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们杀到家门口,塔斯汀三个月关了快400家店

500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中国汉堡塔斯汀在2024年开出了2450家新门店,2025年尚未收官,这个数字已经来到2323家,快追上去年全年的水平。目前,其门店总数为10549家,超过星巴克与麦当劳在中国的门店数。

500

来源:极海品牌监测

门店总体规模扩张的同时,塔斯汀在资本层面的动作亦悄然推进。

今年6月,塔斯汀发生一项股权变动——公司全部股权被香港的Tasting(HK)Holdings Limited公司接手,原股东福建兆乘塔餐饮管理合伙企业、魏友纯、福州高新区聚堡塔餐饮管理合伙企业、福建齐凌塔餐饮管理合伙企业等集体退出。

这项的股权变动普遍被外界看做塔斯汀正在筹备上市的举措。早在2021年末,塔斯汀就曾表示,公司计划在5年内上市。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它们的确需要提前做准备了。

过去几年,在消费需求不断分层的情况下,主打性价比的塔斯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门店规模与品牌声量双双飙升。但同时,随着市场愈发饱和,其高速增长背后的竞争压力与运营挑战也开始显现。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开出更多门店的同时,塔斯汀也有不少门店关停,变幅极大。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近90天,塔斯汀新开1049家门店,但同期其新关门店的数量也达到399家。

如何保持门店经营的稳定,让加盟商们持续赚到钱,是塔斯汀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01

互攻城池

2012年,塔斯汀由福建人魏友纯创立。最初,塔斯汀只是一家卖西餐的小店,后来才开始转型卖披萨和汉堡。

从2018年开始,塔斯汀开始主打中式特色,主卖“现烤手擀堡胚”这类差异化产品,并凭借性价比的优势逐步出圈。同时,在加盟模式的推动下,其门店规模不断扩张。

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2022-2024年,塔斯汀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585家、3420家和2450家。

500

来源:极海品牌监测

虽然一直被视为从下沉市场起家的品牌,但在追求更高客流和利润的情况下,塔斯汀把门店开到一二线城市,也是必然。

根据官方资料,目前塔斯汀的重点加盟区域包括北京、山东、上海、江苏、湖北和内蒙6个省市,其他热门区域则为广东、广西、黑龙江、海南、河北等。

以此看,一线市场目前均被塔斯汀视为重点拓店区域。

500

来源:塔斯汀加盟小程序

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除了一线和五线城市的门店占比较低之外,塔斯汀在新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的门店占比已经趋于同一水平,分别为20.73%、21.39%、23.69%和18.79%。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价格因素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塔斯汀在一线城市门店的数量,可能会越来越高。

500

来源:极海品牌监测

有趣的是,在塔斯汀进入一二线市场的同时,老牌快餐品牌们开始逐步下沉。

2025年上半年,麦当劳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227家,期内净新增门店407家,即平均一天至少新开2家门店。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此前曾表示,麦当劳中国餐厅将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扩张,并加速持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到2028年,麦当劳在内地的1万家餐厅将有一半位于低线城市。

肯德基的下沉速度也不慢。今年二季度,肯德基新增295家门店,门店总数增至12238家。其母公司百胜中国在财报中指出,计划今年净新增约1600至1800家门店,今年肯德基和必胜客净新增门店中加盟店的占比将分别达到40%至50%和20%至30%。

此外,百胜中国还表示,未来将聚焦两类特许店,一是低线城市,加盟商管理更高效;二是战略渠道如高铁站、旅游区等。

另外,肯德基还下调了开店成本,开店支出由约150万元下降至约140万元。在产品方面,肯德基则陆续推出手擀类汉堡,以分流塔斯汀的“中式融合”客群。

02

性价比优势受挑战

过去几年来,虽然快餐行业品牌林立,但塔斯汀凭借中式汉堡、20元以下的低客单价等差异化定位,与麦当劳、肯德基形成错位竞争。

但如今,这一优势壁垒正被逐步瓦解。一方面,麦当劳、肯德基加速向低线市场渗透,直接冲击塔斯汀的核心布局区域;另一方面,快餐行业陷入频繁促销的价格战,塔斯汀的价格竞争力也进一步被削弱。

此外,叠加原材料、人工和租金等成本,塔斯汀想要维持盈利能力,挑战颇多。也是因此,如今网络平台上关于塔斯汀“分量变少”“价格变贵”的质疑声越来越多。

而在加盟模式之下,塔斯汀也和很多品牌一样遭遇管理、品控等难题。

2022年“3·15”期间,央视曾曝光了南昌塔斯汀一家门店的食品安全问题。据报道,该塔斯汀门店存在食材短斤少两、使用过期食材、员工修改食材有效期、后厨卫生环境差等问题。

此后,塔斯汀还曾发布一封两千多字的内部信,表示在一线门店的管理上是存在明显失职,要面对问题,不逃避、不遮掩,立即拿出行动解决问题,制定措施杜绝再犯,做好门店整改和流程管控,并倡议所有的塔斯汀人一起参与进来,最终实现全员监督。

不过,目前塔斯汀依然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以黑猫投诉平台为例,目前与塔斯汀相关的投诉超过7000条,大多数与产品安质量,如食材不熟、吃出异物、食材变质有关。

500

来源:黑猫投诉

反观竞争对手,大多都在持续加码供应链和品控管理。以麦当劳中国为例,今年7月,其与首农集团、宾堡、顺新晖、圣农、泰森、百麦、太阳谷、三元食品、麦肯、凯爱瑞和九联11家供应商共同发布了“麦链”倡议,称各方将聚焦深化合作共赢、建设数智未来、专注可持续发展三大承诺,打造中国“麦链”供应网络。

塔斯汀若无法提升供应链管控能力,不仅会丧失成本优势,还可能因品控问题进一步流失用户。

在巨头的品牌背书与低价策略双重冲击下,塔斯汀的价格定位有可能会从“亲民”变为 “中间地带”,陷入“比上不足、比下无利”的尴尬。

03

自我加密

虽然加盟商开一家塔斯汀门店的开销不及肯德基和麦当劳,但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塔斯汀官网显示,包括目前加盟一家门店的投资费用为45.23万元,其中包括加盟费、保证金、品牌使用费、装修费和设计费等。

500

来源:塔斯汀官网

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塔斯汀一家门店单品毛利平均在65%-70%,结合线上套餐活动,毛利预估在50%-55%,外卖的毛利则在45%-50%之间。

按照常规商业逻辑,若门店能稳定维持这一毛利水平,且客流、客单价达到预期,加盟商本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回本。但从当前市场现状来看,其回本周期很可能被拉长。

一般来说,一家门店的经营水平,除了与成本支出、客流量、加盟商管理水平有关之外,还与其所在地的门店密度有关。

如今,塔斯汀在单位区域的门店数量,正在肉眼可见的增加。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一线城市,500米的范围内,有两家塔斯汀门店的概率为21.95%,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分别为14.59%、12.93%和13.71%;1000米的范围内,这一数据分别上升至57.96%、53.33%、46.26%和45.95%。

500

来源:极海品牌监测

这种自我加密的结果,则可能使单位距离中的多家门店,出现互相分流的情况。加盟商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后,则可能选择闭店止损。

根据极海品牌监测数据,塔斯汀近90天新开1049家,近90天新关399家。

另一方面,如今中国的连锁餐饮生态一直存在跨品类竞争。塔斯汀的竞争对手,其实不只有麦当劳和肯德基们,还包括老乡鸡等中式快餐品牌。这些早已规模化的品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方面的投入更早,也有着相对成熟的品控模式以及降低成本的能力。

对塔斯汀而言,此前依托下沉市场红利、差异化产品快速扩张的好日子或许已告一段落。当下,如何在行业价格战中守住利润空间、在巨头围剿与同类竞争中重建差异化壁垒、平衡加盟品控与供应链效率,是其必须解决的问题。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