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姑娘,婚后就发胖?
早在19世纪,俄罗斯已经如此:
22岁丰满美丽青春的俄罗斯美人,到三十岁就会发胖粗糙,美转瞬即逝。
不是我说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总结:
她的确很美,甚至非常美——俄罗斯式的美,使许多人为之倾倒的美!这个女人身材高挑,体态丰满,动作轻盈……白嫩、丰满的脖子和宽阔的肩膀。她二十二岁,她的容貌焕发着青春气息,白皙的脸上浮着两朵淡淡的红晕……那头漂亮的深褐色浓发,那两道乌黑的眉毛,那美妙的长睫毛,那蓝灰色的眸子,一定会使任何人,哪怕是最无动于衷、最漫不经心的人,即使在拥挤的人堆里,在熙熙攘攘的游艺会上,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也会在这张脸面前突然驻足,而且久久无法忘怀。她的躯体却是强壮而丰满的。围巾下面隐约可见那宽阔浑圆的肩膀以及高耸的乳房。这躯体也许预示着将会再现米罗的维纳斯女神的风姿,虽然现在就可以断定其比例略微失调——这是可以预感到的……这位鲜嫩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女到三十多岁的时候便会失去和谐,逐渐发胖,脸上的皮肤变得松弛、粗糙,并且呈现出暗红色斑,眼角和额头会很快出现皱纹。
——《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三卷第十节
你可以说是俄罗斯基因问题,但叶卡捷琳娜二世,一个普鲁士人嫁到俄罗斯。
15岁时她这样:

到33岁?——威武了,但也确实胖了。

综合起来,天气、饮食、文化问题。
先说天气:高纬度地区,冷,人天然会吃得多。
二战期间北美的研究:
环境温度每升高 1°C,每日热量摄入减少约 110 千卡
北极地区-34°C,士兵日均摄入 4900 千卡。
沙漠地区(33°C)士兵日均摄入 3100 千卡。
英国有过对 10 万成年人的追踪:室内温度从 20度到25度,平均体重减少1公斤。
美国的某个研究:12-30°C 范围内,温度每升高 1°C,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增加 0.7 克。
越冷越需要多吃,越忍不住要多吃。
俄罗斯冷,光照短:吃呗。
且:俄罗斯传统吃的:高脂肪高碳水,蜂蜜蛋糕巧克力果酱面包茶里搁糖,这显然也不是什么减脂餐。

又,俄罗斯男女比例长期失调,出名的男少女多。女生婚前得稍微绷着点形象,婚后?那就可以放开了。
最后,文化上,比起英美法各种都市时尚,逼着女孩子变瘦……
俄罗斯文化缺相对推崇早婚早育,推崇家庭团聚;生孩子后,发胖是件自然的事。
没去过俄罗斯的,读点俄罗斯小说,看点俄罗斯电影,一定也知道:在俄罗斯,尤其非大城市居民,结婚生孩子,回归家庭,自然发胖,变成一个敦实能干活能扛事的阿姨乃至奶奶,是最自然而然的选择——有点像我们这里“生孩子发胖是好福气”。

这样的家庭氛围下,自然发胖,大概比保持瘦和苗条更容易。

所以咯,俄罗斯人的婚后发胖,更像是自然条件、文化、历史综合作用的结果。
最后,还是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是一种短暂的美,瞬息即逝的美,那种只有在俄罗斯女人身上才能看到的美。”
当然,如果让陀神看到四十岁的霍尔金娜,不知道他又会怎么想。




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