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铭明困局,Rokid赶上AI眼镜爆发期,但小米百度阿里等入局了
当小米开始进入新领域的时候,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这个产业进入了成熟期。
2025年的雷军曾在多个场合佩戴着小米AI眼镜,给产品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度。
1999元的起售价,不仅将智能眼镜的价格打了下来,也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到了这个新品类。
小米的入局,对于智能眼镜行业来说有利有弊。
雷军和小米的巨大流量能够加速智能眼镜的普及,但是巨头的入场,对于Rokid等创业公司来说,又是强大的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小米外,百度、阿里、魅族等公司均先后进军智能眼镜市场。
相比创业公司,它们更容易规模效应,价格和产品的体验度可以短时间拉平或者超越市面主流产品。
面对着强劲的对手,Rokid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营销和传播上的劣势。
11月10日,Rokid乐奇宣布影视飓风Tim成为了其品牌代言人。
作为国内顶流的博主,Tim的代言能给Rokid带来一定的流量,但是能否大幅度提升Rokid乐奇眼镜销量,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作为智能穿戴行业的首批从业者,祝铭明2014就成立了Rokid,目前已经融资超10轮,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
在其成立的十几年时间内,Rokid可以说是经历了智能穿戴发展的全过程,也扛过了很多行业艰难节点。
此前也有很多巨头布局了该赛道,譬如字节跳动,它旗下的VR眼镜PICO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最终也草草收场。
近两年随着Meta眼镜的爆发,AR眼镜成为了消费端市场的主流。
尤其AI的发展越来越快,眼镜也成为了新的载体,这也加速了各大科技巨头的布局。
仅2025年国内就有近百款智能眼镜(AI眼镜)亮相,颇有当年智能手机混战的局面。
但是受益于场景、续航、重量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智能眼镜市场的份额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据IDC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虽然增幅巨大,同比增长116.1%,但量级尚未达到百万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I眼镜还存在着退货率高的行业难题,据VR Vision统计数据显示,抖音电商的行业平均退货水平40%-50%。
这些痛点Rokid也没有攻克,目前在社交媒体上,关于Rokid的吐槽,祝铭明也需要重视。
有用户表示光波导漏光比较厉害;其次很重!很重,官方说39g,近视眼配上镜片50g以上,非常容易下滑,然后经常莫名其妙断连;最后就是续航,开语音唤醒的情况下用俩小时。优点也有,在办公室里摸鱼效果还行,再就是拍照还行。
此外Rokid Glasses的拍照对焦速度、续航等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
当然目前很多痛点都是AI眼镜行业的共同问题,譬如小米AI眼镜,其用户的评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可以看到有小米AI眼镜用户总结出了近10处痛点,包括塑料感太严重、眼镜的app要一直运行,过段时间不运行,这眼镜就不能跟小爱对话等等。
显然Rokid Glasses的完成形态更高,但是缺失了小米和雷军的流量,产品周期内能否卖过小米AI眼镜还真的不好说。
人类已经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十几年,这期间诞生了很多伟大的科技公司,下一个时代大概率是可穿戴时代。
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已经开始了布局,譬如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等。
在众多的新产品中,智能眼镜最为火爆,也受到了资本的追捧,但是想要大规模售卖,产品的形态和价格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Rokid这种创业公司,虽然已经深耕智能眼镜赛道多年,但是随着供应链的成熟,想要和小米百度阿里等巨头产品抗衡,难度还是极大的。
其实在自动驾驶行业就曾出现过类似的案例,百度应该是国内最早布局自动驾驶的公司,前期的方案确实领先业内。
但是随着激光雷达和算力的突破,后来者反而居上,目前无论是蔚小理还是华为小米,它们汽车的智驾能力丝毫不逊于百度。
值得一提的是祝铭明在智能眼镜爆发的2025年,产品定价策略和交付上都出现了大问题。
2024年11月,Rokid Glasses发布,2499元的预售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但是2025年9月份产品正式上市时,价格却涨至3299元,同时磁吸镜框还需要额外付费99元。
这种低预售价,高发售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也很难培养重视的品牌粉丝。
在交付方面,Rokid Glasses的产能和交付逻辑都遇到了麻烦。
据悉6月底首批Rokid Glasses就开始陆续发货买,但是7月中旬还有部分先锋F码用户并未收到产品。
这种交付速度在中国科技行业确实不应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Rokid在备货和交付环节还有优化的空间。
未来三到五年内,除非电池续航和显示漏光等痛点能够得到彻底改善,否则智能眼镜依旧会是个小众赛道。
尤其是价格方面,可以看到这两年智能手表和降噪耳机等产品能够迅速爆发,低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目前的智能眼镜动辄2000元起步,这个价格还是略高,如果它的功能不能完全替代智能手机,年市场销量想要达到千万量级的难度还是极高的。
对于祝铭明来说,小米百度阿里等巨头的入局并不是坏消息,反而能够增加资本对这个产业的关注度。
2025年AR四小龙中的雷鸟创新、XREAL、影目科技均先后完成了融资,Rokid则还没有动静。
大战在即,尤其是巨头的入场,Rokid一定要在前期阶段备好粮草,否则当智能眼镜大爆发的阶段,尤其是代工厂爆单的时候,资金远比人情更重要。
在这个从“极客玩具”走向“大众消费”的关键时期,Rokid既要“破局”抢占市场先机,又要应对成长中的“困局”,这也给祝铭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前接受采访的时候,祝铭明曾表示当下也是亏钱的。等的是整体行业爆发,通过规模效应把成本降下来。
Rokid真的能等到智能眼镜的奇点时刻吗?值接Talk也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