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从苏联解体的教训,看中国今日之成就(上)

今年是我们的人民共和国70华诞,纵观世界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进程,70年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而言是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

不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许多曾经建立过工人阶级政权,实行过社会主制度的国家而言,却并没有几个撑过了70年,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上世纪的苏联。可以说苏联的解体,不仅是俄罗斯人民的一场灾难,更使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此而陷入低谷。

那么为什么一度非常有实力问鼎世界霸主的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而曾经一穷二白、实力虚弱的中国却能在70年之后换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前苏联和中国曾经作为社会主义两个最大国家同样是70年,为什么却有着如此不一样的结局呢?

今天六娃就试着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苏联解体前的原因以及解体后的后果做一番大致分析(为了便于阐述,本文把苏联与现在的俄罗斯联邦统称为俄国)。

1917年冬,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领导工人阶级向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权力中心冬宫发动了凌厉的攻势,并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事件可谓是历史意义之重大,堪称绝无仅有。

五年之后,也就是1922年,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的红色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成立了,这一就是拥有69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69年或许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漫长的,但对于人类长达数万年的历史而言又是短暂的。在这69年中,俄国从弱小变的强大,最后又在一夜之间彻底消失,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在其初期,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俄在短短的数年间迅速从一个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不仅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与日本军国主义。

而且在战后还成为了唯一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段时期,可谓是达到了自俄国开国千年以来的最巅峰时期。

然而与其它一些先后崛起的世界强国一样,俄国也经历了从强大到弱小的一个过程。

如今苏联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作为前苏联最大主体的俄国也早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俄国了。

以1979年的侵阿战争为标志,在不到12年的时间里,俄国先后经历了四代领导人,原先雄踞世界第一拥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帝国四分五裂。

当初那个拥有近3亿人口,(当时)仅次于中印的第三人口大国,现在不仅面临人口老龄化与负增长,同时还面临兵员不足的问题。

在华约散伙、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俄国彻底丧失了与美国争霸世界的资本。

别说是面对自己的盟友如南斯拉夫和叙利亚一味被西方国家欺压的现实,不敢与西方大打出手。就算是面对自己的战机被西方阵营接二连三的有意打下时,也不见俄国有任何像样的反击, 只能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俄国不是已经派出军队参与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了吗?而且在叙利亚的反恐战争战果辉煌云云,六娃你这样说很不客观什么之类的。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的说法才是正确的呢?我只想问为什么在十年前、二十年前为什么没有出现叙利亚问题,但现在却出现了?为什么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不断东扩,俄罗斯却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来阻止?

我们知道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这个现象用在俄国身上同样也不例外,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外交现状,正是基于其一直以来的国内政策所导致,不论二十年前的科索沃还是现在的叙利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其实都是发生在俄国国力长期衰落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说到底俄国外交政策承载了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俄国的大国的雄心一直没有泯灭过,但缺乏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自己的大国雄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毫无疑问,苏联解体是俄国实力强弱的一个最大分界线。而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人又把苏联解体归咎于戈尔巴乔夫时代的错误政策。但在六娃看来,戈尔巴乔夫不过只是俄国的朱由检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当我们认认真真研究苏俄这几十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史时,不难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这就是促使苏联解体的原因早已存在数十年,而戈氏才担任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不到七年时间。苏联虽然解体于戈尔巴乔夫之时,然而他并不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唯一原因,甚至可以说他只是一个背锅的,因为这个国家如果不是千疮百孔、内部腐朽不堪,要想在这短短的七年时间里,使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坍塌也绝非易事。

也就是说俄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强大无比,然而在它的内部实际上却是早已腐烂不堪。那么俄国不断衰落的原因又在于什么呢?这就要从1953年斯达林逝世之后开始说起了。

1953年赫鲁晓夫接替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代。

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较量愈演愈烈,为了抵挡北约在军事方面的攻势,俄国联合了一大帮东欧社会主国家建立了与之相对抗的华约组织,同时俄国经济开始转入战时经济状态。

在不顾及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面的巨大差距下,为了在军事上面占据压倒性优势,从而片面的把本来就不多的战略资源投入到军事层面,和比自己远占优势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展开争夺霸权的军备竞赛。

而在战略资源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过多的将资源投向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就不免忽视了轻工业,也就是民用工业方面的发展。这一战略所导致的恶果就是不断透支自己的生命,导致了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数十年时间也没有出现质的提升,甚至在量的方面还有所倒退。

放眼当今世界,虽然有着近200个国家,然而拥有一套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却屈指可数。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最重要的在于两点,一个是先天具备巨大土地、人才、资金、原材料与技术等资源。第二个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这些战略资源。中国、美国和俄国都具备第一个条件,然而在第二点上面,三国则是大相径庭。这就导致了美国拥有比俄国更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中国又拥有比美国更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由于一套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门类众多,这就注定了要有足够大的供需市场才能支撑一个产业长期与良性的发展,说到底这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专业人才的参与。从总的人口数量来看,目前中国有14亿人,美国有3.5亿人,而苏联解体后的俄国只有1.4亿多人。俄国不仅在人口这个指标上落后于美国,更是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

人才少也就意味着有许多产业想发展,却是有心无力。只能发展一些附加值高的重点产业并形成支柱,而这必然会导致工业门类数量的减少。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产业平均需要250万人,那么俄国这1.4亿人能发展到的极致顶多也就56个左右;美国的3.5亿人口虽然相对于俄国而言多了一点,但是顶多也就是140个左右。但是中国却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工业体系相对于美国和俄国而言更为完整的原因了,因为中国能达到560个左右。

从边际产量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工业产值远远大于美国与俄国,合格而充裕的劳动力是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所谓的人多力量大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俄国与美国的争霸说到底其实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这两套工业体系之间的竞争,谁的工业体系越完整,谁的胜算也就越大。因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一切硬实力体系的基础所在。而过度的重视军事工业而忽视民生工业方面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也就是工业体系的不完整),从而衍生出了一大堆的经济问题。

又由于民生工业又不能长时间吸收与消化俄国在军事科技上的成果,导致了其内部的经济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在总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就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当俄国把过多的战略资源投入到军事上,比如造了几千枚核弹、几万辆坦克等远远超出实际战争需要的时候,其实早就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失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随着时间的不断拉长,这就像一个恶性肿瘤一样越来越大。在苏联解体前几年,俄国国内的民用商品极其匮乏,加之西方国家对国际油价的打压,卢布急剧贬值,从而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动摇了俄国的经济根基。稍懂一点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当俄国经济基础都已严格不稳的时候,当自己的民众对于西方资本主义那种经过刻意宣传出来的表面繁荣所迷惑时,那么还有什么力量?又还有谁能够阻止苏联的彻底解体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