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协同聚变,看新紫光如何奔跑在AI主航道上
「 未来,是一个"万物皆可AI"的智能世界,我们正置身于一场由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产业革命之中。」
人工智能的浪潮不再满足于单点的技术突破,而是席卷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创新模式从"裂变"走向"聚变",引发从技术架构到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站在万物智联的时代拐点,领军企业的角色已然重新定义:唯有从技术的引领者,蜕变为生态的赋能者,方能激活全局。

完成战略重整的新紫光集团,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它通过重塑业务架构与协同模式,构建了完整的智能科技产业生态,其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正在持续释放,为全球智能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
完成战略重整的新紫光集团,率先洞察到智能时代竞争的本质变化,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重构。集团一改过去"大而全"的扩张模式,转向"精而强"的战略聚焦,将业务梳理为八大核心板块:移动通信、存储、汽车电子与智能芯片、材料与器件、高可靠芯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信创与云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
这套全新的架构并非简单的业务归类,而是以"万物AI+"的未来趋势为中枢,精心编织的一张覆盖全产业链条的智能科技产业网。这张产业网的每个节点都肩负着明确的战略使命,共同构成了赋能智能时代的全栈能力。
在智能计算的底层,芯片发挥着基石作用。
新紫光集团通过紫光国微、紫光展锐、紫光同芯、紫光同创等企业,在芯片+AI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
作为新紫光体系A股双子星的紫光国微,具有完整的芯片产品矩阵,仅高可靠产品货架就超过800个品种,覆盖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与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并在近年在传统业务基础上拓展了商业航天等新的应用场景。
从财务表现来看,紫光国微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最近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04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为12.63亿元,同比增长25.0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63亿元,同比增长32.34%。
在端侧AI上,紫光展锐也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UNISOC端侧AI平台化解决方案,可实现更优性能、更低功耗、更灵活配置的端到端AI平台交付。技术表现上,展锐的异构分布式AI解决方案,支持从1T至100T的算力灵活配置,适配不同参数量模型,支持业界不同规格的大语言模型实时并发,助力"万物AI+"。
紫光展锐的市场表现也让行业人士看好。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2025年9月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机SoC市场份额报告显示,2025第二季度紫光展锐全球市占率为13%,位列第四。积极的市场占有,也为其万物AI+的雄心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在AI+存储方面,行业领先的紫光国芯的SeDRAM®产品技术方案如今已发展至第四代,可为AI算力芯片提供超大带宽、超低功耗的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同时,近年来公司更为物联网设备、穿戴电子及端侧AI产品打造了低功耗PSRAM芯片产品线,助力不同终端产品在AI时代实现高性能表现。
而在对AI价值日益凸显的可编程芯片领域,新紫光则通过紫光同创实现布局。目前,紫光同创已发布国内首款基于FinFET工艺的自主5000万门级量产FPGA产品,可满足通信、图像视频、医疗、测试测量等领域应用需求,填补了国内中高端FPGA产业化空白。
支撑AI应用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智算与云计算的能力。
集团旗下的明星企业新华三,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智算解决方案。其中,高性能800G AI智算交换机H3C S9828-128EP配合业界领先的102.4T超高性能交换芯片,提供多达128个800G OSFP全速端口,在性能、时延、能效与运维等方面实现全面跃升。同时,新华三完成了UniPoD S80000超节点产品在多个大型项目的集群化部署,并着手研发及落地更大规模的千卡级超节点产品。此外,新华三持续投入光互联技术研发,推动硅光CPO和NPO技术产品规模化商用,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此外,作为集团云服务核心载体的紫光云,也通过"紫鸾6.0"平台实现了"普惠的智算、极致的型变、贴身的定制"三大理念。该平台不仅提供云上三算合一的高性能智算中心(通算+智算+HPC),更面向芯片设计行业推出了专属的"芯片云"解决方案,帮助芯片设计企业实现算力分钟级扩展,大幅降低创新门槛。
根据IDC等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推高算力需求,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 EFLOPS,较2024年增长43%。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新紫光的创新布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技术突破和生态协同,新紫光正在为这一增长趋势提供有力支撑。
在技术突围的同时,如何让AI为千行百业赋能更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杭州城市大脑3.0建设中,新华三支撑的"城市大脑GPT"应用,就成为AI赋能城市治理的标杆案例。新华三还进一步创新推出的"图灵小镇"模式,破解算力中心"建而不用"的行业难题。这一模式通过"建设、生态、运营、赋能"到"销售、服务"的完整商业闭环,已在杭州、郑州、咸阳、马鞍山等地陆续成功落地。据统计,仅杭州图灵小镇就吸引了1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30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驻,这些公司在此进行千亿级参数的大模型训练,推动着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
技术不断跃迁,也带来了市场的积极回应。在紫光股份最新公布的财报中显示。新华三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96.23亿元,同比增长48.07%;其中,国内政企业务收入达到515.02亿元,以62.55%的增速夯实了发展根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国际业务更是表现亮眼,收入34.78亿元,同比增长83.99%。在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的背景下,新华三前三季度仍实现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增长14.75%,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兼顾了盈利能力提升。

新华三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带动了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财报显示,紫光股份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3.22亿元,同比增长31.41%。而在本轮财报发布之前,多家评级机构也在持续看好紫光股份表现。10月13日,海通国际对紫光股份发布研报更新,维持紫光股份“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上调至33.21元。在研报中,海通国际进一步指出,互联网行业需求旺盛带动公司季度收入加速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纵观新紫光集团的业务布局,可发掘出其极强的系统性和前瞻性。新紫光已不再是各个业务单元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以AI为灵魂、以协同为血脉的有机生态系统。这种垂直整合的闭环布局,不仅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栈式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更在本质上契合了智能化时代产业竞争从单点技术比拼转向生态系统较量的核心规律,为其在未来的长期竞争中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
【结语】
在智能时代,单项冠军或许可以赢得赛点,但只有生态冠军才有机会定义赛场。
新紫光集团如今正作为一支完整的"AI集团军",以"产业共同体"形态协同聚变,打通了从芯片、存储、网络到云计算、端侧应用的完整价值链。这种"集团军"式的作战模式,使得技术、市场与制造资源得以高效共振,激发出强大的创新裂变和能量聚变,为整个产业的跃迁注入了强劲的动能与未来期待。



懂懂笔记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