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唱主角的“8·23炮击金门”,也有空海军的一份功劳

对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军事爱好者来说,“8·23”作为金门炮战的代名词,应该是他们觉得很能代表台军战斗力和“美台同盟”关系的一件例证。照例台湾在今天进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也发布了不少纪念文章,作为“台军在这一事件中获胜”的最好证据。

500

▲ 金门炮战与更老的“海圻军舰”,共同构成了“国军”时代的“8吋巨炮”神话虽然“国军”一到台湾地区之后,公众一般情况下接触到的3年“戡乱战史”,也就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就变得异常“精炼”和“简短”——先是“国军”一口气攻占延安,然后话锋一转,就接上了金门战斗的“古宁头大捷”部分。至于中间这几年的什么“徐蚌会战”之类的,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别问为什么来台湾!问就是“假消息攻台”!

500

▲ 徐蚌会战什么的,地位肯定没有古宁头的战斗来得重要至于解放军这一侧,随着对炮击金门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这一行动的伟大战略意义也不断得到了阐述。无论是防止“台独”还是支援中东人民反侵略,都有了详尽而充足的史料支撑。不过既然作为一场实打实的炮兵交战,炮击金门除了这些重大的政治意义以外,在最初的作战筹划阶段,是有着很现实的战役战术背景的。

500

▲ 毕竟1958年的金门岛,对国民党军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前沿阵地1958年,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9年时间,但在东南沿海的对台作战环境上,形势并没有比早几年前有根本性的好转。国民党海空力量依旧凭借其优势频繁对中国大陆实施渗透和袭扰,福建上空的制空权依然没有为人民解放军完全掌握;而台军在经过逃台之后的全面整顿和恢复,到1958年前后也已经初具成效,开始认真地动“反攻大陆”的脑筋了。

500

▲ 当时台湾的地位被国民党称为“复兴基地”,其“反攻”的心态一目了然1958年7月17日,美军下令其在远东的部队进入戒备,作为协防的台军也在7月17日宣布进入戒备,并多次派出飞机对福建、广东沿海等地进行侦察,以“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作为应对,中央军委在7月18日召开的紧急战备会议上作出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空军航空部部队立即进驻福建、粤东地区,夺取福建制空权;二是电令福州军区,准备组织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

500

▲ 随着歼-5战机的量产,1958年完成换装的几支解放军部队的战斗力正处于高峰由于这两项决定是同时做出,因此在随后的解放军行动和部署上,就不难看出其中相互配合的地方。比如在空军组织入闽作战的时候,第一批参战的部队中除了5个歼击航空兵师和高炮、雷达部队之外,还有轰炸航空兵空8师的一个伊尔-28轰炸机团和当时空军的“镇军之宝”——装备图-4重型轰炸机的独4团,到8月份,空军又组织了空8师的另一个伊尔-28轰炸机团前往福建前线,同时还组织了空5师的两个米格-15团(用于对地攻击)和空31师的一个伊尔-10强击机团做好准备,随时奉命紧急调动。

500

▲ 在1958年,伊尔-28轰炸机还属于一种先进装备这些对地攻击的航空兵部队兵没有打算主动出击,但在我军对金门发起大规模炮击之后,如果国民党空军胆敢对福建展开报复性轰炸,我军的上百架轰炸机和强击机就将作为反轰炸的主力投入战斗。

500

▲ 图-4在1958年已经不算先进,但独4团的出现能说明空军对这一行动的重视7月下旬,空军航空兵第一批的5个歼击机团分别隐蔽进驻连城、汕头、漳州和龙田机场,8月上旬,海航4师10团也就是日后的“海空雄鹰团”也进驻福州机场,归空军指挥。从7月29日到8月14日,在一系列的空战中,航空兵部队在空战中击落击伤国民党美制飞机9架,有力掩护了东南沿海炮击金门的地面准备。到8月19日,已有7个歼击机团、233架战机进驻福建。此外,空军独立第2团的米格-15比斯侦察机在8月23日对大小金门进行了航空照相侦察工作,对炮击行动进行了观测。

500

▲ 福建上空夺取制空权的战斗,对炮击金门有很重要的掩护作用在空中掩护组织工作不断加强的同时,从7月18日开始,福州军区就开始组织力量,准备对金门地区的国民党守军进行炮击。由于准备工作是在军区炮兵司令部进行,因此最初接到命令向莲河与厦门地区开进,占领射击阵地并做好作战准备的是军区下属的炮兵部队。

500

▲ 这其中数量较多、威力较大的就是苏制ML-20型152毫米加榴炮对金门岛国民党守军进行打击的部队共16个炮兵营、3个炮兵连和军区炮兵仪器侦察营一部,组成莲河炮兵群。包括炮兵第13团、炮兵第17团、炮兵135团2个榴弹炮营、28军军属100毫米加农炮营、31军军属100毫米加农炮营、82师师属85毫米加农炮营、师属120毫米迫击炮营、师属122毫米榴弹炮营的1个连、83师、91师、92师、93师各自的师属85毫米加农炮营,步兵244团和245团的迫击炮连。

500

▲ 85加这样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炮,在炮击金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小金门、大担、二担岛上国民党军进行攻击的部队共17个炮兵营、3个炮兵连,组成厦门炮兵群。包括炮兵12团、炮兵37团、炮兵39团、28军军属炮兵131团2个榴弹炮营、82师、83师、91师、92师的师属榴弹炮营、92师师属120毫米迫击炮营、93师师属战防炮营和1一个85毫米加农炮连、3个山炮连。

500

▲ 被称为“战防炮”的76毫米炮也还出现在炮击金门部队的序列中除此之外,海军还动员了厦门水警区全部兵力以及其他92艘水面舰艇,协同14个海岸炮兵连和2个海军航空兵团组织了金门海面的封锁力量。目的在于阻止国民党在炮击金门的过程中对金门进行补给。陆军和空军还部署了多个高炮营组成高炮群,掩护地面炮兵和集美海堤、厦门市区。

500

▲ 在这场以炮兵和航空兵作为主角的战斗中,解放军大型水面舰艇并未出面参战在8月23日炮击战斗发起后,总参谋部又增调了炮兵28团、炮兵7团、炮兵41团8营、20军军属炮兵团122毫米加农炮营、41军军属炮兵团1个152毫米榴弹炮连和1个85毫米加农炮连、42军军属炮兵团152毫米加榴炮营、晋江军分区炮兵团一个营以及炮兵学院的2步侦察雷达参与炮击战斗,合计43个炮兵营、9个炮兵连。

500

▲ 122毫米榴弹炮则是数量上可能最多的火炮至于炮击金门本身的详细经过以及激烈的海空战斗,有关相关战史的介绍和描述可谓极为丰富,施佬再这里就不再画蛇添足详细描述了。这场从1958年8月23日开打,打打停停直到1979年1月1日才正式全面停止的炮击行动,也从此成为了台海最前线延续近20那边的一段集体记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