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游戏人事变动背后,隐藏着一个外界看不到的变革逻辑

2025年,网易游戏人事更迭的消息不断,静水流深。从10月《率土之滨》《世界之外》制作人离职,到早前《阴阳师》制作人、天下事业部负责人请辞,游戏“老将”的退场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网易游戏正在推进的一场为计长远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核心基调,体现在网易CEO丁磊近期的一次内部表态上。据消息人士透露,丁磊在游戏高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已有的长青游戏项目,要专注;对有确定性的新长青项目,要下重注。

这并非丁磊第一次谈及游戏业务的调整思路。今年2月,丁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回答过调整部分游戏工作室的原因——一款游戏的开发周期,往往需要三年甚至更长。如果发现项目不能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公司需要积极果断“踩刹车”;但如果项目质量和效率都非常好,就能获得更多资源投入。

换言之,网易此次的调整并非单纯的人员汰换,而是一次战略聚焦和资源重构。这其中的关键词,就是“长青”。

500

一场围绕“长青”的筛选

10月22日,网易互娱第十事业部负责人李凯明发布内部信,称因个人职业规划决定离职。他还在朋友圈直接回应了“卸磨杀驴”的说法,“我是自己要创业,我早就提离职了”。

500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天下事业部负责人劭赟、阴阳师事业部负责人金韬宣布离职,担任《世界之外》制作人的璇子也于10月离职。

仔细盘点几位制作人管理的团队,能够发现有着相似的问题:团队的管理方向与公司的长青、确定性战略步调不一致。老产品不够专注精进,未能更好满足用户需要;新增立项又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欠缺长青潜力。

今年7月,第十事业部开发4年的单机项目《万民长歌:三国》宣布停止开发,另一款二次元游戏《四方域之诗》也在拿到版号的情况下被砍。金韬也曾在内部信中坦言,因为将精力放在《阴阳师》IP续作,“忽略了运营产品的监管。”知情人士称,《阴阳师》在2024年确实遭遇过不小的数据下滑。

相较之下,一些较早调整的产品,已经跑出新增速。2024年,堪称网易顶梁柱的 《梦幻西游》宣布调整玩法规则,彼时不乏唱衰。一年后,《梦幻西游》电脑版同时在线315万,创下运营22年历史新高,手游季度收入更是再创新高。一位相关人士透露,内部对《梦幻西游》的评价是“很牛很牛很牛”,不少员工都在计划增持网易股票。

500500

在不确定中找确定

网易此时强化“长青战略”,或许和游戏行业“马太效应”正在加剧有一定关系,作为游戏大厂,更需要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抓住极少数确定的机会。

根据伽马数据报告,2025年上半年,新游戏在流水TOP100游戏榜单中仅占5.2% ,新品突围异常困难。头部产品不仅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其生命力和运营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数据显示,2024年流水TOP100游戏产品的平均运营时长已达7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持续产出、稳定运营的“长青”产品矩阵已经成为大厂竞争的焦点。

那么网易衡量确定性长青的标准是什么?从网易近期的一些对外内容和电话会描述,可以总结出大概3个标准——符合时代的产品、目标清晰的团队以及具备长期价值的运营框架。最终目标,是打造能经受市场长期考验的支柱型产品。

围绕这一目标,网易的动作分为两条主线:

新品层面,集中精力办大事,对确定性高的爆款下重注,对不确定性强的项目保持谨慎。例如《无限大》尝试都市开放世界新解法,《遗忘之海》强化美术风格化表达,《归唐》则探索大厂单机路径,均体现出网易对“未来式长青”的布局。

500

存量产品层面,以“立项心态”做长青运营,通过更换制作人、优化体验、迭代内容,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这一点同样体现在负责人离开的项目上。在金韬离职前后,Zen事业部更名为阴阳师事业部,目的便是让团队重新匹配公司的长青战略,将资源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一位网易制作人将这种调整形容为不破不立:要抱着立下军令状、改不好就索性被开除的决心,才能让产品成为足够健康的长青项目。项目如此,公司也如此。

目前看来,无论是产品表现,还是财务数据,网易游戏的调整如今均已初见成效。

就在前不久,《燕云十六声》宣布其用户量已突破4000万,这个产品作为一个多端互通游戏,已多次跃入App Store畅销榜前十。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燕云十六声》远超管理层预期,内部评价是“相当争气”,被公司视为新一代长青项目。

500

网易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超出预期。前后上线的《七日世界》与《漫威争锋》均跻身Steam全球畅销榜的前列。在谈到《漫威争锋》时,丁磊明确表示,这个项目要成为至少经营十年的常青树。

那些已上线的产品,网易则通过持续的内容更新和运营优化,不断延长其生命周期。比如,不断在内容生态发力的《第五人格》,近两三年一直保持增长,多次进入iOS畅销榜Top10;而《蛋仔派对》则在丁磊下场亲自调整后,成功切入年轻用户市场, 数据明显回暖,今年三周年活动登上iOS畅销榜第五。

资本市场同样对网易这一阶段的战略聚焦给出了积极反馈。今年以来,网易股价屡创新高,市值较年初增长超80%,接近翻倍。据第二季度财报披露,网易净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9.4%;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3.7%;递延收入同比增长24.6%,达170亿元,增速为三年来最高。

500

穿越周期的长青哲学

网易本身就是以“长期主义”见长的一家公司,所以近期游戏业务一系列的调整,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公司基因所决定的。

“一家公司可以击败竞争对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它每天都在自问:‘我要如何自我改进,使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这是二十多年前,丁磊在最艰难的时刻,读完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的感悟。《基业长青》提到,伟大的公司并非依赖于某个天才领袖或一时风口,而是依靠能够自我进化、具备强大机制和文化的组织。

500

过去28年,网易依靠不断进化、有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张弛有度的调整,成功穿越多次周期。

2000 年初,门户网站赛道竞争白热化,网游却是一个新机会。彼时,投资人并不看好网易做游戏,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商业潜力和赢利点。丁磊看好游戏业务,顶住外界压力,挨个找员工谈话做工作,随后推出的《大话西游2》《梦幻西游》爆火全国,不仅印证了他的判断,也奠定了网易游戏20年的发展根基。

到了手游市场爆发初期,行业忙着抢代理,网易却看上去“慢半拍”,没有第一批跟进。丁磊甚至曾在2012年表态: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尚不明晰,这一表态引发外界对于网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布局的担忧。但后来,网易在不断思考摸索中,找到了明晰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这时候被外界公认保守的网易,激进地启动了70个精品手游项目的自研立项,不仅推出了《梦幻西游》手游、《阴阳师》等现象级产品,更是在行业内率先建立起成熟的手游研发体系。

在消费升级尚未退潮之际,网易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抉择。2019年,网易宣布推进聚焦战略,以20亿美元向阿里巴巴出售主打自营模式的跨境电商平台考拉,重新将资源集中在游戏等核业务领域。这一次“断舍离”在多年之后,再一次被认为是明智的抉择。

进入2020 年,游戏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网易游戏依赖传统MMO” 、“靠两个西游打天下”的声音再起。随后,《蛋仔派对》撕开休闲竞技赛道,用户数突破5亿,实现了网易在游戏大DAU赛道的历史性突破。多人竞技游戏《永劫无间》面向全球发行,用户数突破4000万,成功将中国武学“打”向海外。

作为一家长青公司,网易在28年的发展过程中屡次调整,屡次后发先至。成功一两次,可能是运气使然。但跨越多个周期,离不开战略方向、资源取舍上的高层决断力,以及一个能够迅速落地调整、拿到结果的强韧组织体系。

对于当下的网易而言,近期的人事流动,也是长青路上的又一次调整蓄力。至于成果,相信在未来2-3年内,网易会交上自己的答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