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74年了,我们也不会原谅,何况日本也没有道歉

500

战争,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获得原谅

“わが国が中国国民に対して多大のご迷惑をかけたことについて、私は改めて深い反省の念を表明するものであります。”

这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首次访华时,在大会堂晚宴上发表的一句话,大意为:“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

这句话出,会场上所有中国人热情的脸立刻冷漠下来。

-1-

第二天,中日双方举行会谈时,周总理表情严肃的对田中首相说:“田中首相在昨天的晚宴上说‘添了很大的麻烦’,这只是在把水不小心溅到路边妇女裙子上道歉时才使用的词,可你却在提及中日两国不幸的过去时使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苦,用‘添了麻烦’来表达这种态度,在中国人民眼里是行不通的,反而会引起强烈的反感!”

田中首相也感觉到用词不当,解释说可能是日语与汉语的表达意思不一样,在日语中,“添麻烦”是诚心诚意地表示谢罪,并保证以后不再重犯,请求原谅的意思。如果不合适的话,这个词可以改。

500

在中日正式建交后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改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通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作为刚刚上任,即冒着被日本右翼分子要挟家人性命的危险,坚决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国内压力是很大的,他的访问团中有人甚至担心访问中国被反对人士开枪打死而提前写下遗书,可以说当时的日本首相比较有诚意了。

但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残害的人民,很难因为一句“深刻反省”就轻易原谅曾经杀害自己亲人的侵略者。

电影《紫日》中有这么一段情节,日本已经宣布投降,日本女孩秋叶子和东北人杨玉福在小河边对话:

“对不起。”

“一个对不起就完了?那么多条人命啊!”

更何况,日本还没有对我们说过对不起。

-2-

我们不是揪着伤疤不放的人,如果曾经那段痛苦的记忆不再提及,没人会一直揪着。

2001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观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谈话中表示:对遭受侵略而牺牲的中国人民感到由衷的歉意和哀悼。

但几个月后的2002年4月,小泉纯一郎就去参拜靖国神社,彻底惹怒了中国、韩国朝鲜等众多曾经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伤害的国家和人民。

首先,靖国神社是一个神社。

 

神社是日本传统神道信仰的祭祀设施,主要祭祀“天照大神”(太阳女神),除此以外还有从历史人物到各类动植物的祭祀对象,有“八百万神”之说,各种神社在日本有8万多个。

 

500

▲靖国神社门柱所用的木材,掠夺自台湾 

其次,但靖国神社不同,它一个特殊的神社,因为其祭祀对象,是军人,而且还是二战结束前由日本政府供养的“国家神社”,地位就非同一般了。靖国神社中供奉的基本都是在近代战争中死亡军人,其中90%以上都是与中国作战中死亡的,其意义不言而喻:

戊辰战争:7751

西南战争:6278

甲午战争:13619

占领台湾:1130

义和团事变:1256

日俄战争:88429

第一次世界大战:4850

济南事件:185

九一八事变:17176

抗日战争(1937—1941):191250

抗日战争(1941—1945)及太平洋战争:2133915

总数:2466532人。

500

▲靖国神社中供奉的死亡军人比例

在战争期间,靖国神社中供奉了无数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战死的亡灵,而且还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把亡灵打造成为“国家物语”“英灵”,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圣殿”——疯狂的“神风特攻队”,其出发仪式的举办地,就是靖国神社,天皇、将军、政要,也经常前去参拜,为侵略战争鼓劲打气。

500

▲靖国神社中的“游就馆”

陈列着日本侵略战争的遗物

500

▲作恶多端,还被视为英雄,无耻之极

在日本历史学者大江志乃夫所著的《靖国神社》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明治时代以后出生的日本国民,只有在靖国神社里才有机会成为国家祭祀的神灵。作为靖国神社祭祀神灵的唯一条件,是要为天皇陛下战死。至于这些人在生前是怎样的人,则一切不必追究,‘光荣战死’是成为国家祭祀的神灵的唯一条件。”

也就是说,无论之前如何罪恶昭彰,死后都可以在这里被原谅,实际上就是在鼓励日军奸淫掳掠!

500

▲甲级战犯阴魂不散,聚于靖国神社

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2月15日,盟军发布了由十三条禁令组成的《神道指令》,严格禁止所有神社进行军国主义活动,靖国神社成为“普通宗教法人”,不再有“国家神道”的地位了。

但是,作为一个象征,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强大的保守势力庇护和支持下,又逐渐恢复了特殊的宗教地位,成了日本宣扬侵略历史的“存储器”。50年代末,一些乙级、丙级战犯就开始被“合祀”了,到1978年,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也被列入其中——除了没有官方的管理,靖国神社的性质又变回去了。

500


由于靖国神社的特殊历史,这里一直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精神圣地之一。每到8月15日日本投降等特殊日子,总会有人身穿二战日军军装列队,高呼军国主义口号,日本的政要也多有参拜。

1945年8月18日,东久迩宫稔彦王在担任首相第二天就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日本宣布投降后的首次参拜。在这之后,日本共有14任首相参拜了67次,参拜次数最多的佐藤荣作(日本第61-63届首相),参拜11次,其次为中曾根康弘(第71-73届首相),参拜10次,小泉纯一郎参拜6次,任首相期间一年一次。如果算上议员和内阁大臣,参拜次数还要多得多。

2013年,日本168名议员参拜了靖国神社,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一般每年都有50-70名议员参拜,还有一个超党派的“大家一起来参拜靖国神社议员联盟”,成员约50多人,虽然在日本众议院465名议员中不占多数,但影响力不可小视,每到8月15日,必去参拜。

500

▲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其实,每次参拜之后,都会引来中朝韩等昔日受害国家的强烈谴责,但日本的政要却仍要坚持参拜,哪怕引起外交冲突,甚至经济损失也在所不惜,原因何在?

除了这些政要个人的文化和历史认识的因素,日本的政治现实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比如,日本有一个势力非常庞大的“遗族会”,由二战中死亡日军的遗属组成,号称掌握140万遗属家庭,有会员800万,1万多个支部,不少日本首相都曾是该会的会长。

500

在多数日本人普遍不关心政治的现在,这是一支积极参与政治的决定性力量。想当首相的人,无论其本人的认识如何,为了选票也得去靖国神社表示一下,如果自己就是右翼,那参拜就更是心安理得了。在此压力下,有勇气不去参拜的,只有村山富市等极少数首相。

我们不是一直揪着历史问题不放,他们一次次参拜靖国神社中的那两百多万人,给我们中国带来了至少3500万人的伤亡。他们一次次的刺痛我们的神经,揭开我们的伤疤,让我们始终难以放下。

500

就像《紫日》中的对话一样:

秋叶子:战争结束了,我也能跟大西重逢了。

杨玉福:重逢......可我和谁重逢去?

秋叶子:真像噩梦一样,总算都过去了

杨玉福:都过去了?这就过去了?就那么把人活活挑死了,你们凭什么杀人?你们凭什么到我们这来杀人!就这么一下,都过去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