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攻克乌克兰“第三首都”库皮扬斯克,红军城也即将拿下

9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视频显示,西部集团军正在完成对库皮扬斯克西部乌军的清剿行动。

库皮扬斯克市位于奥斯科尔河畔,距离哈尔科夫州首府哈尔科夫市85公里,是乌军部队在哈尔科夫州东部的主要防御据点。1941年,基辅被德国人占领后,乌克兰政府曾疏散到库皮扬斯克。从那时起,这座城市被称为乌克兰的第三首都。

目前,俄“西部”部队集群控制了库皮扬斯克市奥斯科尔河渡口,包围了乌军部队。俄军估计,库皮扬斯克东部的全面“解放”将在未来5天内完成。

500

俄军正穿梭在库皮扬斯克多处防护林带内,通过各式火炮攻击藏匿的乌军,俄军还使用火箭弹对城镇的目标建筑实施定点打击。

俄西部集团军第121摩托化步兵团突击队指挥官称,士气低落的乌军士兵正在哈尔科夫州大规模地投降并逃离部队,而士气高昂的俄军正加紧拿下库皮扬斯克,仅剩少量未占领的街道与建筑。

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总统泽连斯基重申他不会接受乌军在库皮扬斯克的任何撤退,也不会下达任何撤退的命令。

库皮扬斯克实在是太重要了。

8日,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向基辅提交前线局势报告称,俄军正在多个方向向乌军发动进攻。乌军试图在库皮扬斯克突破俄军包围圈,但未取得明显成果。同时,红军城和季米特洛夫也面临复杂局势,红军城几乎落入俄军控制之下,战斗目前正在为解除对季米特洛夫包围而进行。

500

俄军占领库皮扬斯克将比占领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要早,因为红军城对乌军部队的包围圈面积更大。

6日,俄国防部消息称,俄军已经在过去的24小时内控制了红军城内64栋建筑,超过在库皮扬斯克24小时拿下25栋建筑的纪录。顿涅茨克地方官员表示,乌军已经失去了离开红军城的最后机会,最后一条通道已经被完全控制,乌军只能将一小部分人员撤到季米特洛夫。

有消息称红军城内的乌军孤立无援,战斗班组甚至已经缩小到了单个士兵,乌军士兵只能够接收到他们守卫具体哪一栋建筑或者街道的信息,对战场整体态势一无所知。

俄罗斯媒体《军事观察》披露,俄军已控制红军城这座战略重镇约85%的区域,乌克兰守军被分割压缩在城北的零星地带。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仍发出“坚决不后退”的指令,要求部队“坚守到最后一刻”。

500

乌军总参谋部认为红军城内的乌军最多还能撑一周时间,但包括瑟尔斯基在内的最高指挥官没有人愿意承担下令撤军的责任。他们担忧撤军会引发整条战线的士气崩溃。

当前红军城的局势,与2023年的巴赫穆特战役惊人相似。 当时,乌军精锐力量在失守城区被大量歼灭,造成了巨大伤亡。俄罗斯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对红军城围而不攻,一年来战术性地缩小包围圈。

2025年8月,乌军在红军城的防御力量有约4万精锐部队,加上国土防御旅和国民警察部队,总兵力最多时达6万人。俄罗斯则投入了17万兵力,是自巴赫穆特战役以来规模最大的攻击。

‌乌军曾尝试向被包围的红军城东部部署特种部队,但被俄军挫败。俄军采用“围点打援”战术,不断歼灭乌军有生力量。以巷战与空袭结合,力求全歼被困乌军。

500

俄罗斯逐步缩小包围圈,从北、东、南三面把这座城围得跟铁桶似的,只留了西边一条通往波克罗夫斯克的窄路,还整天被炮火攻击。

俄军为夺取红军城,投入17万精锐部队,创新了战术体系,采取饱和轰炸与精确打击相结合的战术。每日投放3000枚FAB-500航空炸弹,配合“冰雹”火箭炮覆盖乌军阵地,使用3吨级FAB-3000重型炸弹,单次爆炸覆盖数万平方米。

无人机群持续压制乌军防空系统,摧毁12处指挥节点。

‌红军城将成为自2023年5月巴赫穆特战役以来俄罗斯占领的最大城市。战前波克罗夫斯克约有6万居民,目前仍有约1200名平民留在该市。

红军城是顿巴斯地区唯一同时控制H15公路、M04高速公路及两条铁路干线的节点城市。其铁路枢纽每日可处理200节以上货运列车,承担乌东前线70%的弹药、燃料与食品转运任务。

500

红军城是乌军整个东部战线的后勤大动脉,俄军控制该城后,乌军后勤补给线被拦腰截断,导致前线部队出现“断粮断弹”危机。乌军被迫依赖民用卡车运输,效率下降超60%,直接削弱了防御持续性。

红军城是守住中部开阔地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俄军彻底拿下,通往第聂伯河的大门就敞开了。这相当于对乌东战线实现“腰斩”,为后续向顿涅茨克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红军城不但具有战略意义,作为乌克兰钢铁工业的核心原料供应地,红军城周边煤矿提供全国70%的冶金煤,还有大型稀有焦炭矿藏,对乌克兰经济不可或缺,一旦失去乌克兰金属行业将失去50%到60% 的产能。

城内2座重型装备维修中心承担乌军40%的战车维护任务。俄军占领后,乌军工产能预计下降三成,坦克火炮等重型装备的维修周期延长至原来的3倍,将形成“有装备无保障”的恶性循环。

红军城被乌克兰视为“抵抗意志的图腾”。其陷落将引发连锁反应,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三国在欧盟内部组建“疑乌联盟”,公开反对继续军援;美国已经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对乌“爱国者”防空系统审批也已经拖延了三个月;泽连斯基紧急呼吁西方“加快援助步伐”,但国际社会对乌信心已经显著动摇。

乌军多线作战已经遭遇“死亡螺旋”,北线库尔斯克抽调4万精锐,导致南线防御空虚。

500

西方援助延迟导致“海马斯”火箭弹库存仅剩20%,欧盟对乌援助资金缺口达150亿欧元,美国国会冻结30亿美元军援,要求“战场胜利证明”,中东国家转向“中立调解”,乌外交空间被压缩。

11月9日,已经下台了的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真话了,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在俄乌即将开战之前,北约早就于内部召开了会议,会议上北约高层就商定好无论俄乌冲突打到什么程度,北约高层都绝对不会让北约卷入到俄乌冲突当中。

很清楚,欧洲方面只是让乌克兰作为炮灰,自己是绝不可能参战的。

红军城易手后,俄军将集中兵力进攻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乌军不得不收缩防线,重点保卫第聂伯河以西核心区。

红军城战役标志着俄乌战争进入“以战促谈”新阶段。俄罗斯通过军事胜利争取谈判主动权,乌克兰则面临“继续抵抗”与“接受现实”的艰难抉择。

500

未来三个月,双方将在斯拉维扬斯克展开决战,这场冲突已不仅是领土争夺,更是21世纪地缘政治秩序的重塑之战。

泽连斯基可能很后悔,战争初期与俄罗斯草拟了一份停战协议,后来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到基辅拍胸脯保证西方全力支持乌克兰夺回领土,于是泽连斯基没有签署这份协议。现在国土丢得更多了,年轻人也没了,乌克兰的国运被彻底打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