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世纪溘然
1922年,他的生日也是后来共和国的生日;那一年尼尔斯·玻尔得诺奖,哥本哈根学派星光熠熠;那一年苏联成立,我们在上海开二大。
1942年,西南联大本科毕业,那一年河南大饥荒,汪精卫在南京搞双十庆典;斯大林格勒战事胶着,曼哈顿计划启动,杜聿明由滇入缅。
1944年,清华在昆明,他有了硕士学位,那一年诺曼底登陆,布雷顿森林协定签署,今天我们其实也想登个陆、搞个货币桥什么的,当年的科技进展基本都是军事相关。
1948年,芝加哥大学的博士,那一年三大战役,以色列建国,印巴分治,柏林分东西;这是计算科学的大年:晶体管、内存计算机、信息论。
1949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那年渡江战役、开国大典,德国分东西,北约成立,冯·诺依曼结构明确化,杜聿明进功德林。
1950年,娶杜致礼,那一年志愿军过鸭绿江,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开始土改;图灵测试提出。
1956年,与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可以不守恒的思想,那一年三大改造完成,歼五上天,赫鲁晓夫搞清算,第二次中东战争。“人工智能”诞生在达特茅斯会议。
1957年,获诺奖,人类第一颗人卫星(苏联的山药蛋子)上天,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66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那一年雷达峰红岸基地开建,印尼排华,戴高乐访问苏联;光纤通信理论提出,美苏都有探测器着陆月球。
1971年,回国探亲,见到杨武之、杜聿明,那一年基辛格秘密访华,这几个老头都已经仙逝……英特尔开始卖4004,人类学会了发电子邮件和打街机。
1999年,退休,那一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大使馆,411三兄弟登上齐鲁晚报头版,巴菲特在太阳谷峰会说互联网泡沫要来了,不知道这几年的贸易战算不算给AI泡沫提前降温;NVIDIA搞出了GPU,IEEE批准了Wi-Fi,似乎在泡沫破裂之前,就已经孕育了AI时代的机遇。
2003年,回清华,这一年的清华在北京,非典,美国人因“洗衣粉”入侵伊拉克;杨利伟坐神五上天,人类有了基因组计划。
2004年,娶翁帆,那一年319枪击阿扁上位,勇气号、机遇号登陆火星,FaceBook上线,有了Ubuntu。
2015年,放弃美国籍,那一年是放假的93大阅兵,屠呦呦得生理学或医学诺奖;观测到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费米子,AlphaGo击败欧洲冠军。
2025年,仙逝,不放假的93大阅兵,这一年的诺奖是宏观系统量子隧穿,百年量子,进展斐然,如果1922年得诺奖的玻尔老爷子穿越到今天,看懂这个研究成果反倒是毫无压力,百年量子,进展斐然,然而面对最基底的问题惟有且挫且坚。百岁老人,世纪溘然,只希望您穿越回1922年发出第一声啼哭的那一刻时,仍然愿意沿着同样轨迹过完这一生,百岁老人,世纪溘然,请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