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航母入列,美国有点坐不住了!11:3的数量悬殊也扛不住电弹被中国领先

11月5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在海南三亚正式入列中国海军,隶属南部战区。

福建号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了“三航母”集群联合作战时代。

这是一支在大洋海权上强势崛起的对手。放眼全球,也似乎只有它可以与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掰掰手腕了。

福建号的入列一方面意味着解放军在印太方向上的反介入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也还能立竿见影在南中国海周边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而压制着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等域内外势力蠢蠢欲动的挑衅和搅局。

500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三航母”集群的联合作战预示着中国已经有了这种实实在在的能力。

小弟当炮灰,大哥做后盾!美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屡试不爽的这种炮舰外交,在中国大洋海权的强势崛起上也隐隐约约看到了自己霸权衰落、日薄西山的窘迫。

从这个意义上看,面对福建号的入列对南中国海周边地缘政治博弈的深远影响,美国该有点坐不住了。

一、福建号航母作战效能上的的跨代超越

从动力、航速和吨位上看,福建号航母似乎要比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逊色一点,但它的弹射技术以及对各种舰载机型的弹射效率却要比尼米兹号航母高出不少。从航母舰载机的滑跃起飞到已经十分成熟的蒸汽弹射,再到目前最先进的电磁弹射,中国实实在在超越了美国。

美国的福特号航母也用了最先进的电磁弹射,但它们的电磁弹射从弹射效率和稳定上却大大不如中国的福建号航母。因为事故频发,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叫停了这项技术在美国航母上的试验,转而采用已被它们使用的蒸汽弹射。从技术迭代上看,中国的福建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电磁弹射航母。

美国放弃电磁弹射,重回传统的蒸汽弹射,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是说不出口的苦衷。

福特号的电磁弹射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中压交流技术,电磁弹射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至今仍不能弹射它们的第五代战机。福建号的电磁弹射采用的则是相对简单的中压直流技术,成功走出了一条依靠常规动力为电磁弹射系统提供充沛电源的路子。

今年9月,福建舰成功弹射了歼-15T、第五代战机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引起了西方的震惊,没想到中国走在美国的前头,实现了航母舰载机弹射的技术革命与跨代超越。

据一些军事专家称,电磁弹射技术的加持,直接让中国航母的舰载机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它可以使歼-15T、歼-35等战斗机满油满弹从航母起飞。

此外,电磁弹射技术的加持,也还极大提升了航母舰载机的日均起降效率。比如,山东舰可以日均起降63架次左右,而福建号仅需90秒左右就可以起飞一架歼-15T战斗机,在满负荷的情况下,它一天内可以起降270至300架次。

二、中美航母数量11:3的背后

也许有人说,中国目前只现役3个航母作战集群,而美国则有11个航母作战集群,这可是11:3的力量悬殊。说中国的三航母集群就可以与美国在大洋海权上掰掰手腕了,是不是有点太玄乎了。

要知道,美国虽然有11艘航母在服役,但它们多是服役几十年的老旧航母,大多处于维修、趴窝状态。目前,能够随时投入战斗状态的航母也就4、5艘。

还有美国的航母战斗巡航的范围太大,印太、地中海、大西洋、北极,地球上几乎没有它不插足、不管辖的地方。管的地方太多了,其有限的航母力量自然也就被繁重的任务分散的所剩无几了。

从新航母的建造能力上看,美国的造船业早就被掏空了,远远没有中国现有的造船基础雄厚,它们对中国下饺子般的造船速度只能望而兴叹。

 

 

 

 

 

不过有关军事学者也指出,福建舰仍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在续航性能、战斗连续性等方面与美军的核动力航母相比还有差距。同时,中国海军在航母编队配合、舰载机飞行员素质尤其是实战能力等方面,与美军还有明显差距。

另据美国《军事观察》等媒体报道,卫星图像显示,中国的第四艘航母(004型),已经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设。据军事学者推测,004型将使用核动力,满载排水量在超过11万吨。

可想而知的是,这艘准备使用核动力的004型航母在作战效能上将有望全面超过美国最新型的福特级航母。

如果美国这艘最新型的福特号航母按照特朗普的要求放弃了它的电磁弹射,而重回传统的蒸汽弹射,那么它几乎要被中国正在建造的第四艘航母压制的抬不起头。

有人预计,044型核动力航母可能在2027年下水,2030年就能进入中国海军的现役,到那时中美航母力量的对比就不是现在这个仅能在西太与美国抗衡的样子了。

为了给美国找回一点大国的面子,《纽约时报》引述专家的话指出,中国航母在数量、作战经验和精良程度上仍落后于美国,称中国三艘航母均为常规动力,而美国11艘航母全都实现核动力。

美国《纽约时报》的这种找面子,也从另一个侧面暴露了福建号的入列以及004型的正在建造,确实让美国坐不住了,并开始焦虑它们在大洋海权上的长期把持了。

2025年11月8日论道书斋胡显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