保证汉军主力的通道,向北、向东阻击其它援军。

500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大将军韩信亲自主持修栈道,不仅具有军事欺骗性,还不同程度上具有凝聚军心、调度后勤的作用。

虽然历史学界对于这一段往事的细节考据存在争议,而且极其繁复。

但是历史的结果很明显,刘邦和韩信的虚实结合战略发挥了作用。公元前206年8月,汉军数次击败章邯军,将章邯围困在废丘,不久后司马欣、董翳投降。汉军一路猛进,不可阻挡,还定三秦。 

韩信在整个战略的指定规划上是成功的,同时他也完成了明修栈道,最后和刘邦相会关中的战略布局。而不久后的击魏、攻赵、定齐的征战过程中,韩信也将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