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退休,33年历练的曹晖接棒,福耀未来看什么?

500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当79岁的曹德旺在2025年10月16日晚间的公告中卸下福耀玻璃董事长职务,这个由他一手缔造的全球汽车玻璃巨头,正式迈入"曹晖时代"。从1992年大学毕业进入福耀车间当学徒,到如今执掌市值超1600亿的行业龙头,55岁的曹晖用33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漫长的接班修行。这场酝酿十余年的权力交接,不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叙事,更是中国民营经济代际交替浪潮中的典型样本。

曹德旺的退休宣言透着企业家的通透与远见:"80岁的年纪,退下来对福耀更有好处"。这位将乡镇小厂打造成全球市占率第一的"玻璃大王",并未完全淡出公众视野——作为终身荣誉董事长和公司董事,他仍将为企业战略规划保驾护航,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向慈善事业。从筹建投入超43亿元、首届投档线616分的福耀科技大学,到最新获批的福州市福耀未来学校,曹德旺用"裸捐"式慈善诠释着"义利相济"的商道哲学,也为曹晖留下了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基因。

曹晖的接班之路堪称一部"逆境成长史"。不同于许多企二代的空降式接班,曹德旺为长子设计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历练之路:车间六年从学徒到主任,香港六年从零搭建销售渠道,美国六年临危受命应对反倾销诉讼。2001年,31岁的曹晖接过福耀北美公司帅印时,恰逢美国发起对华汽车玻璃反倾销调查,这场持续三年的跨国诉讼最终以福耀胜诉告终,不仅追回巨额税款,更让北美市场销售额逆势增长30%,成为中美贸易争端中的经典维权案例。

这场精心设计的历练并未一帆风顺。2015年,已升任福耀副董事长的曹晖突然辞职创业,其打造的"三锋"系汽车配件企业一度与福耀形成竞争态势。直到2018年,福耀香港以2.24亿元收购三锋集团全部股权,曹晖才正式回归集团核心管理层。这段插曲不仅让曹晖积累了独立创业的实战经验,更让市场看到了他摆脱父辈光环、证明自身价值的决心,也让曹德旺的"三步走"接班计划得以重启。

曹晖接手的福耀,正站在历史高点。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3亿元、净利润70.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2%和28.93%;2021至2024四年间,营收增幅达66.3%,净利润近乎翻番至74.98亿元。支撑这份亮眼业绩的,是高端化与全球化两大战略支点:全景天窗、HUD玻璃等高端产品营收占比已超30%,其中HUD玻璃全球市占率突破30%,成为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的核心供应商;海外市场布局覆盖12个国家,美国工厂产能利用率超90%,海外营收占比从2016年的20%飙升至44%,有效抵御了贸易壁垒风险。

这份厚实的家业背后,是曹德旺留下的双重遗产:成熟的全球产业布局与独特的经营哲学。"股东的钱不能辜负,社会的责必须担当",这一理念贯穿福耀发展始终。2025年公司计划派发中期股利23.49亿元,延续了长期稳定的分红政策;而曹德旺累计百亿级的慈善捐赠,更为企业树立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标杆。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成为曹晖面临的核心命题。

福耀的平稳交接,在民营企业家传承浪潮中显得尤为可贵。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百强家族企业中,超四分之一创始人年龄超70岁,创始人平均年龄已过60岁,代际交接进入密集期。从"零食帝国"好想来的90后接班人王泽宁,到光伏巨头天合光能的90后女二代高海纯,"企二代"们正集体走向前台。但麦肯锡报告揭示的残酷现实是,中国85%以上的家族企业在传承中难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60%以上的企业会在交接中消失,家族矛盾、元老阻力、两代人经营理念分歧等都是常见障碍。娃哈哈宗馥莉的接班波折,便印证了这场权力交接的复杂性。

曹晖的优势在于33年积累的行业沉淀与独立决策能力。正如曹德旺所言:"员工崇拜我,曹晖不崇拜,他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则和思路"。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福耀的下一个增长点既在于高端玻璃产品的技术迭代,也在于全球化布局的深度拓展。面对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带来的玻璃功能升级需求,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动态变化,曹晖需要在坚守福耀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带领企业把握新的产业机遇。

从车间学徒到集团掌门,曹晖的33年修行,既是个人成长的蜕变,也是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探索。曹德旺用"放养式历练+阶段性引导"的培养方式,为儿子铺就了一条接地气的接班之路;而曹晖用坚持与实绩证明,企二代的价值不在于父辈的光环,而在于自身的能力与担当。

如今,接力棒已正式交接。曹晖能否带领福耀玻璃突破1700亿市值瓶颈,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延续行业龙头地位,不仅关乎一个家族企业的未来,更将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际传承提供新的样本。正如福耀玻璃在公告中所言,终身荣誉董事长曹德旺的智慧仍将为企业赋能,而曹晖主导的新时代,已拉开序幕。这场跨越三十余年的传承故事,未完待续。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