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14)“1959式步兵师”

关注公众号:虎丘讲古

关注公众号:雪菜肉丝面加蛋

久等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存在“1959式步兵师”这种叫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1959年中国进行了国庆阅兵,在这次阅兵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苏联156个工程使得我军自1840年以来第一次装备了大量国产武器,诸如五六半自动步枪、五六冲锋枪、59坦克、歼5等轻重武器取代了老式的万国牌武器,这些武器大多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和3次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力量。

正式的名字,叫“解放军南方甲种步兵师”、解放军南方乙种步兵师,解放军北方甲种步兵师和乙种步兵师。

昨天有几个朋友提醒了我关于保密的问题,确实有道理,虽然我本人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是军人也不是军工从业人员,但是该保密还得保密,这样吧,建国前的编制和武器应该没啥问题,1959-1984年的编制武器只说营连级,1990-今天的咱就啥也不说了。前面那个实验性步兵班还是保留吧,因为那个在公开杂志上发表,而且明确地说这个编制不符合现代战争,已经被取消了。咱们尽量讲已经退役的武器和取消的编制比较好。

南方制和北方制步兵师,在班的区别主要是北方步兵班多一具火箭筒,强调步兵反装甲能力,连和营的无后坐力炮也相对多一些,人数略少。而南方步兵班的反装甲火力较少,步机枪略多,这是根据不同的地形和作战对象决定的。一个标准的解放军步兵班由12人组成,正副班长装备56冲锋枪各一支

500

上图为56-1式冲锋枪,使用了折叠枪托,适合伞兵、装甲兵、机械化步兵使用

500

装备56冲锋枪的解放军步兵班长正在按照民兵的指示侦查敌情,两名女民兵背着56半自动步枪。

500

步兵班装备火箭筒一具,初期使用的是56式40火箭筒(老40),6.70年代逐渐换装为69式40火箭筒(新40),火箭筒正副射手各1人,带弹7发(每人背3发,筒装1发),副射手理论上装备54手枪一只,不过在实战中大多换成了56式冲锋枪

500

500

500

这三张是56式40火箭筒,仿制为苏制RPG-2型火箭筒,第三张是越南游击队,武器装备由中国支援。

这是69年研制成功的69式40火箭筒,仿制苏联RPG-7型,穿甲能力比老40有了巨大的进步,

500

500

56式班用机枪仿制苏制RPD轻机枪,采用100发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很好,比起当年的捷克式、歪把子、转盘机枪进步很大。配备正副射手各1人,备弹500发,机枪手一般都是大个子,实战中全班都要给机枪手带一个弹链

500

500

当年在印度痛打三锅的就是这种机枪

作为步兵班最主要的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于苏制SKS半自动步枪,但是,这种武器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苏联人只把它作为过渡性装备,但中国人发现了它轻便可靠精度好,节省子弹的优点,作为主战装备使用了三十年。

56半自动

500

500

500

最后一张是少见的解放军伞兵班作战,图中出现了半自动、冲锋枪、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武器,三人小组的配置非常明显

战术方面:12个人分为4个3人小组,正副班长各带两名半自动步枪手作为突击组,正副机枪手及一名步枪手作为火力组,正副火箭筒射手及一名步枪手为支援组,攻击阵型基本是前2后1,经典的倒三角队形。

解放军的班级编制、武器配备一直有缓慢的调整,直到60年代中期才基本定型,这一时期部队换穿了著名的65式军装,这是世界上最朴素的一套军装,没有常服礼服之分,没有军衔,干部四个口袋,士兵两个口袋,没有大檐帽,一律穿解放帽,领章就是长方形,帽徽就是八一五角星。

虽然由于没有军衔,这套军装在越战时期受到了一些批评,但总的来说,65式军装成为了解放军在那个时代的象征,它经受了中印、中苏、中越三次战争,以及邢台、唐山两次大地震抢险的记忆,代表着解放军勇猛和亲民的形象,65式军装和59系列武器一起,保卫了我们的祖国二十余年。因此,我偏爱那个时代的记忆。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主席和林帅身着65式军装

500

中印战争中著名的庞国兴战斗小组,4名互不认识的战士在冲锋中和大部队失散,自觉组成了一个战斗小组,以1人阵亡的代价消灭印军数百人,炮兵连一个,缴获大炮9门,俘虏连长以下俘虏上百。

500

中苏珍宝岛冲突中,手持56冲锋枪的战斗英雄于庆阳,他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口号激励了一代人。

500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我军突击分队,一个步兵班12人,两个弹药基数共72枚手榴弹准备进攻越军阵地。67式木柄手榴弹的生产数量至今是个谜,保守估计也在5亿枚以上,生产时的要求是:全国人民每人4个,军队每人30个。关于这批手榴弹有个说法:不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肯定用不完,打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未必用得完。

500

1974年西沙海战,年轻的人民海军在海上拼刺刀,用近战战法以小艇打败南越驱逐舰,击沉1艘,击伤3艘,近战中我军向南越军舰投掷手榴弹,发射火箭筒。

500

500

500

500

这是在解放军步兵中,另一种非常重要,可以说超过火箭筒的步兵武器——无后座力炮,第一张是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后两张是82毫米的

无后坐力炮的身管比火箭筒更长,弹药威力更大,射程更长,更精准,所以受到解放军的青睐,在62年中印战争中,边防某团无后坐力炮分队发射炮弹28发,消灭地堡27个,最后一个地堡印军因投降及时免遭炸飞。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后坐力炮都是解放军步兵的火力支柱。它平时在连营,战时加强到步兵排甚至班,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战斗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00

500

82毫米迫击炮是解放军吸取朝鲜战争经验教训后制造的另一种重要步兵武器,在朝鲜战争中我军迫击炮成为伴随步兵分队进攻的利器,令美军印象深刻,战后,解放军对迫击炮进行了多项改进和国产化,在几次战争中屡立奇功。

中印战争中,某部迫击炮小分队在行进间遭遇逃窜的印军大部队,该分队沉着冷静就地展开,因为情况紧急无法试射。采取三人轮流目测取中间值的办法快速测距开火,首发即覆盖印军行军纵队,印军慌忙逃窜,来不及装填标尺,迫击炮手灵活地晃动炮筒,炮弹在敌军人群中准确地左右开花。

500

八一杠的出现宣告了59式步兵班时代的终结,对越反击战期间,半自动步枪已经落后于时代,越南茂密的丛林使得56半自动射击精确的优点难以发挥,而其射速慢、火力弱,被越军大量自动步枪所压制,两山轮战时期,我军先给步兵全面换装56冲锋枪,后换装81自动步枪,之后,随着百万大裁军,强调徒步步兵战斗力的59式步兵师编制逐渐走入了历史。

59式步兵班是楼主魂牵梦绕的最爱,它在中国落后的工业水平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给徒步步兵包打一切的能力,所有武器全靠步兵的两条腿肩扛手提,无论是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火箭筒、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还是刺刀、工兵锹、手榴弹都实现了自1840年以来第一次全面的国产化,它挖掘步兵的一切潜力,科学地分配单兵、班组、连营及以上的火力,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战争史上,徒步步兵战斗力的巅峰,59式步兵班是解放军对朝鲜战争的继承与反思,经受了实战的考验,并将有益的经验传递给了下一个时代——全面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时代。

用一句话结束对59式步兵班的回忆吧,这句话是刚刚从李刚林散文集里看来的“步兵,是军队的祖宗!

500

500

500

预告,明天开始,我们回到朝鲜战场。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