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言论是一场政治豪赌,中日关系已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2025年11月7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抛出“台海封锁若涉及军舰与武力行动,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的言论,明确将台海安全与日本安保法中的“存亡危机事态”挂钩,暗示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冲突。

2015年,日本通过安保相关法关于“存亡危机事态”的描述是,可在日本未遭直接攻击时,只要对与日本“关系密切的他国”(例如美国)遭到武力攻击且威胁到日本的存续与国民权利的情况。

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明确表示如果出现台海危机,会出兵。连美国也一直以模糊战略来应对这类问题,高市早苗显然是有意为之。

500

10月21日,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才10天,就被中国警告。

11月1日中国发言人指出,日本领导人执意在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台湾当局人员会面,在网络社交平台高调炒作,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台独”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性质和影响恶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又过了10天,11月11日,中国第二次警告发出了。中国驻日使馆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应深刻反省战争责任,切实汲取历史教训。如今日方再提“存亡危机事态”,企图将自身绑上分裂中国的战车,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是否要重蹈覆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更加不客气,发出灵魂三问,日方领导人有关言论到底想向“台独”势力发出何种信号?是否企图挑战中方核心利益、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究竟想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

500

这是在提升事件的关注度,展现严峻的现实加大对日本的压力。

高市早苗是每隔10天就要犯贱一次,被中国警告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在日本政坛也是绝无仅有。

高市早苗为讨好特朗普,60多岁了人了还在特朗普面前欢呼雀跃,满脸谄媚,身为女性首相却被特朗普搂住肩膀。

高市早苗还与特朗普签下“不平等条约”,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项目由美国确定,这就是抢钱了。日本还将购买数万亿日元的美国货,包括2.5万亿日元的美制武器、1.2万亿日元的美国农产品,日本将增加3/4的美国大米进口,几乎翻了一倍。

500

这些都是在美国对日本商品加征15%关税的基础上,因此一些西方媒体也认为日本首位女首相沦为“日本之耻”。

可日本年轻人却认为高市早苗建立了与美国的良好关系,其支持率高达82%。感觉现在日本民众已经被美国压制得变态了,“纵你虐我千百遍,我只待你如初恋。”

既然日本人喜欢被虐,中国的大棒也来了。

8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文称:“对于那条擅闯进来的肮脏头颅,就应该毫不犹豫斩掉。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500

被虐成性的日本居然激愤起来了,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称,这是对日本的侮辱,“侮辱日本就等于宣战。”日本外务省副相则召见中国驻日大使当面抗议,并宣布将薛剑总领事作为“不受欢迎的人”。

看来日本人是喜欢被西方虐,对东方人还是张牙舞爪,还是军国主义派头。

日本人有意曲解薛剑的意思,只攻击后半句,薛剑说得很清楚,“闯进来的肮脏头颅”,你不闯进来,就没有后面的“毫不犹豫斩掉”。这就证明日本就是有要干涉中国统一的意图,被薛剑戳穿了才会恼羞成怒,那么中国坚决反制就理所当然了。

情绪化的语言就少说了,分析一下这件事的真实背景和发展趋势吧。

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政治路线的延续。作为“安倍政治遗产”的继承者,高市早苗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上持极端保守立场,过去十多年几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上任后力推防卫开支突破“GDP2%”上限,强调“预防性出击”乃日本安全政策不可或缺的选项。

其言论背后有三重政治动机:

一、巩固右翼基本盘

高市早苗领导的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的联合政府根基脆弱,维新会甚至罕见没有在政府中谋求一个职位,可见随时准备抽身走人。

500

因此高市早苗需通过对外展现强硬来赢得右翼归附,得到民众的支持。于是捡起了老套路,炒作“中国威胁论”转移视线以规避国内经济低迷、民生问题积重难返的现状。

二、讨好特朗普,迎合美国的反中立场

高市早苗将日本定位为“美国在印太的冲锋队”,通过介入台海问题换取美国对日本军事扩张的支持。

高市早苗计划在2026年提交紧急事态条款草案,此次将“台湾有事”纳入《武力攻击事态法》的适用条件,并非脱口而出,更像是蓄意安排。

500

三、在讨好了特朗普,又赢得高支持率后,高市早苗有点飘。同时错估了日本的实力,也低估了中国的愤怒。

居然对中国一再表示强硬,实在是短视,高市早苗很可能成为日本任职最短的首相。

日本立宪民主党议员对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提出批评,要求其修正以避免影响中日关系。

高市早苗回应称:假如中国试图通过武力方式对台湾施加全面控制,日本政府有可能将此类行为视作威胁国家生存的危机。可能促使日本方面考虑启动集体自卫权的行使机制。

前首相野田佳彦直接批评高市早苗的言论“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并质疑其政策是否经过政府内部充分协调。认为此类涉台表态可能破坏日本与中国的政治互信,甚至引发地区冲突风险。 

美国国际安全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美国分部”国防与军事分析高级访问研究员卡弗利指出,日本将台湾的地位视为日本安全的基础,我对此感到震惊,我对此不太明白。实际上日本不确定美国是否会全力保卫它,这就是为什么日本需要通过“惩罚威慑”来保持残余的威慑能力。

‌‌

500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力挺高市早苗。

记者询问特朗普对中日此番外交争议的看法,主持人有意引导称“你不能称他们(中国)为我们的朋友,对吧?”特朗普反击称“你也不能称美国的许多盟友是美国的朋友,他们从美国这里获得的利益,比中国从中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要更多。”

特朗普补充道,他正在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

特朗普不但没有支持,还反过来把矛头对准那些美国“盟友”,几乎是明示了自己对他们的不满。特朗普对中国的发言很谨慎远不是高市早苗那么轻率,特朗普对于台海对中方的意义还是认识很深刻的,没有掺和这一事件。

看来高市早苗一番对特朗普的谄媚付诸东流了。

高市早苗轻易将可能的台海危机“构成日本存亡危机”明确无误地表达了日本要介入的心态,这是中国红线中的红线,即便是美国说这种话中国也不会轻易放过,何况是日本。

500

这无疑对中日关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中日关系面临结构性挑战,甚至会触发系统性风险。中国对日本仅存的一点期盼也荡然无存了。

后续中日的发展走向可能是,最初,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施压,要求高市早苗收回“台湾有事”言论,并承诺不介入台海冲突。日方则可能通过“模糊表态”维持政策弹性,例如强调“对话解决分歧”,但不会实质性改变立场。

若日方继续挑衅,中方可能升级经济反制措施,同时,通过军事演习、部署先进武器等方式展示威慑能力,迫使日方改变立场。

走到这一步,大概率高市早苗已经下台了。

长期来看,中日关系可能面临两种走向:

对抗升级:若日本坚持右翼路线,中日关系可能进入“新冷战”阶段,双方在经济、军事、外交领域全面脱钩,区域安全风险上升。

妥协共存:若日本国内出现政治变动,或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可能通过“危机管控机制”缓和冲突,中日重启海洋事务磋商、扩大经济合作。

日本有一个巨大的软肋就是琉球群岛,中国从未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拥有主权‌。

500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明确规定日本的主权范围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等主要岛屿,琉球群岛并不在其中。‌

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在1971年将琉球群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认为此举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且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关于托管地居民自决的规定。‌

美国移交的也仅仅是“施政权”。

琉球群岛对于中国军舰出入太平洋影响太大了,所以让琉球群岛脱离日本的管辖是必须要做的。

中国有很多拿捏日本的办法,如与俄罗斯合作建设北方四岛,这会让日本抓狂。

高市早苗的言论是日本右翼路线的政治豪赌,中日关系的走向取决于日本的战略选择,若日方继续在台海问题上玩火,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

中日关系已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日本的误判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后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