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在收费区宣传自身对世界过度简化的认知不可取
我不反对媒体发展内容收费业务。任何企业、组织需要发展都需要资金,要办真正有影响力的好媒体需要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做深度解读,网罗人才必不可少,有现金收入当然重要。作为外行人,我所认知到的媒体获得现金收入的方法主要是靠广告。如果不想只依靠广告、甚至因此不得不把广告当做新闻来做,把付费内容做起来是个思路。至于付费读者究竟是为内容本身支付,还是为优先能阅读到一些内容而付费,这是媒体为自身定位需要做的决策。作为一名关心祖国发展的老百姓,我希望在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当下能发展出来自信、有全球视野、积极向上又关怀普罗大众生活而不只是关注精英阶层利益的媒体。我愿意有志以相同目标为己任的媒体付费,帮助它成长。作为观察者网多年的读者,在观察者网成立收费项目之初,我就选择支持观察者网成为付费读者,希望观察者网越办越好。
而我在看到观察者网关起门来表达的自身立场刊发的一些文章,我想反馈一下自身的观感并希望这些反馈能被看到,如果能引起一些讨论和思考再好不过,但这无法期望。
在奥巴马推出讲述福耀玻璃在USA设立工厂的纪录片之后,相关话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观察者网不久就在收费区刊发了文章和视频,把USA制造业的衰落归咎于工会杀鸡取卵的存在,导致制造业出走。今天观察者网又在收费区抛出一篇文章,把巴西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不利的解释意图往福利制度的建立上诱导。我不认为观察者网的这些个文章的立论能够站的住脚,同时也认为观察者网在缺乏深入了解和考证的情况下简单攫取一些世面上流行的观点来解释世界并不可取。
我无意在此试图证明在上述例子中观察者网在传播错误的观点——如果要做这样的证明,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收集非常众多的资料,甚至需要实地长期的观察,这样才知道收集到的信息哪些可信,哪些是为贩卖观点的误导,这会是庞大的工程,绝非易事,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适合做这样的工作——提出一个假说不难,但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凝练出全面、符合现实、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能改革取得成功非易事,解释他国为何失败也同样困难重重。然而,尽管如此,并非意味着我们普通人无法提出可以反映观察者网在上述问题上立论存在的逻辑漏洞。我不反对观察者网拥有自身的倾向性或者说立场,事实上我认为所有个人和媒体会有自身的倾向性和立场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观察者网不应当把观点当做事实一般地来宣传。
关于工会导致USA制造业衰老的归咎,且问观察者网工会是如何诞生的?USA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USA资本的力量明显弱于无产者的力量吗?有何证据证明不掌握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USA有足够的力量和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正面博弈并取得胜利的能力?USA的法律是以谁的利益为基础设立的?USA的劳工平均教育水平如何?他们对法条的理解,能超过为资本家服务的精英律师们吗?靠资本家发放工资生活的劳工们,如何面对资本家一手拿着萝卜一手拿着大棒的分化手段面前团结一致?观察者网还试图把USA的工会描述成黑社会,那么请问,USA的警察是为大众服务还是为资本家服务的?怎么解释反华尔街运动的彻底失败?怎么解释1998年USA金融危机,获得政府资助的是金融资本家?USA的金融危机又是谁导致的?
在巴西的问题上,没错,巴西现在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势头确实没法和中国比,但是巴西也有做得比中国好的地方,比如巴西能够拥有世界上仅次于波音和空客的第三大飞机制造公司Embraer,为何中国工业实力整体强于巴西,却在航空工业上暂时落后于巴西?大家都知道飞机制造产业链比汽车制造产业链还长,技术要求更高更复杂。有飞机制造这个产业的例子,那么巴西有没有别的产业发展得比中国好的(我本人对巴西了解有限)?不论是否有更多这样的例子,且问,为何被观察者网归咎的福利制度在这些产业“拖后腿”的影响不明显,巴西哪里做好了,让他们可以有其他的优势不仅可以弥补这个被观察者网看作“劣势”的地方反而让它在这些产业具有比中国更强的竞争力?并且,我还想问,巴西的福利制度具体的规定到底是如何的,为什么观察者网假定其福利制度超前,拖累社会发展,有多少的证据证明巴西工业实力相对中国弱不是其他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