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把“人民日报”放进标题的实验报告

500

国庆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做了一个关于“标题影响传播”的小实验。

现在两天过去了,实验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简单说,就是我把一篇旧文章,在标题上额外写上“人民日报”四个字,在二条的位置又发了一遍

500

和网上那些瞎编的比,我这个做法也谈不上骗人:因为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确实转载过我的这篇文章。

我自己的链接是《别再让年轻人借钱了》;

人民日报的链接是《别再怂恿中国年轻人借钱了》;

我再转的链接是《人民日报:别再怂恿中国年轻人借钱了!》。

我这个公众号,平时次条的阅读量也就大几百,得运气非常好才能破千,评论充其量七八条。但这个贴上“人民日报”的标签装的旧酒——阅读量比有些头条还高

这证明了两件事情:第一,相当一部分读者是不记得你以前写过什么的,隔上几个月,老文新发一样能给人新鲜感;第二,“人民日报”这四个字有着巨大的加持作用。

那篇我略微看不惯的《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提示性的案例,我只是非常小规模地复刻了它。

这个实验应该对两个群体有所提示。

首先是一直抱怨“受新媒体冲击受体制约束”的部分传统媒体。事实上,从既有知名度和公信力来讲,任何一个机构媒体做个公众号,做个抖音,起点都比绝大多数的MCN要高得多。别人白手起家的时候,你们手里还有矿——你们的名字就是矿。

许多自媒体想尽办法要在标题里蹭传统媒体的抬头,就是最好的证明。你随便搜搜,满大街都是央视报道了,央视不敢报道的;新华社发布了,新华社没有发布的;人民日报发声了,人民日报快要发声的……

我到现在还没见到有哪家传统媒体致力于蹭自媒体名号的,如果不幸出现,那基本上是批判的。绝对不可能有“混子曰都报道了”“六神磊磊都不敢说的”……

但有意思的是,许多自媒体意识到这是个加分项,但传统媒体自己却未必意识得到。好不容易弄篇社评,弄篇深度,一点儿不肯好好整理,反而去学某些自媒体狂打感叹号。只看标题的话,你压根不知道是机构媒体发的,还是三线营销号发的。

守着一片瓜田,却要使劲儿和小屁孩抢山芋,觉得这就是“学习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属于“用户下沉”“接地气”——我觉得这不是用户下沉,这是水平下降。

其次是我们广大读者朋友。别不承认,标题里带上机构媒体,尤其是大的机构媒体,大家显然就是更愿意读的。

你说你天天看罗辑思维,一半的人说你积极求知,另一半的人说你上当受骗;你说你天天读人民日报,大多数人都觉得你有觉悟有格局有干部气息,少部分不服气的,估计也很难反驳。因为反驳这事儿很险。

两个群体拼起来,展现的就是机构媒体独一无二的优势。这个优势并没有因为在移动端、在社交圈就被冲击,就被转移,它还是扎扎实实杵在那里的。

做这个实验还有个动机。

前段时间听讲座,有一家传统媒体的老总说,他们转型做新媒体主要是营销不到位,推广不给力,“不肯烧钱,所以没有影响力”。

说实话,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积淀的媒体品牌,名字你都可以注册,可以随便用了,这就是自媒体买都买不到的营销,要都要不到的推广。

你的内容只要对得起这个抬头,它就是影响力的助力。别先抱怨后面“营销”那些零,先看看自己前面有没有“内容”这个一。传统媒体机构的既有资源,实际上比那些自媒体的互推、广点通、扫码领卫生纸关注厉害得多。这不是没烧钱,而是已经帮你烧好了。

怎么说呢。你得把自己的抬头当回事儿。

一个背景声

“你不当回事儿,那便宜点卖给我也成。”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