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爸妈还糊弄我说:你使劲长,等你脚比你姐姐大了就让她穿你的鞋

【本文来自《88年到92年,前三年大学每个月生活费30+到40+,最后一年50》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无欲则刚1
  • 91入学,95毕业,在杭州,大四的生活费几乎是大一入学时的三倍多,除了额外开销增多,主要还是通涨太凶。楼主每月50可太省了,我同学条件最差的入学时差不多这个数,完全是节衣缩食的水平。

那时候隔几年工资差不多就能翻一番。

父母(普通工人)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88年左右,工资只有7-80元。

到我大学毕业那一年(92)工资差不多有200左右。

我92年7月参加工作月工资172,93年就是270+,到了95年,工资差不多有5-600,98年工资900左右,2002年工资1500,然后我去北漂,92年工资就能拿到5000,家乡本地的工人,没下岗的工资差不多有1000左右。

至于节省,没办法,从小养成的习惯。

小时候父母双职工,但70年代那时候工人很多年没涨工资,都是在35元 左右。但父母都是家里的长子长女,所以这个工资,还得拿出相当大的部分(比如父亲最多拿出来25元,一般也得15-20)给爷爷奶奶用于他们和叔叔姑姑们的生活费。

所以,日子虽然谈不上挨饿,但确实很紧张,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我从小一直到初中三年级(85年)就没怎么穿过新鞋,都是穿家里姐姐 穿不上的,当时爸妈还糊弄我说:你使劲长,等你脚比你姐姐大了就让她穿你的鞋。

可惜这个许愿从来就没实现,因为84-85年我脚比姐姐大了,那时候家里日子也开始好过一些,能给两个孩子都买得起新鞋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