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之后,国民党居然没有制定这项事关中国存亡的战略

“九一八”事变距今已有整整八十八年,从1931年的这一天开始,中国东北沦于敌手,数千万同胞终日苟活于侵略者的刺刀和铁蹄之下。

六年之后,日本人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妄想将整个中国沦为它的殖民地,妄想奴役每一位中国人。

这六年时间,国民党政府在干什么?在利用仅有的时间积极备战吗?

消极,是国民党对日政策最大特点,无原则地一再忍让,寄希望于“国际公理”。

“九一八”事变后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等方面文章已有很多,但对于国之根本--粮食,却涉及甚少。国军,国军,说得战争好像只有军事问题一样。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没有粮食保障做基础,一切无从谈起。

“足兵足食”是战争最基本条件之一,但是,这项事关中国存亡的战略计划,国民党政府却一直没有去做。

反观日本政府和陆军省,却紧锣密鼓地利用各种渠道去充扩军粮。

 南京政府除了官样文章之外,对实质(战争)准备则噤若寒蝉,生怕刺激到日本人的神经。

南京政府的粮食部是什么时候成立的?1941年7月1日(九一八爆发十年之后),在此之前,中国居然没有统一的粮食政策。

粮食问题与军事问题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只要基本了解下国民党的粮食政策,就能知道中国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是根本指望不上的。

粮食的严重性在于: 

一,如何保证粮食不成为日本人的军资? 

二,如何能供给军队需要? 

三,如何避免奸商捣乱中国粮食市场? 

四,如何在征兵大量增加时仍能保持粮食产量? 

五,如何让中国粮食能适应长期抗战?

这六年来,中国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尽早尽快做好粮食准备工作,全面战争肯定会爆发,不要等到那一天再去手忙脚乱。

日本人的粮食策略:

一,收购中国廉价粮食,充实日军给养。 

二,破坏中国粮食市场。 

三,纠合汉奸买办,供其驱使。

日本人先在芜湖进行试探收购,没有遇到任何不“友善”阻碍,然后范围扩大到蚌埠,无锡,九江,徐州,汉口,济南,开封,天津,保定及平汉路沿线。 

对于长江流域新米收购中心--上海,日本内阁则拔出专款在上海设立了粮食运输株式会社,并在舆论上极力淡化军事意味,强调经济贸易。三井,三菱,吉田等日本洋行,委托上海米业公会,杂粮公会中的买办采购。

蒋介石看不到粮食问题重要性吗?他当然知道,但就是不去制定强有力的粮食安全计划。

他直到1934年才在南昌行营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粮食工作会议,责令行政院筹建全国粮食部(局),然而这一建,就建到了1941年,他的能力都写在日记里。

粮食部先拖着,行政院让财政部搞了个“七省粮食运销局”,总部设在上海,请总商会会董顾馨一主事。

顾馨一是粮业大买办,杂粮同业公会主席,他是帮日本人购粮牟利的。

请一个反对中国粮食统一管理的顾馨一来管理七省粮食,这不是笑话吗?很快这个局便无疾而终,全国粮食工作还没开始,便已结束。

顾馨一1937年之后就当了汉奸,成了伪上海市民协会主席,干的还是老本行--为日军筹粮,后来被戴笠派人暗杀于上海。

想要部署全面抗战准备工作,就必须要有全国统一的粮食管理制度,而蒋介石并没有认真去做。让顾馨一这种人来主持粮食工作,不就是间接害死中国抗战将士吗?

当时中国粮食最大问题有三个:

一,运输。

二,贮存。

三,积谷。

运输:

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山东等省缺粮,而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有余粮。

一些地方米贵如珠,一些地方价贱如泥,像湖南武冈,东安连年丰收,谷价却越卖越低,运到沿海售卖,卖粮款还抵不上交通费,日本代理商轻轻松松就可以用低价将米谷买走。

沿海省份却习惯从越南,泰国进口大米,为什么南京政府不去提高运输能力,仅仅是财力问题吗?战事一旦爆发,不还得依靠国内运粮。

一,买办粮商根本不愿意投资道路建设,保持运输困难,粮商才能压低价格,再转手给日本人赚差价。

二,财政部通过进口大米,一年可得一亿元左右的关税收入,而且经手人还有佣金可赚。

从贸易立场来说,这无可厚非,但在当年日本人积极备战的情况下,这无异于自杀。

贮存:

长江各埠(上海,镇江,南通,南京下关,芜湖,九江,安庆,汉口,湘潭等地)必须尽快建立由国家管理的现代仓库,清朝仓库网早已破败不堪。

国民党政府呢?慢慢来。

1936年8月《大公报》刊登中国昆虫学家、蜱螨学家,川大教授忻介六(解放后为复旦教授)文章,指出中国粮食安全存在严重危机, 日本陆军省储粮保质可延长十年以上,而中国只有一两年,国防危矣!

9月28日,浙江省粮食方面负责官员沈松木撰文答复,他承认中国的贮粮制度并不是从国防出发,而是用于“散放,平粜,贷与”,根据法令,中国粮食“不能久存,也不可久存”,无奈之情跃于纸上。

专家学者和技术官僚都知道粮食贮存意味着什么?但问题根子在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身上。

忻介六指出,江西库存粮食有一半被病虫害毁弃,这些都是中国农民的血汗。

中国人是建不好粮仓吗?问题没这么简单,这是个利益问题。

以杭州来说,打报告给南京说要建仓库,一大笔经费批下来,却只建了南向小洋房三栋,根本不适合贮粮。

钱哪去了?地方贪腐是全国普遍现象,“虫”害肆虐。

积谷:

更不用说,国民党县级政府是通过土豪劣绅,地主恶霸来向农村征粮,巧取豪夺,根本不顾农民利益。因此积谷速度慢如蜗牛,甚至比不上咸丰年间。

运输,贮存,积谷三大问题,国民党政府没一个能解决,就这么烂着,烂到抗战全面爆发,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940年11月12日,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全国粮食会议,痛骂地主,奸商“藏粮自私,不明大义,是可恨也!,然后才有了粮食统制政策,才有了粮食部。

1936年傅作义率部在绥远抗敌,每天电告南京粮食短缺,将士饥寒难耐。南京复电:就地取粮。国民党有什么脸去骂别人不明大义?

网上以前有很多文章说日本单兵口粮配备情况,惊讶其营养丰富,而国军则忍饥挨饿,反差的背后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

舆论上,汉奸们极力鼓吹运粮赴日正当性,组团前往南京请愿,要求行政院不要干涉粮食出口,不要听信那些“粒米不给日本”的仇日言论。

中国人“仇日”?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第三天中国就全国动员,放下仇恨,为日本人捐粮捐款。“新铭”号运送的大米和白面是日本接受到的第一批国外援助物资,中国红十字会医疗队是第一支抵达日本的国际救援队,京剧名伶一天赈灾义演便筹款5万大洋,上海各小学都成立了小学生 “恤邻募捐队”……

日本人的回报是什么?八年之后,日本人用“九一八”来“报恩”。

网上有人在拼命鼓吹日本人懂得感恩,《日本人擅长感恩的特质从何而来?_》《日本感恩教育无所不在》 《为何说日本人是感恩还债的一生?》……这种狗血文章经常可见,差点我就信了。

1931到1937,那六年国民党一事无成,未战先败,既没有抗战意识,也没有抗战决心,谁能领导中国人民起来抗击侵略者?

粮食问题今天也一样重要,但汉奸也不缺,不是有人喊着让中国放弃耕地红线吗?

500

九一八,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想用忍让来满足对手的欲望,用惨状来博取友邦的同情,想都不要想。

想要和平,就必须拥有足够摧毁对手的力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