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保时捷换帅
(本人文“美国为首西方对大陆管理人才的成功封锁”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分享一下面临全球严峻市场挑战的保时捷集团,选定新董事长的决策逻辑。和大众集团现任董事长奥博穆有30多年的交往,也曾通过他安排我清华毕业的儿子在保时捷入职,所以该企业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
德国大众和保时捷集团,是尚未被华尔街资本掌控的德国主流企业之一,所以人事任命还拥有德国自主权,具体就是保时捷家族还拥有人事最终决定权,可以非常专业而非政治正确甚至损害股东长远利益。在大众集团董事长奥博穆兼任子公司保时捷董事长3年后,该德国汽车行业定位最奢侈高端车的明星企业,将迎来新的全球一把手。
奥博穆领导保时捷已有十年之久,自2022年夏季起还担任母公司大众汽车的首席执行官。这一双重角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批评,一方面是因为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工作量巨大。9 月,大众汽车工会主席丹妮拉·卡瓦洛要求终止这种结构。她表示:“首席执行官不能在沃尔夫斯堡担任半职,其余时间却在保时捷度过。”这种情况目前非常罕见:德国最大基金 DWS 的亨德里克·施密特批评道,保时捷和大众是德国唯一能够负担得起“兼职首席执行官”的上市公司。亿万富翁家族保时捷和皮耶希至今未曾认为这一兼职有问题,他们控制着大众汽车集团的大部分投票权。
奥博穆一直强调,他的双重角色“并非永久性的”;奥博穆上周三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说,这种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集团的重组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位德国汽车行业老大级人物表示:“在一家公司里,既要负责技术、流程,又要深入参与运营业务,同时还要在大众集团层面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这是非常有利的。” 几周前,保时捷的危机加剧了:这家汽车制造商改变了战略,取消了其电动汽车计划,接受今年就给集团造成了的31 亿欧元的损失。在重要的中国和美国市场,汽车制造商们都遇到了同样问题: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也受到影响,因为持续的房地产危机,富裕的中国消费者对购买豪华车失去了过往的冲动;德国制造商的电动汽车业务也表现不佳,中国品牌以低价倾销,越来越主导市场。在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欧洲公司带来了经营困难,保时捷也首当其冲。保时捷在今年9月底第三次下调了盈利预期:利润率预计将下降,今年的股息也将大幅减少。
新上任的保时捷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莱特斯,似乎是保时捷重组计划的理想人选。在保时捷和法拉利之后,莱特斯担任了跑车制造商迈凯轮的首席执行官;在任职仅两年半后,他于今年四月离职,可能为了加入保时捷而放弃了迈凯轮的工作。保时捷内部人士在 8 月份强调了正是这个优势使他脱颖而出:他可以立即上任。他们还表示,他符合保时捷首席执行官的所有其他标准:首先,他精通技术;其次,他熟悉保时捷,因为他在那里工作,或者至少曾经在那里工作过。
当然,像保时捷这样的品牌需要一位技术人才来领导。保时捷是:豪华品牌、设计、生活方式,但这一切的核心是技术。如果技术不够优秀,其他的一切都毫无意义;如果不是无可挑剔的人,就不可能成为法拉利的首席技术官。莱特斯是混合动力驱动领域的专家,因此熟悉内燃机和电动汽车领域。保时捷的员工们常说,保时捷的老板必须先在保时捷工作过,这肯定没坏处,因为这样就不会在大众汽车特别复杂的状况里,阴沟里翻船。但莱特斯的职业生涯很重要:保时捷、法拉利、迈凯轮,这足以赢得员工们的尊重。股东们也会这样理解:这个人精通豪华汽车,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可能会像法拉利一样发展。尽管法拉利的销售额比保时捷低 80% 以上,但在股票市场上,其市值却比保时捷高出 240%。
奥博穆亲自为陷入困境的大众汽车子公司进行了亟需的战略调整:增加高价豪华车型的产量。增加内燃机和混合动力车型的产量,而不是过度追求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时采取果断的节俭措施。年轻化董事会已经实现,几乎所有董事会成员都是年轻的新人,与莱特斯非常契合。
孟凡辰博士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于上海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