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回家的不仅仅是豹,还有水獭
斑猫是谁?
大家好,我叫斑猫,东南荒盟盟主,也是“欧亚水獭在福建”项目的负责人。Emmmm其实没有听起来的那么高大上,我只是一个大学生爱好者,迄今为止我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玩家的状态。我们的联盟由几个大学生自费自发组织,并不是什么机构,
部分成员合照,从左至右:豆瓣酱,金翎,斑猫,半夏生,小哈密瓜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是如何从一个爱好者到一个半的小保护者的心路历程,并且和大家分享一下迄今为止我们的在福建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小成果。
我的起点可以说是很低,一开始就是一个单纯喜欢动物的问题少年。童年在纪录片和虫虫草草中度过,后来开始迷恋上养动物,基本上鸟兽鱼虫我都养过,虽然很小就立志要做和动物有关的工作,但当时那个懵懂的孩童显然还不太清楚这条路该如何走。
上高中的时候我在网络上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叫三北大猫的博客,里面讲述了许多早年间大猫与豹子的故事和一些保护工作,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大猫老师露出了欣慰的姨父笑 吉吉摄
因为我个人的兴趣方向其实就是猫科动物,从家猫开始,我对猫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但当时我觉得,像老虎、豹子甚至豹猫这样的生物,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仿佛就是另外一个次元的生物。
但在大猫的博客中我了解到,原来就在华北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还有野生的大型猫科动物,原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走进它们的生活。
特别是见识到红外相机以后,我也觉得眼前一亮,看上去不难操作,是不是我自己也可以试着玩一玩?搞一搞?
后来我自费买了一批红外相机自己摸索着做福州本地的兽类监测,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一点点经验和成果,现在开始尝试着协助一些地方的林业和保护区做调查。
从17年底开始年拉几个朋友组了一个叫“东南荒野保育联盟”的小团队,取这个名字是觉得国内目前的生态保育重心大都在西部,东南是空白区域,很想为之做些事情。
原来我们还有水獭!
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关于欧亚水獭的工作。
其实我一开始对水獭这一物种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虽然很早就知道福建曾经盛产欧亚水獭,但那毕竟都是上个世纪的老黄历,近十年来一直未见可靠的发现记录。
而且,如果你关注水獭的保护,一定会听到很多这样的描述:水獭是一个高度依赖优良水质的物种,虽然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也曾一度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因为我感觉要在福建那些充满水坝、排污、电鱼和采砂的水系中找到这样的神奇动物是不实际的。而且即便我想找也无从下手。
结果万万没想到,就在18年年初,我们的一个伙伴,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叶峥嵘同学,在福建某地观鸟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像大老鼠一样的生物坐在水中的石头上啃鱼,机智的他当机立断拍下了照片。
这就是当时叶峥嵘拍下的“水老鼠”
得到这一消息后我们都震惊了。因为这个拍摄地点其实非常靠近大城市,于是我们很快赶去那里核实情况。
初次寻找鼬科大佬
当时我们对这个物种毫无经验,只知道它们独居、夜行,和豹猫一样喜欢在石头上拉粑粑标记领地。
幸运的是,我们第一次去到现场,就发现了不少粪便和散落在石头上的鱼鳞等重要的线索,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一处有较多粪便的石头旁安装了红外相机。
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拍到了水獭的影像。
第一次拍到的水獭 ©东南荒盟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在当地做了一年多的水獭监测,逐渐揭开了水獭的部分生存现状:这片栖息地位于市区的上游,被村庄和公路包围;目前我们在12公里长的河道内都找到了水獭存在的证据。
上游的水库和支流以及下游的入海口都还需要进一步去摸透,继续发现潜在的活动区域。至于威胁,虽然当地还没有发现针对水獭的盗猎行为,但电鱼的情况时有发生。
- 下一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