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只要郑丽文实现让台湾人都骄傲地自认是中国人,和平统一就是必然的
观察者网很多读者看到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前后都没有明确讲追求国家“统一”,便认定郑丽文是回归类似马英九此前的“不统、不独、不武”路线,只要和平,拒绝统一的两岸政治路线,但这个判断我是不认同的。郑丽文对两岸关系的论述跟马英九明确提出“不统”是更具有进步意义的。
郑丽文不仅拿掉了马英九“不统”的表述,更重要的是她在选举过程中既大声说她是中国人,还承诺说也要让全台湾人都骄傲自信地说自己是中国人——【郑丽文:我们要让全台湾人都能够自豪自信地说“我是中国人”】 。对于不了解台湾政治生态的大陆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不太能理解这样的意义。根据2024年2月公布的截止于2023年12月的数据,在台湾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例是32%,1992年时也只有46.4%;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的比例则从1992年的17.6%上升到了61.7%;认为自己只是中国人的比例从25.5%下滑到了2.4%。这意味着中国认同的总比例从1992年的71.9%一路下降到了34.4%。本来的大多数成了少数派。自马英九之后,民进党能够连续执政,一个最大的现实背景就是台湾多数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民进党又是如何实现地把台湾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主流民意转变成只是台湾人的?1997年台湾在李登辉执政期间推行教育改革,推出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认识台湾》,在台湾本土有意将“我国”和“中国”进行区分,培育台湾本土化意识,为未来的台独民意打地基。陈水扁上台后,在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将“台湾史”从的“中国史”中抽离出去,于是“中国史”成为了“外国史”。后来马英九上台执政,他没有调整过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任由台湾年轻一代被台独史观扭曲。此后的国民党被诟病为独台党,越发羸弱不堪,逐渐在台湾政党政治竞争中成为无力的背景板。
纵观过去台湾政治发展的三十余年,造成现在台独派民进党做大的重要原因,就始于李登辉对改变台湾人民对国家和民族认同的操作。因此郑丽文尽管没有像大陆中央明确指出要推动国家统一,但是郑丽文立志要修正台湾人的中国国家认同,实际上追求的是要釜底抽薪地解决影响台湾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认同障碍。这跟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以及在台湾执政期间对台湾有意培育台独意识的历史教科书不闻不问的态度是形成鲜明对比的。如果他是理解不了台独意识形态教育是导致国民党在岛内政治走向边缘化的罪魁祸首的话,那么是他蠢;如果他明知如此,却选择什么也不做,那他就是坏了,历史评价也不该比李登辉更高。
郑丽文向台独意识形态宣战,承诺要改变全台湾人的中国国家认同,这其实是非常有勇气和魄力的事情。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绝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从中央发给郑丽文的贺电来看,中央着重提到“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显然中央是注意到了郑丽文的表述,也认同修正台湾人的中国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另外,如果大家仔细阅读中央贺电和郑丽文的回复来看,双方在很多措辞上不仅是相互呼应的,比如“守护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携手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对应“为两岸人民谋取最大福祉,为民族复兴开辟宏伟前程”,甚至有些措辞是完全一致的,比如“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政治基础上”去推动两岸交流合作。郑丽文唯一没有正面回应的,就是大陆中央明确讲的“推进国家统一”。但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来看,以重掌台湾执政权为目标,刚刚当上国民党主席,还有党内很多严峻问题需要处理的郑丽文,在现阶段喊推动统一是缺乏政治基础的。很多事情,她得先得到权力和资源才能有机会去推动,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当然,我也同意不少网友说的“听其言,观其行”的务实态度。话她喊出来了,她要怎么做,是否真的有努力去推动,这是判断她是否只是为了胜选,还是真心要实现目标的试金石。



物理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