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点燃课堂 赋能英语新学习 | 衡水桃城中学英语创新公开课活动
在教育数字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衡水桃城中学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深耕教学内核,锚定教学实效,用创新赋能教学模式升级。学校积极融入技术变革,将AI与教学深度融合,持续推动课堂创新,近日,我校初中部举行了“AI(人工智能)+教学”英语公开课活动,八年级教师万千执教八年级上册Unit4《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并通过线上平台面向多校进行了实时直播。衡水桃城中学校长李树托、学谷教育集团督学孟庆娟、桃城中学校长助理张志琴、郑婷以及七年级、八年级英语组长共同参与听课并在课后提出宝贵指导意见。
01 课堂设计环环相扣 AI赋能贯穿始终
本次英语公开课教学,以“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为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巧妙融入生成式AI技术,真正实现了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习赋能。
课堂伊始,万千老师通过一段与熊猫“盼盼”的AI生成对话视频导入新课。视频中,可爱的熊猫形象用流利的英语与学生打招呼,瞬间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随后引导学生借助智能软件与AI智能体进行实时互动,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AI技术成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工智能赋能学习的魅力。
在随后的“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fill in the blanks”(听对话填空)环节中,万千老师采用了智能音频材料和AI语音识别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听力训练体验,通过互动提问加填空,引导学生理解听力内容,并自然引出本单元语法重点。
在随后的“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fill in the blanks”(听对话填空)环节中,万千老师采用了智能音频材料和AI语音识别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听力训练体验,通过互动提问加填空,引导学生理解听力内容,并自然引出本单元语法重点。
在梳理思维导图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全英文讨论,教师利用AI智能白板实时生成思维导图,并结合AI倒计时功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更让小组讨论高效有序。这一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
本次公开课的高潮部分当属“Scenario Role Playing”(情景角色扮演)环节。万千老师让学生扮演四川竹海的导游,为一名外国游客介绍其环境,并借助AI生成对话视频,为学生提供语言示范和情景支架。随后,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上台表演,进行实践对话,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在回顾提升环节,万千老师抛出问题——“What can you learn from bamboo?”(你能从竹子中学到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让课堂从单纯的文化学习自然延伸到文化认知领域。学生深入探讨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Bamboo stays straight even in strong winds, teaching us to be brave and not give up when facing difficulties”(竹子即使在强风中也能挺直腰板,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不要放弃。)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品格的启迪。
在回顾提升环节,万千老师抛出问题——“What can you learn from bamboo?”(你能从竹子中学到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让课堂从单纯的文化学习自然延伸到文化认知领域。学生深入探讨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Bamboo stays straight even in strong winds, teaching us to be brave and not give up when facing difficulties”(竹子即使在强风中也能挺直腰板,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不要放弃。)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品格的启迪。
02 深度研讨聚共识 精准把脉促提升
活动结束后,在评课环节,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专业研讨。各年级英语组长对本节课给予了积极评价,也提出了中肯建议。她们指出,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进一步优化任务分工,提升学生参与均衡度;适当再增加一些学生与AI的实时对话,增强语言交互性。
最后,学谷教育集团督学孟庆娟在总结中指出,本节课实现了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尤其在文化浸润方面自然顺畅。他鼓励今后进一步探索AI在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AI课堂,育见未来。衡水桃城中学将持续推动教学改革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继续拓展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为师生构建更加高效、生动、具有未来视野的新型课堂,努力打造新时代智慧教育的新标杆。
来源:衡水桃城中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