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终于把自己开盒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破鼓万人捶。

  捶得最投入最兴奋的一个,大概是——

  前香港电影金牌制片、经纪人,如今和王晶力争港圈爆料第一人、左手婆媳八卦右手豪门秘辛的,你的香港富婆圈演艺圈最亲人脉,张兰看着都会眼红的。

  向太。

  关于“王家卫事件”她在短视频里火力全开:

  王家卫的戏投资商基本都亏钱的。

  没有张叔平他啥都不是。

  我真的发过誓,我绝对不会用这个人。

500

  可惜,网友们这次好像不太买她的账了,结合最近她连爆张国荣去世秘辛、何超莲窦骁婚变,大家仿佛都觉得“吃相好像有点难评”。

500

  其实不难评。

  Sir不信你没看过《食神》——

  “咖喱鱼丸既没有鱼味又没有咖喱味,失败!”

  “萝卜没挑过筋太多,失败!猪皮煮得太烂没咬头,失败!猪血一夹就散,失败!”

  “最惨的就是大肠了,里面没洗干净还有坨屎,你有没有搞错啊!””

500

  这个完全不会做饭的史蒂芬,此刻干的和之前众星捧月时干的别无二致:

  招摇撞骗嘛。

  不过豪门神话破灭了,时代红利过期了,整个大环境也跟着下行了。

  豪门从写字楼天台下凡到庙街路边摊。

  眼下为数不多的创收手段,便是以虚张声势的方式,啃食自己的剩余价值——

  “哎,给个面子嘛,怎么说我也是食神啊。”

  今天也烦请诸位给向太一个面子,别动不动就蹭流量、搬弄是非、吃相难看。

  咱向太如此这般,明明也是一个励志故事啊。

  01

  豪门大多低调,想发财一般都闷声,能出来吵吵嚷嚷的,大概分两种情况:

  飘了。

  急了。

  更极端的是——

  本来飘着的人,现在有点急了......

  向太作为豪门太太,如此不辞辛苦地发挥余热也都是这几年的事。

  最早都是自家隐私,三天两头,你就能在热搜上看到郭碧婷和向佐的婚姻状况:

  郭碧婷生二胎、向太奖励了一套别墅;郭碧婷向佐疑似婚变;向太说郭碧婷像从前的自己……

  不遮不掩充分挖掘,像短剧一样更新着。

  自家的事不够用了,亲家的事也能拿来作为选题,说人家父亲时日无多。

500

  但亲家呢?

  是不咋想接这波流量的。

  老爷子还得自己出来否认:没那么惨。

500

  从前那套女星拜金嫁豪门的叙事,没想到,如今“吸血”的双方,完全反了过来,老丈杆子不能幸免。

  所以,对儿子也没手软。

  自己儿子黑历史?

  都怪我啊,是我把他养废了......

500

  在自贩豪门秘辛的赛道中,只会对着儿媳妇开火的张兰是明显追不上前辈的,无论是更新速度还是选题类型,向太陈岚的唯一竞争对手或许只有短剧,但人“玩的就是真实”。

  咱不知道她生物学上的家人们是怎么想的。

  但对直播间的家人们,老人家仿佛已经尽可能地,表现得不遮不掩、光明磊落。

  除了自家的事。

  还有整个风起云涌的香港电影名人堂。

  从前,你可能听到过很多向太“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美谈:勇救梅艳芳、接济刘德华、收张柏芝为义女……

  是个“港圈教母”。

  而如今呢?

  在各个切片里,看到的大多是第一人称口述的八卦杂志:

  总是提到张柏芝和谢霆锋的恋情,刘德华的八卦......

  甚至还能沾点灵异元素:

  说张国荣逝世之前给自己打的一通电话另有所指:

  抑郁?

  其实可能有“脏东西”......

500

  一种浸润香港八卦杂志多年的复古叙事套路,也像你小时候看的地摊文学:干货不用太多、扯淡可以放肆,只要封面和标题能唬得住人。

  凭啥唬得住?

  “怎么说我也是向太啊。”

500

  尽管在“港圈大佬”的身份标签前,要不要加一个“前”字是存在争议的,但这个头衔也足以给那些八卦小报式的故事,作为包装纸——

  这,可都是内部消息。

  所以,尽管这些消息人物模糊、关键模糊,大多无关紧要、无伤大雅。

  但零成本,传播还快。

  根本不怕有人来告,我不编名字不就完了——

  有女星为上位走捷径,某女星因为抠了向华强的手掌心被向太封杀……何超莲和窦骁的婚变传闻,也是她爆料“某位富家女与男演员正在闹离婚”。

500

  之后事情闹大了,那边也是豪门,于是这边连夜各平台删除多条相关视频。

  堪称人形自走小报。

  这条赛道的另一位凤雏你也熟:

  王晶。

500

  这样的吃瓜,才是真正的预制菜,明明都是网上搜得到看得到的陈年往事,但被这些港圈大佬回锅一热:过期的八卦,锅气都给你炒出来了。

  就像这次向太点评王家卫。

  有啥实质性内容吗?

  她说“不会再和王家卫合作”。

  实际上,旗下影视公司历史上就很少涉及艺术片的投资,况且近年商业片这边也非常惨淡:

  香港电影市场整体持续走低,“中国星”集团影视业务亏损,去年投资的电影《门前宝地》票房仅250万。

  收入靠啥?

  “上链接!”

  带货才是大头。

  直播、综艺、带货、卖课。

500

500

500

  当初拍电影搞文化,咱老向家搞的是文化搭台、江湖唱戏,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我也可以谈”;如今在短视频流量算法的世界里,活到老学到老依旧是向家人的韧性。

  更何况,从钻研票房到迎合网友情绪。

  人家可是降维打击啊。

500

  剩下来的这点价值,必须发挥余热!

  香港电影不行了,甚至你们都传向家不行了,但香港向太依旧用行动证明,她还能撑起家业的半壁江山。

  不热血吗?

  佘太君啊。

  02

  老钱有老钱的觉悟,向太的种种操作也给这帮前创业大佬转型自媒体做出了一个技巧示范:

  即便下沉到底。

  也要保持着自己豪门的身价。

  其他的港圈豪门女星出来卖货,总会谨慎挑选赛道,比如章小蕙,她利用自己的文艺积累,讲述每个产品的故事,挖掘背后的“血统”。

500

  而向太的直播呢?

  尽管一开始都卖的廉价商品,她自己也并不卖力介绍、使用示范,一副很嫌弃的样子,只是等着销量手到擒来。

500

  但反响不好。

  很多观众看了都开嘲:“只是坐在那里的话,那我凭什么为你买单?”

500

  变现方式敷衍,但韧性犹在,她事后回应说:一次直播就赚了20亿。

  真的面对质疑?

  嘿嘿嘿,开玩笑的。

  没想到.....大家看过听过就好

  千万不要相信网络谣言

500

  很显然,向太对自己的基本盘有着明确认识:来自经济上行时期的豪门气场,以及身为成功者的成功价值观。

  尽管这些价值观都有一股中国刚刚加入WTO的味道。

500

  比如:怎样做一个好女人?

  老公在家招妓可以,但是要记得提醒他买套;

500

  学会查对象的手机。

  看看是哪个狐狸精勾引我老公。

500

  怎么能不算一种潮流呢?

  如今还把豪门成功学当做方法论的大概率病得不轻,但真正懂品鉴的人会发现:它早已变成了一种复古美学。

  就像王晶。

  短视频里,他仍然会顶着如今政治正确的炮火,带着一位衣着清凉的性感女秘书。

500

  有人骂这是狗改不了那啥。

  冤。

  其实是演,是服务。

  演他的时代没有过去而你的也是,其本质上是种蒸汽波美学,贩卖一种已经定型、且日益狭窄的集体记忆。

  向太的直播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有一批受众依然对那个“香港豪门”的旧梦有好奇心。

  而她以向下砸的身姿,终将会给一些人向上升的体验——

  真好,只用下单。

  我们都是家人了,是同一个闺蜜圈。

500

  思路其实一直很清晰:

  她卖货敷衍,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受众的“向下社交”。

  哪怕是卖拍1发97的卫生纸也不能热情。

  因为热情王冠会掉。

  利用自身的高阶层身份“降维”吸引普通用户,她知道你们要的不是货,而是这个“窥视”的过程。

  你以为她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你以为她只是坠落。

  那是你没看懂她的努力滑翔。

  03

  事实上该祛魅的早祛魅了。

  时间和流量,是如今权威降维的最残酷筛选机制。

  那些曾经的“老钱”,从前用神秘感和夸口的人设塑造自己的体面,而现在到了想从你口袋中拿钱的时候,连脸皮都能剥下来。

500

500

  △ 从前用“超长悍马”自我炒作的杨子,也站在了直播带货的第一线

  和向太同样,以豪门母亲的标签进行韭菜生意的,还有张兰。

  她俩身上,几乎是南北两种豪门的末路狂欢。

  她们都是强势母亲,都为儿子“代言”,都深谙流量之道。

  不同的是,张兰贩卖的是“韧性创业”的叙事,她的背景是内地改革开放的草莽商业史。

  而向太贩卖的是“香港豪门”的遗产。

  而这些过往的神话,都成了如今消解自身的景观。

  当我们再看见熟悉的他们,是在卖月饼翻车的直播间,热门景区里演自己的经典角色,各种卖课和养身品牌的主理人。

500

500

  这或许是历史的垃圾时间,但仍不是努力的垃圾时间。

  当创造停滞,就只能靠分解过去的荣光来维持生计。

  不是没有挣扎。

  向佐饰演的《门前宝地》,故事陈旧,票房亏损,活脱脱一群人给少爷做的自嗨武打片,门可罗雀。

500

  虽然镀金失败。

  但它养活了年度大梗啊。

  曾经那么桀骜不驯的少爷,如今照样得要配合玩梗。

500

  △ 向佐连麦张大大时主动玩梗

  甚至听劝过了头。

  网友说想看“泥塑向佐”,他就真穿成了女装大佬。

  虽然说不是那么油腻了,但也并没有对观众视力很友好啊……

500

  世界在下沉,俺们在狂欢。

  史蒂芬周怎么翻身的?

  你可能会说:撒尿牛丸。

  一个关键你可能忘了品,做罐头。

  把“死”变成了“掂”。

  可他一开始最看不上的就是这笔生意,不愿合作,甚至是他摔下去的原因——

  他本来就不是真正的商人。

500

  但这是翻身的真正原因?

  其实不是。

  他成了,是因为他再也不提自己是食神。

  可惜了。

  这一点可能对向太来说,应该很难。

  向太永远是向太,因为她是真正的商人。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