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演员的未来在哪里?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频道”
演员梅婷曾吐槽,自己并不乐意演只比自己小几岁的演员的妈。
周迅出演的《如懿传》播出后,被网友疯狂吐槽老态。
这两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娱乐圈对女演员有多苛刻,年龄稍大一点就要饰演妈妈,若是继续演少女一定会遭到诟病。
其实,像周迅这般极具天赋的女演员到了一定阶段都会受困于年龄,更不谈其他的女演员。
MON
01
女演员杨蓉参加《我就是演员》时说,自己虽然已经30+了,但仍然在角色上维持着少女人设,因为担心被淘汰,她希望影视圈多给30+、40+的女演员一些机会。
同时参加节目的女演员斓曦(代表作品《甄缳传》)的担忧是,生完孩子的两年时间内,自己就渐渐淡出了制作人的视线,没什么戏可拍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担忧和焦虑不是特例,仔细找找,我们会发现很多女演员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都遇到过这种尴尬的境地。
去年,姚晨的一段演讲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她在《星空演讲》中讲述了一个中年女演员的的尬与惑。
这个曾经的微博女王,在生完孩子后,因为身材走样也到了无戏可拍的地步。
等她准备好了整装待发的时候,她的第二个孩子又降临了。就这样,因为接连生了两个孩子,姚晨错过了好戏好导演,5年时间,一点点流逝。
就在今年的7月28日,演员海清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中也表达了类似的困惑。
海清颁完奖之后,临时将姚晨、梁静、宋佳喊上舞台,喊话马伊俐,在现场讲述了自己身为女演员的感言。
大体是说,“我们一直有一个目标,希望有机会跟优秀的团队合作,这是我们的野心,也是每个演员的野心。岁月赋予我们经验,皱纹,阅历,宽容善良,善于沟通,我们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好合作。”
海清能站出来,本身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她的这番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宋丹丹老师也曾说,35岁以后,就没人找我拍戏了。
还有女演员甚至说,过了30岁,自己就像一颗白菜,任人挑选,有人嫌你叶子老,有人嫌你不新鲜。
反观国外,英国演员凯特·温斯莱特也44岁了,海伦·米伦那样的老戏骨,也频频出现在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
凯特·温斯莱特
美国女演员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在57岁还能遇到《三个广告牌》。
55岁的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在挑战离异后寻找爱情的大龄女青年的角色。
朱丽叶·比诺什
66岁的伊莎贝尔·于佩尔被影迷们奉为女神。
伊莎贝尔·于佩尔
各大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获得者几乎没有30岁以下,而这些角色恰恰是需要阅历去支撑的。
可我们的情况是,当女演员们的从业经验有一定积累的时候,市场给她们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
MON
02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市场容不下中年女演员呢?
观众的审美尤其重要。
人们仿佛不愿意承认女演员也会长皱纹,也会老去,他们想象中的女演员永远是银幕中十八岁的模样,对一个女演员的夸奖甚至已经变成了“保养得好”,“四五十岁仍然像二十多岁”。
所以越来越多的女演员通过保持面孔的美丽来留住观众,那些渐渐流失的胶原蛋白仿佛成为了有力的控诉。
如此一来,电视剧和电影里的角色都是清一色的,努力营造少女感的女演员们,那些真正有演技的女演员们要么被淘汰,要么迎合部分观众的审美。
然后留下的永远是那些年轻或者假装年轻的人,可怕的是,这个恶循环一直在继续......
除了审美的单一外,目前的影视作品也比较单一。
女性角色的塑造普遍单一化、同质化、脸谱化。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处处“伪大女主”的戏码,这些角色剧本互换好像也毫无违和感。
其次就是平凡有力量的女性角色的缺失。在电影里,她们很少有丰满的形象,更不谈为中年女性量身定制的作品。
生活中30+以上的40岁、50岁、60岁等不同阶段的女性故事丰富多彩,各色各样,目前的影视市场却对中年女人的生活摆出一副毫不关心的姿态。
纵然有《找到你》这样的佳作,却也是翻拍自韩国。
我们的影视作品为什么不能在自身的语言文化体系中,来寻找贴近当代的、与观众有情感共鸣的中年女性故事呢?
这样的市场环境,导致很多女演员开始跨行,做起了导演、监制、制作人甚至完全转至幕后。
姚晨监制的电影《送我上青云》
那些几乎拿着顶配资源的中年女演员的职业困境都如此真实有力,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我们的观众也厌倦了这样的市场,厌倦了看“同一张脸”在电视电影里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2018年,有网友脑洞大开,臆想了一部电视剧叫《淑女的品格》,发在了微博上,网友们集中票选了陈数、曾黎、袁泉和俞飞鸿四位中年女演员为女主角。并为电视剧设想了各自的人物线、故事线。
没想到这条微博被数万网友转发,迅速发酵,还有人专门为此制作了视频,喊话影视制作人。
这足以说明,有很多观众对中年女演员还是充满期待的。就看制作人们是否能擦亮双眼,开发这一块的市场了。
MON
03
虽然女性面临着残酷的行业困境,但还是不乏努力的人在做出改变。
惠英红就是其中一个。
即将60岁的她以一番全新的姿态回到大众视野,影迷现在都亲切称呼她为“红姐”。
上世纪70年代,惠英红进入邵氏,做起了“打女”。
那时的邵氏风头仍盛,武侠片层出不穷,惠英红也成为红极一时的女星,她在80年代的风光一度无人能及。
然而9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市场开始盛行文艺片,这让打女出身的惠英红一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最难捱的时候,基本没什么戏拍。
后来她也开始无可奈何的开始演小配角,30岁出头就要演母亲,后来干脆没戏可演。
在那段低靡沉寂的时间里,惠英红甚至也曾想了却此生。家人的痛苦和难过让她开始振作。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放低自己的要求,无论角色大小,她都主动争取,电影电视剧都无所谓。
终于,2010年,出演《心魔》的惠英红再度成为影后。直至2018年,她被邀请上《我是演员》,用几分钟的演绎,就征服了观众,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章子怡也毫不吝惜地表达了对惠英红的喜爱和好感,她说:“惠英红老师在我心目中就是神。”
红姐用自己的努力与实力再次站到大众面前,带着经过岁月沉淀的美丽与智慧。
惠英红算是近几年里,在不友善的市场环境中,成功拓宽了自己戏路的人。
还有如张艾嘉这般,因为有才华,当导演的时候也给了自己一些机会去尝试不一样的角色。
在电影《相爱相亲》中,张艾嘉将镜头对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表现她们不同的情感观念。
尤其是她饰演的中年女性,不管是人到中年的困惑还是对爱情亲情的理解都一一展现,人物真实而饱满,算是少有的比较成功的中年女性角色的塑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存在感不强的女演员们,也在默默地努力着,例如《警察有约》里的梁静、伍宇娟、沈丹萍、袁泉、丁嘉丽等。
她们都在努力,希望走出这个行业困境,为观众诠释更多真实而丰富的女性形象。不管是言语还是身体力行,这些中年女演员努力的意义绝不止于演员这个行业,而是女性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