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王| 我的故事,并没有看上去这么高冷

【原创: 李彬彬】

很有幸今天能来到奥森跟大家分享《蜀山之王》的拍摄。作为一个科学家,想要参与一个纪录片的拍摄,是因为与保护工作者有相同的想法,我们想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知道的事实以更美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我本来就很喜欢拍摄、不管是照片还是摄像,后来通过加入西南山地的团队,我可以更加深入保护区,把它美好的一面带给大家。

危险与美丽并存

《蜀山之王》所指的山峰是贡嘎山,大家都听过贡嘎山吧。底下这个图显示的是我们国家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的地理位置,而贡嘎山则是全球最东方的一座超过7000米的山峰,高度为7556米。因此,贡嘎山可能在人类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它很难攀登,死亡率极高。

500

图片来源见水印

现在,我记得的数字是34人登顶成功,20余人登顶死亡;挑战者中有一位是我的好朋友,瑞克,他是第一位成功登顶乔戈里峰的美国人。

当他知道我要去贡嘎山的时候,他告诉了我他的攀登队曾经试图登顶但惨遭失败,其中一位攀登队友甚至因雪崩丧命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贡嘎山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很神秘的存在,极难攀登,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它其实离我们很近。

500

在成都,天气好的时候,眺望西边可以看到连绵的山峰包括贡嘎山,它离成都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公里。然而,很多人都知道贡嘎山是一座山峰,却不知道它还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垂直6000米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底下这张图显示的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热点,颜色越亮代表它的生物多样性越高;仔细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多样性分布最多的地点是在南方,包括云南和四川。

500

有一类物种叫做中国特有种(Endemic species),意思是只有在中国才能发现的物种。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过度的条带。上图中标出红色的地方,是我们国家保护特有物种的分布区域,而贡嘎山也恰巧在里面。

500

白腹锦鸡 图片来源©西南山地

在《蜀山之王》里,我们可以看到神奇又漂亮的白腹锦鸡求偶的片段,这样的场景很难与高峰、寒冷、严峻的攀登过程相联系;但反而,恰恰是这么一个保护区,能够保护垂直落差几乎6000米的区域,所以我们很想去表达它的美和特殊之处。

但是参与到自然拍摄的过程中还是会有许多的自我挑战,比如说你想要看一个物种在不在或者有没有,其实是要去看到底有百分之多少的土地面积还能是它的容身之地。随着我们人类慢慢进入到自然,改变大地与植被之后,这样的容身之地正变得越来越小。

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找一个物种是可以看痕迹的,下图左边是熊猫的便便,右边是一个熊猫的足迹。在科研人员看来,只要找到这些,就可以知道动物的存在,这让我们都兴奋不已。

500

熊猫的粪便和足迹 ©李彬彬老师

我必须得拍下来给你看

但是对于自然拍摄来说,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因为没人愿意看20分钟的粪便。我们追求的是看到实体,而且还必须要拍到。所以,很多人只要听到鸟叫,就能知道某种鸟的存在,但是要制作一个纪录片,就必须要把它们拍到。

拍摄这件事,即便是在不会动的山上也已经是很有难度的事,更不用说像贡嘎山这样,这里局部气候变化非常大,又处于华西雨屏带,所以大部分时间有很高的降水率,所以想要看清楚主峰、拍主峰,运气也占很大一部分。

500

贡嘎山主峰 ©西南山地

比如说我们为了拍主峰去爬一座山,可能在某个位置可以看到山峰,但到达了预设的拍摄点,贡嘎山的主峰就被遮蔽了。这个时候,大自然不会给你任何的机会。有时,我们扛设备的组员还在爬剩下的三分之一,等他们爬到预设点的时候,主峰就真的一点都看不见了。

500

藏起来的贡嘎山主峰 ©西南山地

我们也拍了许多漂亮的树枝和花,但真实目的其实是要拍花或者树上面的鸟,但是如果捕捉不到动物的话,就只能拍这些景物,所以要拍摄野生动物或者对于经常要移动的东西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


500

花楸果实

除了要拍到,还得拍得好看,但在这个基础上让大家产生共鸣并不容易;而要拍到它们的特殊行为,再把行为和不同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讲述故事就更困难了;有时候,拍一个多小时,动物就是在睡觉,没有任何的互动,这些片段是没有用的。

500

还有什么胜过雪中的蓝额红尾鸲陪你结束秋天的金黄呢

500

红眉朱雀,来得太容易

大自然说:你玩不过我

我之前做过话剧,做过演员、也做过导演,也导过北大的毕业大戏;那个时候觉得所有东西都掌握在你的手里,你可以调控灯光、调控演员、调控你的布设和舞台,可以做任何花样。

但是在大自然中,你会意识到人类有多渺小,你会尝试配合自然,而不是让自然去配合你,抓住这个时机,留下一个瞬间,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更多的时候有人觉得我有很多的时间,但是其实有超过一半的时候,大自然都在跟你对着干;比如说下大雨、下冰雹你没办法出去,有泥石流了路不通,又或者你的车可以开动了结果又坏了,好不容易车好了结果人伤了,种种原因让你没办法移步到户外去拍摄;又或者好不容易出门了却找不到动物,看不到又不停地安慰自己不要着急。

时间一天天过去,你就开始祈祷,祈祷天能配合你,每个拍摄者或者导演脑中都有臆想的很多美丽的场景。比如说贡嘎山在你身后,突然一只雪豹慢慢走过,这个场景我在这儿等5分钟它肯定来,结果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永远不会发生,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遐想,但是渴求它们出现,确实需要凭运气。

但是除了运气,自然纪录片也需要考验我们的科学功底,要对这一片地区,对这些动物有所了解才能有所预估,才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拍到自己理想的照片。

500

木兰花 ©西南山地

比如说这张是贡嘎山东坡附近的木兰,它开花会分大年和小年,大年就是花开的最旺盛的时期,正好被我们拍摄团队遇见,而更巧的是有一群藏酋猴在这里取食,它们吃的就是漂亮的木兰花花朵。

500

藏酋猴取食木兰花©西南山地

当你看到一个你设想的或者超出你设想的东西出现在你的镜头里时,你把它完美地记录下来了,对于每一个参与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欣慰。

500

©西南山地

他们是真正的丛林之眼

这部片子有一个重点,我希望大家可以仔细去看。我们国家有两种重要的大型猫科动物,雪豹和金钱豹。而它们在蜀山之王这个地方相遇了,但是想要拍摄它们的难度相当大,因为猫科动物可能在夜晚活动比较频繁,很擅长隐匿自己。

想要拍摄又不惊扰到它们,应该选择什么方法呢?选择的方法的就是红外相机。我们从海拔3300米爬到差不多4000米的地方去寻找雪豹的栖息地。

之前在这附近,我们就发现了雪豹的痕迹,因此布设了红外相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我们的拍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叫他贡布大哥,是一位当地的藏民,因为有他我们才可以找到很多动物的痕迹和一些拍摄地点。

500

你们可能会觉得,工作人员在野外都是帅气的模样,但其实在野外我们完全处于孩子的状态,被向导牵着走。如果没有他们的话,很多地点我们并知道怎么走,就算你有地图你走的是不是一条比较容易走的道路?前面是否会遇到悬崖?这里是否有动物的路径?就是因为有当地人丰富的野外经历和经验才能带领我们很快找到好的地点。

500

就是这个被牵着走的状态了

这样的人,他们的数量正在慢慢地减少,不管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是深入野外的当地人,由于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其他因素,他们都在慢慢减少,我在这里也想突出他们对于《蜀山之王》的重要作用。

除了这些高山草甸、高山裸岩、我们还有很漂亮的森林,我们想体现这些植被是怎么把不同的物种联系在一起,最后跟贡嘎山一起变成了一个整体。

眼中有爱,彼此彼此

很多其他的故事都被记载在了纪录片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只隐纹花鼠,因为当时我们完全没有想到在拍高山松茸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只在倒木上跑来跑去的隐纹花鼠。

500

隐纹花鼠 ©李彬彬老师

我们开始只是想把它简单地记录下来,但没想到这只花鼠当时正一点点地剥开树皮,把树皮当成入冬之前的食物在这里慢慢地进食。所以一个物种,在生的时候哺育了很多动物,在死的时候也一点一滴地回归到生命的轮回之中。

最初,我参与跟自然相关或保护的事时,目的是不要跟人接触,我要跟动物永远在一起,后来我发现人是不可缺失的。在一个我们接触得最多,叫做子梅村的地方,人跟动物的关系和谐到令人诧异。

500

©西南山地

我们没有想到在子梅村竟然能拍摄到几乎所有能够相遇的野生动物,比如说这个是白马鸡,马鸡属其实是独属于中国的雉类,在阳光底下它们展示出来的金属光泽非常漂亮。


500

在栅栏旁边是一只小毛冠鹿,这只毛冠鹿突然间从栅栏后面走了出来,静静地在那儿看着我们,特别可爱。

500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毛冠鹿的时候,看到它跳起来的样子,尾巴底下是白色的很像一只白兔;所以,当时我就和带着我的向导说:“看,大白兔!”

当时,他都愣了,说你是大学生吗?连毛冠鹿都不认识。这种小型的有蹄类非常重要,包括如何去影响植被的更新、影响森林的结构,这种动物悄悄地出现在森林里,出现在农村村庄旁边,一点也不畏惧人,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500

另外就是赤狐,晚上我们出来夜拍,我从窗户望过去,手电一照就照到房子旁边的赤狐,离得如此之近,这些动物之所以可以离人类这么近,是因为没有人去伤害它们。当我们长期去捕捉、伤害动物的时候,野生动物自然就学会逃离人类。

500

赤狐 ©李彬彬老师

在非洲,我们能近距离地观察动物,是因为在一些地区,一直有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在这里,它们会减少警惕性,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它们更重要的行为上,比如说繁殖和觅食,所以子梅村或者贡嘎山的这个现象如果能复制到别的地方的话该有多好,这也是我们希望去传达的。

500

在做纪录片的时候,我们希望第一,可以真实地记录,不希望扭曲事实,不希望在没有科学的基础上去呈现一些事情,更多的把零散的事实,看起来很美的东西串在一起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其实取决于讲故事的人,我们想把自己体验到的、被大自然感动的东西传递给更多的人。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就需要系统的方法和方式,并带有主观的成分,如同意识一般,像创作小说和绘画一样去传递。

500

我们希望能用纪录片的方式引起共情,这个阶段不光是自己的成长与经历,这其中也包括和当地人打交道时,得到的感悟以及带来的改变。

这就是我们想要大家了解的《蜀山之王》拍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最后展示的是《蜀山之王》西南山地的各位工作人员,他们这次无法到来,但是他们都是自己领域内的大师,有的是很牛的飞手,有的是微观的拍摄达人,或者像董磊老师一样,什么都是全能的。

500

很感谢让我们有机会把《蜀山之王》呈现给大家,也希望大家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可以带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去看,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会关注我们西南山地。不光是这个组织,更多的是这一片地区,知道我们中国还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拥有一片多样又充满野性之美的地方。

谢谢大家。

蜀山之王正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