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雨林的咆哮
壹
1884年5月19号,“木犀草”号游船从南安普敦起航,船上有达德利船长、史蒂芬斯、布鲁克斯,以及年仅17岁的孤儿理查德·帕克。
在7月5日,当游船行驶到好望角西北约2600公里处时,突然遇到海浪,防浪挡板被冲垮,在“木犀草”号即将沉没的时候,船员们逃上了唯一一艘救生艇。
汹涌的海浪,以及食物和淡水的短缺,都在不断挑战着船员的生存极限。在7月20号,帕克开始生病,史蒂芬斯也感到不适。船长达德利提出,要通过抽签的方式以某个人的死换取其他人的生存,布鲁克斯表示拒绝。
在25号,食物和水即将耗完,史蒂芬斯按住帕克的双腿,达德利杀死了帕克,三个人分食了他的尸体。
在7月29号,漂泊近一个月的三人被发现,获救。
最终,法庭判处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死刑,后在女王的宽赦下,将刑期减为六个月监禁。这就是著名的“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
这一案件争议的中心在于,是否应当为更多人的利益和生存而牺牲少部分人?
为了纪念理查德·帕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孟加拉虎就叫“理查德·帕克”。不过与现实不同的是,电影中派和理查德·帕克最后一起回到了大陆。
贰
1918年,卡斯特洛·布兰科加入了巴西陆军。
布兰科出生在巴西东北部的一个富裕家庭,他兼具葡萄牙血统和印第安血统,眼窝深邃,刚毅有力。
在加入陆军之后,布兰科先后在步兵团、军校、参谋学院任职。由于出色的学业和军事素养,在1936年,卢兰科被选派到法国军校进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兰科被任命为巴西远征部队第三支队上校参谋长。也正是在此时,布兰科结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若昂·古拉特。
古拉特(右)虽然长得不如布兰科(左)帅,但胜在年轻有为,他比布兰科要小22岁。
此时的古拉特刚刚获得法学博士的学位,前途一片光明。在1955年,年仅36岁的古拉特就已经成为巴西副总统。
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在1961年,他“被总统”了。
这一年8月份,刚刚上任7个月的巴西总统雅尼奥·夸德罗斯面对着上一任政府留下的通货膨胀烂摊子,果断选择了跑路。掐指一算,他在任上只出台了两项政策,一是禁止赌博,一是禁止妇女在海边穿比基尼泳衣。
听到总统辞职的消息,古拉特急了,第一时间拒绝了这一请辞要求:你跑路了,谁背这锅?
可古拉特的这一决定当即被国会立法机构否决了,夸德罗斯顺利辞职。同时,因为此时古拉特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国会安排先由下议院议长拉涅里·马兹利代任总统,直到9月份古拉特回国,才正式接任总统。
只能说,这就是命。
叁
上任之后,古拉特感念东方神秘力量的加持,迅速与苏联和中国建立起紧密的外交关系。同时,推行土地、银行和财政改革,将炼油国有化,并将石油进口由国家垄断,以此控制通货膨胀。
但对待美国,古拉特极为强硬,他拒绝投票赞成美国对古巴卡斯特罗政权实施的制裁,并通过没收外资的方式限制利润外流。
在进行改革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小兄弟布兰科。在上任总统后不久,就将布兰科提拔为陆军参谋长。
但生活总是很难和和美美。
古拉特和布兰科的观点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古拉特属于左翼阵营,而布兰科属于右翼阵营。两派的摩擦日渐升级。
被踩到尾巴的美国,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在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的授意下,中央情报局对巴西的右翼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游说。最终,布兰科同意加入“山姆兄弟”计划。
美国承诺,安排“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到里约热内卢外海演习,以此作为对古拉特政权的威慑。同时,将对军人政变的不利消息进行封锁,使军政府政权快速合法化。
在1964年3月30日,古拉特在里约热内卢发表了谴责国内右翼军人的演说。在第二天深夜,里约热内卢枪声四起,以布兰科为首的右翼军人起事,并很快控制国内局面。
古拉特见大势已去,赶忙逃亡乌拉圭,开始了流亡生活。
此时,他最恨和最羡慕的,应该就是前总统夸德罗斯了。在躲过风头之后,夸德罗斯在1982年再次进入政界,并于1986年当选为圣保罗市市长。
而古拉特,在1976年在流亡途中去世。
上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在2013年,因为怀疑当年被下毒谋杀,古拉特被开棺验尸,但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明确结果。
肆
在古拉特流亡之后,布兰科成为巴西总统。此后,巴西进入到21年的军政府统治时期。
在布兰科上台之初,他最头疼的问题便是“无地农民运动”。
在50年代以来,农民同盟(Ligas Camponesas)、无地农人运动(MASTER)组织就不断进行争取土地改革的运动。他们反抗地主的驱赶和占领土地,通过在大规模的土地边上扎营的方式抗诉,要求接管产权模糊的土地。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巴西土地的集中化,农民失地少地的现象极为严重。在1950年,有62%以农业为生的人却没有一分土地,如果加上虽有土地但土地经济价值不高的人口,这一比例将达到81%。也就是说,国内绝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大庄园主和资本家手中,农民、中产阶级,乃至小庄园主,都只有被宰的份。
在60年代初,无地农民运动更是轰轰烈烈,多次发生与政府冲突的大规模集会游行活动。
而布兰科的上台,恰恰依靠背后的大资本家和庄园主势力。
因此,在军事政变之后,布兰科迅速对无地农民运动进行了镇压,运动领袖或被杀死,或流亡海外,农运组织快速瓦解。
但迫于国内和海外压力,军政府还是出台了《土地法令》,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便是对未开发的农业区进行垦殖。
到1970年,巴西军政府开始实施全国一体化计划,引导数百万农民从东北林区和南部地区迁往中部的亚马逊流域,并将亚马逊公路两侧的土地作为垦殖区安置移民。
但是,垦殖并没有为无地农民带来土地。相反,土地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大地主不仅兼并了农民撤走所留下的东北和南部的土地,并且在农民垦荒之后,通过各种手段把垦殖过的土地也搞到手。
土地寡头和大农牧业主成为亚马逊开发的主要推力。在1965年到1981年间,军政府先后八次将中部地区的农民驱逐至亚马逊流域进行垦荒。
伴随着这一运动,亚马逊热带雨林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在1975年,被毁的热带雨林达到300万公顷,而随着内地垦殖活动的深入,短短五年间,被毁面积就达到了1250万公顷。
伍
1985年1月,巴西进行总统选举,民主阵线的候选人坦克雷多·内维斯以绝对优势战胜了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候选人保罗·马卢夫,当选为总统(但在就职的前一天,内维斯因为肠道手术并发症去世,巴西的总统不好当!)。
巴西终于结束了长达21年的军人统治。
也正是在这一年,无地农民运动(MST)重新兴起,举行了第一次正式大会。并与其他左翼政党联合起来要求总统将土地改革纳入政治议程:“我们需要将土地民主化”。
在重压之下,第一届民选政府不得不制定了“全国土地规划”,承诺在四年内安置140万个无地农民家庭。但直到1988年,这项计划也没有任何进展。
而在1996年,全国占领土地运动达到高潮,共有8万个家庭走向街头。
政府被迫低头,在卡多佐执政期间(1995—2002年),巴西政府共安置了52万个家庭。而大部分征得的土地,都来自于便宜且面积巨大的亚马逊地区。
在这一时期,巴西亚马逊雨林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陆
2002年,巴西劳工党的领袖卢拉当选为巴西总统。
在就职演说中,卢拉动情地说:“如果在我任期结束时,全体巴西人都能够吃上早餐、午饭和晚饭,我就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了。”
他没有说谎。面对国内经济的萧条,卢拉充分利用新兴市场国家的庞大需求,推动着石油、大豆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巴西以年均GDP4%的速度增长,这也是巴西近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与此同时,卢拉毫不吝啬。他推行了“零饥饿计划”、“家庭津贴计划”等社会政策,帮助最层底的穷人摆脱困境。在他卸任时,巴西有2000万人摆脱了绝对贫困,3000万人进入中产阶层。也因为此,MST运动在这一时期较为平静。土地争端暂时缓和。
但亚马逊雨林并不平静。
在2005年,美国修女斯坦在亚马逊被枪杀。据警方称,斯坦是被不满其反对雨林砍伐的庄园主杀害的。在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卢拉政府宣布禁止在820万公顷的地区砍伐树木,并建立起两个新的环境保护区。
在亚马逊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上,国际机构和巴西政府一直在焦灼地博弈。
在卢拉上任初期,随着国家农产品需求的高涨,雨林区的大牧场养殖和树木砍伐泛滥。在外界看来,这是由卢拉政府放任导致的。在2007年,英国一位保守党人甚至提出亚马逊雨林收购计划,这使得卢拉非常愤怒:“亚马逊不是待售品!”
经过多方的斡旋,在2008年,亚马逊基金委员会成立。由欧洲国家出资,与巴西政府共同合作,对雨林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
2010年,亚马逊雨林的毁林面积减至20年来最低。
柒
2018年9月6号,来自社会自由党的雅伊尔·博尔索纳罗被支持者举过肩膀,正竖起大拇指向远处支持者示意,突然被一名袭击者用刀刺伤腹部,当即坠地。
一个月后,博尔索纳罗在次轮投票中以55%的票数击败劳工党的费尔南多·阿达,当选为新一任巴西总统。这也是巴西在1985年恢复文人统治后首位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右翼总统。
博尔索纳罗能够当选,主要取决于他的竞争对手。
根据民调显示,博尔索纳罗是“最坏中的最好选择”。因为在所有的候选人中只有他没有遭到腐败指控。
巴西人民苦贪久矣。
在2003年至2018年间,卢拉、罗塞夫和特梅尔三届总统都深陷贪腐丑闻中。“巴西之子”卢拉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零10个月,首位女总统罗塞夫被弹劾罢免,继任的特梅尔也因贪腐被拘捕。
博尔索纳罗之所以不怎么讨喜,和他的大嘴有关。他毫不掩饰对黑人、女性、土著民族和同性恋群体的优越感。
在2003年,他指着一位女议员说:“我永远不会强奸你,因为你不配。”
所以,博尔索纳罗又被称为“巴西特朗普”。
捌
博尔索纳罗是布兰科的狂热崇拜者。
在1999年,担任国会议员的博尔索纳罗公然表达了对独裁军政府的怀念和欣赏,并呼吁关闭国会,射杀3万名贪污者。
在竞选宣言中,博尔索纳罗多次强调强化警察的执法,给予警方更大的执法权,并声称放松枪械管制,允许公民自由持枪。而在对待农民运动上,他将左翼的无地农民运动(MST)的“恶棍”认定为恐怖分子,声称要将他们扔进垃圾桶。
在上任之后,博尔索纳罗迅速与以最高统帅博阿斯为首的军事势力联合,在新内阁中,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是前军官身份。
他甚至直言:“我就是喜欢独裁,这个不负责任的民主制度永远解决不了这个国家的问题。”
极端而强势的博尔索纳罗在国际上也是备受争议。
在月初,博尔索纳罗因为做头发,临时取消了与法国外长勒德里安的会晤,并在脸书上直播了全过程,声称:“巴西政府发生了变化,我们过去对其他政府的顺从已经不复存在。”
玖
亚马逊雨林的大火还在燃烧。
政府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亚马逊雨林发生的火灾已超过7.4万起,同比增长84%,是自201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上周,德国撤回了对巴西雨林的捐款,挪威也宣布冻结3000万欧元的补贴,并指责巴西违背了保护雨林的承诺。
在博尔索纳罗上任以来,环境部废除了2008年成立的亚马逊基金委员会,排除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由政府进行集中管理。
同时,得到农业和矿业巨头支持的博尔索纳罗放松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默许企业在亚马逊地区进行商业开发,政府不再对非法砍伐森林的行为进行监察。除此之外,环境部也沦为农业部的下属部门,各环境执法机构的预算也被削减了2300万美元。
截止到今年7月份,亚马逊森林的砍伐面积已经达到225400公顷,比2018年同月增加278%。
面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指责和国际组织的压力,博尔索纳罗再次强调这是一种“干涉主权的殖民主义行为”。
根据独立媒体平台“开放民主”(Open Democracy)公布的泄密文件显示,博尔索纳罗政府计划策略性先占领亚马孙地区,以防止国际社会在当地开展自然保护多边项目。
但从巴西国内来看,普通民众对这场大火并没什么反应。
现在的巴西,吃饭比吸碳重要。
在2010年之后,巴西经济快速衰退。在2014年—2016年,人均GDP下降10%,失业率高达12%。迄今为止,巴西约有3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2000万失业者。
在经济萧条的同时,黑帮、毒品更是让巴西陷入泥潭。在2017年巴西的暴力死亡人数达到了63880人,这个数据相当于每天有175人死亡,每小时死亡7人,达到历史最高点。
在博尔索纳罗看来,他面临着和达德利船长船长同样的问题:是应该开发亚马逊雨林来振兴巴西经济,还是应该为整个地球环境保护雨林?
而答案,就在博尔索纳罗的竞选口号中:巴西高于一切!
相关资料:
[1]《巴西历史与现代化研究》,周世秀
[2]《巴西现代化研究》,张宝玉
[3]《前总统卢拉入狱背后的巴西反腐和法治》,澎湃新闻
[4]《亚马孙这把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地球日报
[5]《巴西军政府对内地农业的开发政策探究》,刘明
[6]《土地斗争:巴西的土地改革与社会运动》,塞尔吉奥·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