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台风来了!谈谈台风除名游戏背后的“阿Q”心态
从命名表中除去的台风的名字是真的不会再出现。被除去的大多数是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的名字。但是,台风、超强台风,这些恶魔依然在大洋深处游魂不散,一有机会便能卷风雨重来,为所欲为地进犯陆地。而人类只能躲在自己发明的台风命名与除名的游戏背后,玩起“阿Q”心态:除不了台风,老子还除不了给你命的名吗?想除哪个,随时就除哪个。如此“阿Q”,就免不了会造几起“冤案”出来。
一百年前,气象预报员就开始为台风命名。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性的名字,“红颜祸水”这样的偏见在东西方均不能免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1979年起,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于是又产生了两性冲突,是“男人”强悍,还是“女人”凶猛。
为了避免种种混乱,1997年底,在香港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名字,总计140个名字循环使用,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用于命名的140个名字,包括神话人物、动植物、人名、地名、星座、珠宝等。这些名字大多温柔有加,人们希望这些温柔的名字多造福人类从而少些伤害。可惜,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还能怎么办?那就来个除名呗。21世纪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被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除名的已有45个。2019年8月10日,登陆在浙江温岭的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同时被列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登陆华东的第三强台风,前两强的名字都被除了,这个“利奇马”也会被如期列入第46号除名令。对“利奇马”来说,总算是解脱了,它可以心无旁骛、逍遥自在地做回自己——一族热带水果——蛋黄果,而不用再替人无端背负罪孽深重的恶名。
2019年的8月,中国大陆酷热一片,重庆、西安、郑州以不能言说的39℃以上极高温值位列烧烤榜的前三强,堪称“烧烤三杰”。长江中下游的城市湿度大,体感温度往往超40℃,中央气象台粗略一排,武汉、南昌、长沙为体感最热的城市,封它们个三大“桑拿城”吧。
高温就擅招台风,干渴的大地也热盼台风,可能就数人类等台风的心态最复杂,不来,总想它来;来了,怕它乱来。
2019年的第11号台风“白鹿”来了,强度不大,人们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大截。
可是,自从有了命名和除名,牛马风不相及、八杆子打不着的台风莫名其妙地有了前世今生、因果轮回。看看这个初来咋到的“白鹿”吧,它的“前世”可是臭名昭著的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
(“海燕”台风云图)
众所周知,人不可能同一时间两次下河。同理,2019年的“白鹿”和2013年的“海燕”,完全是不同时间的两个不同气旋。万能的命名和除名,却可以赋予它们“一切皆有可能”的关联。
“海燕”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强热带气旋之一,登陆菲律宾前后,最大风速达到75米/秒,风力17级以上,超过了风力等级划分的最高标准(61.2米/秒),与1983年第10号台风“Forrest”和1990年第25号台风“Mike”并列为1981年以来西北太平洋上最强台风。
其实,并列也是不可能的。亚太各大气象机构对“海燕”均给出了封顶最高或有史以来最高强度,只是人类的仪器都测到“爆表”了,所以并列的只是“爆表值”。
由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了严重灾情,2014年2月10日至13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上,菲律宾提出将“海燕”除名。全体委员气愤填膺,要替菲律宾出一口气,全力支持将呼唤“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海燕”除之而后快。
“海燕”的确是做到了。据2014年4月17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事后发布的最终报告,“海燕”总共造成菲律宾6300人死亡、1062人失踪、28688人受伤……
2015年2月,在台风委员会第47次届会上,作为“海燕”名称的提供国——中国提出用“白鹿”作为“海燕”的替补名。2019年的台风“白鹿”,也是首次在西北太平洋上登场亮相,望你遵守规则,一路走好。不然,等着除名吧。
(台风受灾区的菲律宾儿童)
就有那么些台风“徒有虚名”,被公认为温顺而无公害,可是手握命名和除名大权的人类欲加之罪不患无辞。因此,台风除名案中不乏有几起“冤案”。
21世纪首起除名“冤案”就拜香港人所赐。2003年第1号热带风暴“欣欣”孱弱而友好地向“世界的尽头”——南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招了招手,一周后便消失在冬日寒冷的大洋中,默默无闻而无公害。然而,老东家香港天文台突然嫌弃“欣欣”这个名字“没有代表性”,主动提出将“欣欣”除名,以“白海豚”取而代之,于是台风委员会就准了。
前有欣欣,后有婷婷。好一对连名字都押韵的难姐难妹,造化弄人。2004年第8号台风“婷婷”也因类似的莫须有之罪而被香港天文台主动提请除名。“欣欣”“婷婷”,多好的姑娘,命名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她们除掉,留下的该是“生杀予夺”的快感。
或许,有些不能见光的心态就是如此:别人除得,为何老子除不得?毁不了别人家的店,难道还不许砸自家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