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全球大萧条居然发生在同一年……

作者 弥散观察者(知乎)授权转载

1928年,前苏联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立志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短短4年多就完成了目标计划,生产总值增幅超过200%。

苏联使用了计划经济分配制度,鼓励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并提出了科学技术就是一切的口号。

前苏联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就建立了颇为完整的工业部门。

当然,这并非没有代价,作为农业国的苏联只能依靠低价出售粮食来购买欧美的机械设备。

同一时期,192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

1933年,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新政刚开始,禁止黄金流通,以《紧急银行法案》强制所有居民上交黄金,以20美元/盎司的价格收购。第二年,罗斯福以《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价格定为35美元/盎司。

相当于政府规定美元大幅贬值,居民财富几乎减半。

但美元大幅贬值带来了对出口的刺激。

500

随后罗斯福模仿苏联,发布了《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等具有强烈社会主义色彩的法案和制度。

美国当时红到什么程度呢?《工业复兴法》里规定了各个行业、企业的产量,价格,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工作时长……

这基本上就是计划经济了。

罗斯福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还搞了“美国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随后的时间里,美国经济迅速复苏。

还是同一时期,德国的希特勒上台,面对经济危机,他取缔了任何不劳而获的资本利得,废除了利息奴隶制度,一切垄断企业强制性收为国有。

他利用这些企业的利润,建造了较为完善的养老设施,将大型商场和百货收为国有,以极低的价格转租给小商贩。

几乎消灭了投机性的金融资本,所有资金皆用于投资和建设。

接着,他实施了大兴土木的基建策略,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这种经济增长没有建立在出口之上,因为当时正是经济危机,各个国家都在设置关税壁垒,并且对外实施倾销,德国的工业制品根本卖不出去。


希特勒开始悄悄发展军事,不断的回收自己在一战中被肢解的肢体,打算靠战争获利。

可以说,1929年到1934年这五年里,整个世界都处于毁灭性的经济危机之下,欧美地区,唯有三个国家经济在快速复苏,那就是苏联,德国,美国。

其中苏联是实施了社会主义制度。

德国和美国在施政上也都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

在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的现代,我们很难理解当时社会主义给世界带来的震撼。

但在当时,经济危机看不到尽头的时候,三个经济体的崛起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别的不说,从欧美向苏联申请移民的工程师超过百万人。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闪击波兰。

英国法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希望德国和苏联这两个经济最好的国家对战,这样自己就能喘口气了。

谁知道德国挑软柿子捏,整个西欧都成了希特勒的目标,他打算以战养战。

社会主义,军国主义,政府力量主导自由市场,这三种模式都被当时的人认为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

其中,第三种延续到了现代,就是混合型的经济制度。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当年各国的路子有多野了,要是中国忽然宣布明天人民币贬值40%,估计你们都要疯……

现在的经济学课程,教给学生的都是“经济体正常运作的时候,可能是这么个道理”这种知识。

但时不时就出现极端现象,然后各国政府就完全不会按套路出牌了。经济学家?拿来背锅的哦。

在中国,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几乎没几个人知道这段历史的完整面貌。

他们大多数都了解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这条线,而苏联、纳粹德国的经济政策和成果鲜有人知,人们以为罗斯福是采纳了凯恩斯的建议一样,其实这是被误导的认知。

因为罗斯福的政策,比凯恩斯主义还要早,更多的借鉴了社会主义施政纲领,红的发紫。

它还极大的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