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些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岛民心态”,这是最可怜的

(一)

1950年,新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参加“美国侵略台湾案”的讨论,表达中国政府的立场。

当时窃据我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蒋介石残余集团的代表蒋廷黻亦在会上,他口口声声“代表中国”,发言时从头到尾用的却都是英语。

新中国的特派代表伍修权将军在会上痛斥蒋廷黻的行为,他说:

“我怀疑这个发言的人不是中国人,因为伟大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的语言他都不会讲。”

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我国在外交场合使用中文,是民族自信、大国自信的表现,是合乎国际交往惯例的理所当然的行为。

(二)

蒋介石集团向来以卖国为荣,败逃台湾岛后,将这个软骨病也带了过去,遗毒至今——

前段时间,“东盟+3”会议在马来西亚召开,我国代表团依惯例使用中文发言,韩国、日本代表团亦使各自国家语言发言。

马来西亚媒体在YouTube发布的会议视频下,有人用繁体中文评论道:“这种国际场合应该使用英文。”(——笔者改述,适当雅化)

看到这条评论时,我真的被气笑了。由此联想到1950年伍修权将军痛斥蒋廷黻的发言。

几十年来,在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媚美”教育和“台独”势力的“去中国化”教育轮番洗脑下,台湾很多人的心态已经完全“岛民化”了。

“岛民心态”的典型表现就是,缺乏大国气场,丧失主体性和民族自信,甘当附庸、仆从。它的同义语就是“附庸心态”。

台湾一些人意识不到自己说的语言是一个伟大国家的语言,还以为自己说的是什么不入流的语言呢。

这些人固执地认为,在国际场合说英文才代表高级。殊不知,在国际社会上自信地发出中国人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高级。

(三)

我为什么说他们“可怜”呢?

因为他们就象印度的低种姓,认定自己生来就是弱小、低贱和不洁的,把自己当作猴子,把自己的语言当作猴子的嘶叫。

这些人认为国际场合应该说英语的心理,其实就是在羞辱同样说这门语言的自己。

难怪美国人对台湾当局的予取予求,他们都照单全收。

这不就是古人说的“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吗?自轻自贱、毫无民族气节!

(四)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有权利使用自己国家、民族的语言参与国际事务,更不要说中国这样的大国了。

几十年来,由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泛滥,人们印象中的国际化就是“西方化”,似乎只有说西方国家的语言才算融入国际,否则就是自绝于国际社会。

这种心态,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成西方世界的附庸看待。

“岛民心态”并非只有居住在岛上的人才有,只要是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活在他人评价体系下的人,都有“岛民心态”。

前段时间,网上揭露“假名媛”到联合国“开会”的视频很火,这些“假名媛”应该是想展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开会”时说的也是英语。

中文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就算是花钱就能去的“假场合”“假会议”,你也完全可以说中文,但是她却选择说英文。

认为说英文有利于打造她的精英人设、杰出青年人设,放着同为联合国工作语言的中文不说,这就是典型的“岛民心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