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养清远鸡,天农集团要IPO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近日广东天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农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主板上市,招商证券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素有“鸡中之王”之称,清远鸡因肉质紧实、风味浓郁而闻名。曾经清远鸡群退化严重,张正芬夫妇辞任企业高管,通过种系繁育打造出一支清远鸡“军团”,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清远鸡供应商,一年出栏超3200万只。

“无鸡不成宴”,鸡肉可谓广东人的心头好,原本汲汲无名的岭南清远,也因一只国宴鸡闻名遐迩。

女博士带队

把清远鸡做上市了

这是一个夫妻联手创业的故事。

1963年出生于重庆,张正芬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多所高校任教。1994年,她离开佛山科技学院,前往当时最大的家禽企业温氏集团任技术总监,一干就是10年。

“读研究生时,同学们叫我‘养鸡西施’。”张正芬在一次演讲中分享。彼时她白天养鸡,晚上到实验室做鸡的营养检测分析,甚至假期也在打工养鸡。在她的观察中,农户养鸡难在技术,更难在市场信心。

期间,张正芬发现国内家禽市场空间巨大,但大多以快中速的肉鸡为主,优质地方土鸡却很少得到产业化经营,清远鸡就是一例——由于生长慢、成本高,几乎没有企业愿意规模化养殖清远鸡。

张正芬捕捉到市场机遇,于2003年辞去高管职位,与丈夫肖文清一起创立广东天农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毕业于中国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肖文清同样有大学任教和企业高管的经历。

彼时的清远鸡仍处于小农养殖方式,种源退化十分严重。张正芬夫妇与当地政府沟通后,接过仅有的几千只原种鸡,通过提纯复壮等方法进行种源保护,建立起包括原种、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良种繁育体系。

相比于普通肉鸡,这里的“鸡生”堪称豪华——选用谷物食粮、给足运动场地,清远鸡可以食果实、啄虫蚁、饮山泉。通过长天龄山地放养,鸡群更具野性,肉质的纤维比也较高。

2005年,天农集团升级品牌“凤中皇”,次年开始实施“公司+基地+家庭农场”的生态养殖模式,规模迅速扩大,产品走出珠三角和华南,销往北京、华东、西北等各大城市和地区。

此后,公司开始涉足养猪业务,从重庆荣昌开始,创立日泉农牧等多家养猪公司。2019年,以“天农-日泉”为核心的养鸡、养猪两大板块成功合并,迄今开出了256家生猪家庭农场。

成立至今,天农集团曾经有过八轮融资,引入了IDG资本、上海清泉投资、天津顺心、广东广垦、贵州中垦等股东,但其中大部分已经退出。在2025年8月的最后一轮融资中,公司投后估值约为56亿元。

3200万只清远鸡

跑出一个IPO

在招股书中,天农集团将自己定义为肉类及肉制品提供商,构建起覆盖育种、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至品牌营销的垂直一体化运营体系。

与之相应,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清远鸡、生猪及相关肉制品,包括整只生鲜鸡、分割鸡肉、半成品及熟食品,主要以自有品牌“天农”和“凤中皇”来销售。

500

历经二十余年,天农集团打造出一支清远鸡“军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出栏量计算,公司清远鸡市场份额为59.3%,达到3270万只,超过业内其他竞争对手总和,在广东省黄羽肉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公司业绩波动较大,2022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9.52亿元、35.96亿元、47.7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6.69亿元和8.90亿元。

渠道方面,经销渠道为天农集团的业务支柱,2024年占比近80%;直销渠道近年来占比有所上升,包括连锁超市、餐饮、食品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及新零售渠道等。

从各个维度来看,天农集团养猪都比养鸡更赚钱。

首先在收入占比上,2022年至2024年,公司生猪产品分别贡献了65.5%、61.6%、67.1%的收入,同期清远鸡及其他土鸡的收入占比仅分别为25.6%、27.6%和22.4%,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20.7%。

500

其次,近三年公司鸡肉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6%、0.7%和16.4%,生猪产品的毛利率则分别为21.1%、0.4%和20.6%,整体高于前者且普通年份波动相对较小。

原因在于,生猪单价和杠杆更高,加上规模优势摊薄了成本,毛利自带较高基数。相反,养鸡属于“短平快”的生意,此外不定期的禽流感和活禽管制,使鸡肉承受单向风险。

因此,天农集团在招股书中提到,受“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及固有不可预测性”的重大影响,包括原材料成本增加、禽类疫病、政策限制等因素,可能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收入及盈利能力。

一只鸡撑起一座城

广东人有多爱吃鸡?

所谓“无鸡不成宴”,做法更是研究到了极致: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桑拿鸡……人们戏称,“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广东”。

从惠州的胡须鸡、中山的石歧鸡到茂名信宜的怀乡鸡,还有湛江白切鸡,五花八门的品种满足了饕餮的味蕾,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清远鸡。

清远鸡,也称清远麻鸡,因外形“一楔、二细、三麻身”而得名。由于肉质紧实、风味浓郁,早在宋朝就已备受推崇,民国时期远销中国香港等地,还曾登上过国宴餐桌,成为“中国十大名鸡”之首。

“鸡有鸡味”,这是广东人对一只鸡的最大褒奖。清远“鸡味”何处来?从自然环境说起。

坐落于岭南深处,清远市地处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的结合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丘陵山岗甚多,肥沃的土地上青竹满园,成为家禽的天然繁育地。

养一只清远鸡并非易事——须在山林间自然放养、只喂五谷,以虫鱼虾螺为天然饵料,每日“走地”约19000步,养足130天,才能练就一身紧实肌肉。

于是我们看到,这座群山环绕的小城,渐渐形成集育种、养殖、屠宰、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划分出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英德市四块合格养殖区域,只有在这里按饲养标准养殖的鸡,才有资格称为清远鸡。

上世纪90年代,一些养殖户为了更快牟利,大量饲养速成鸡,或将清远鸡与其他鸡种杂交提升产量,导致鸡群血统混杂,成活率仅有50%,每只鸡年产蛋不足60枚。

后经历企业接手,育种团队介入,清远鸡逐渐恢复了活力。2024年,清远市的清远鸡综合产值达111.96亿元,同比增长26.3%,跨越百亿产值大关,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

“民以食为天”,这方土地还在给食客带来惊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