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一次、二次大战并乌克兰大战的共性原因探析(三)

【这次乌克兰战争,似乎从很小的原因开始,但拓展成超过一个国家,殃及整个欧洲及西方,甚至外溢到其他文明的世界性战争。这就激起了我们思考一次大战、二次大战并乌克兰大战的共性原因的好奇心】

(接前)

三、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一次大战的结果是奥匈帝国死亡,德意志帝国被截肢,失去20%国土,英国和法国收益最大,美国成了世界玩家。奇怪的是,在大战结束书上签字的27个国家中,中国在,俄罗斯不在(俄走上了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决定战争赔偿的是1919年的《凡尔赛合约》。那个时候,社会主义是个非常前沿的概念, 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一大批知识分子,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社会主义思想。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英法主导的合约对德国的惩罚太重了:1320亿金马克的赔偿,约合当时9.6万吨黄金,合今天4万亿美金(即使放到今天,也不合理,美国2025年流通中现金才2.6万亿美元,黄金储备才1.8万吨)。另一核心条款是德匈不能合并,堵死了德国建立欧罗巴合众国的大门。再,德国承担一切战争责任(这就有点奇怪了,根在巴尔干呢),但招招都是要德国的命。百年看过来,英法加上后来的美国,这仨害怕的是以德国为核心统一的欧洲。但他们仨和德国加起来,却害怕的是任何以俄罗斯为主体统一的欧洲(即就是乌克兰也不行,东乌克兰有俄罗斯的影子,西乌克兰有奥匈帝国的影子,这就是乌克兰尴尬的地方)。

英国害怕德国可以理解,如果德国和奥匈帝国合一,日不落帝国就没有复兴的希望了。法国害怕德国也可以理解,波旁王朝也有法式的欧罗巴国盟梦想。但哥仨加上美国往死里整俄罗斯,不管是联盟(苏联)形式还是合众(联邦)形式,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国家做不到。

凡尔赛合约的最大毛病是它的不可执行性。1320亿金马克合9.6万吨黄金,是当时世界黄金存量的90%。另外,凡尔赛合约美国人也没有签字。威尔逊主义是反门罗主义的,美国这时的目标已经是世界霸权,不是小美洲了。再之,俄罗斯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加起来,给德国在一战后突飞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一时期,到1920年代,工业革命经300年积累,继早期纺织和制造两个行业突破后,又在建筑、机械、内燃机、材料、通信、出版、印刷,甚至在原子能等业也出现突破。更深一层,在科学技术上,欧洲大陆的维也纳学派让自然科学的整理达到了哲学综合的高度,长期难于让人捉摸的经济行为,也让奥地利学派给突破了(与维也纳学派同城)。

大陆腹部是产生哲学思想的深地,谢谢奥匈国家学派。难怪美国人引领世界100多年了,没有新哲学出现呢,割韭菜式的挖人才,不产生哲学,仅仅产生商业和短期工程专才。

一时间,欧洲大陆在科技发展上变多了世界的主流,德国是主力军。借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暴发,1934年,德国经济已经是英国的1.12倍。德国的工业制造和国民经济体系比英国强壮多了。1934年,德国政府给每一个家庭送上了一辆大众Walks wagon牌轿车。希特勒时代出现了经济奇迹,德国人在亢奋当中。

按说,休养生息完成,德国人好好发展经济就是,为什么还要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呢?主流文献的解释是,德国要争取生存空间,要军事扩张,德国人有霸权野心,德国人反犹。想起来都不怎么与前边的梳理对得上茬。有更深层的原因吗?有。那就是欧洲大陆的统一,以德国为中心,报一次大战的一箭之败仇。在走向霸权的意义上,德国和英法、俄罗斯以及美国的对抗是必然的,与意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祖地)约盟是必然的。

可惜,德人的胃口太大了,同时向欧洲很多国家开战,甚至向与他统一欧洲大陆没直接关系的英国、俄罗斯和美国同时开战(日本人也在很短时间内同时向中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印度、印尼、澳大利亚等开战,这两个国家都是闷骚式情绪人,表面上纪律端端,内心里浪漫重重)。最后输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土被一分为四。日德人笨就笨在战略思考弱智慧。

第二次大战结束了,欧洲的基本问题——以谁为核心来统一——解决了吗?没有。二次世界打完的第二年,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竞选失败,随后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威斯敏斯特学院做了演讲,为欧洲漩涡性整合力矩横闸了一道稻田条件——泛欧洲内生动力学机制的条件,人为终至了欧洲大陆的诱致性均衡收敛过程,异变为美苏一分为二式的超欧洲世界冷(今天不是也有暗灰力量让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南韩,日本和印度在民间自然人的意义上互相憎恨吗)。

德国作为欧洲中心地带国家与外围国家的冲撞变成了北约与苏联俄罗斯的冲撞。第三次世界性角力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再来。丘吉尔的英国是那只扇翅膀的蝴蝶。这,就是乌克兰战争的根因所在。

(待)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