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儒者兴,弃儒者亡

       

500

核心提示:

      ①不久前,看了湖南卫视播出的的纪录片《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我认为该纪录片的制作者,不啻对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非常肤浅,而且对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的理解,也存在严重问题。而这也应该是目前大部分中国人存在的问题。下面这篇短文,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②儒家思想是一座天然属于我们“大宅子”,强烈建议对儒家思想持否定态度、甚至逢“儒”必反的各位笔友,一定要认真阅读儒家原典,至少应该认真地阅读《论语》,之后再决定“大宅子”的存留。

      观点一: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文明的脊梁。

      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在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后,现在,中国人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三化”:精神上严重沙漠化,思想上严重碎片化,信仰上严重虚无化。这一切,主要由我们长期以来否定儒家思想、强行中断传统文化所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并非孔子一家文化,它所承载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巍巍大厦;它所支撑的,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铮铮脊梁。纵览中国历史,历代王朝,莫不尊儒者兴,卑儒者衰,弃儒者亡。(这个观点,本人已经在《兴亡论新篇》一文中做了专题论述,这里不再深入分析。)

      观点二:当代中国人严重误解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在宋亡以后,被别有用心的统治阶层,尤其清朝统治者恶意曲解,他们借儒家之名大行愚民统治,大搞独裁专制,这与儒家的“民本”理念南辕北辙。而更加可悲的是,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中国近代绝大部分精英,又不加辨别,把中国落后的责任一边倒地推到儒家身上,不幸成为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那位一把火烧光“大宅子”的穷青年。

      彻底否定自己文化的“穷青年”,事实上已经沦为赤贫,即使他物质层面多么富有。因为他的贫穷来自灵魂。这样的人,我称之为新文盲。而今,这样的新文盲,在中国社会早已经遍地“开花”,且结出“累累硕果”:在西方文化一轮接一轮的大举围剿之下,这些腰包鼓鼓的“穷青年”,或自觉,或不自觉,纷纷匍匐在地,做了西方文化的俘虏。

      观点三: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治理体系正在环湖崩溃。

      当今世界,人类正在面临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而且,这些矛盾冲突正呈现越来越尖锐对立、不可调和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健康发展甚至生存。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近一个世纪以来,无数由西方国家自己制造的残酷事实证明,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所谓世界治理体系,不但不能解决人类以上诸多问题,反而让它自己变成了问题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新问题的制造者,将他们自己精心打造的所谓世界治理体系,联手推向崩溃的边缘:

      半个世纪前,中东地区某个民族侵入邻居巴勒斯坦人的宅院,且变本加厉,公然宣称邻居是侵略者,并对邻居大打出手,肆意施暴。这一幕发生后,当我们听到一向自诩世界文明灯塔的西方,竟然几乎集体为血腥残暴的入侵者奉上热烈掌声的时候,这座巍峨的灯塔,正在摇摇欲坠。

      几年前,在全世界爆发新冠疫情时,具备世界上最优越医疗条件的某西方大国,本可以完全避免悲剧发生,却以保护人权等为理由,拒不采取任何有效的防疫措施,任由“上帝的选民”、该国两百万底层民众纷纷染疫死去。当我们不幸目睹这一幕人间惨剧发生的时候,“西方”正在被它自己心中的魔鬼推向了炼狱。

      不久前,某亚洲国家公然决定向大海排放核污水,这一事件发生后,当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西方,期望最有能力阻止这场大自然悲剧发生的西方,阻止这一即将发生的悲剧时,一向标榜自己为世界环保标杆的西方国家,又一次选择了集体噤声。不幸目睹这一幕大自然惨剧发生的时候,我仿佛听到“西方”的最后一根支柱轰然坍塌的巨响……

      以宏观的视野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会清楚地发现,丧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仁爱,绝不会绽放尊重的花朵,一切所谓的文明,都不过空中的巍巍楼阁;而一切对这种文明的鼓吹,都只不过是一场别有用心的阴谋。非常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一个严重缺失仁爱与尊重的社会,一个被极度自私与无穷贪欲所裹挟的世界。

      观点四:只有儒家思想才是医治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良方。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乔治·萨顿)。文明多元化的世界,与一味追求“同”、凡事“责诸人”的西方有迥然区别,主张“和而不同”、凡事“责诸己”的儒家思想,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光明,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开辟一条阳光大道。

       因为“和而不同”与“责诸己”,它们均肇端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的丰沃土壤。这一思想,是华夏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源泉,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屹立世界最核心的密码。而继承并矢志不移践行这一思想的,只有儒家。由于始终继承并矢志不移践行这一理念,儒家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唤醒人类那深深掩埋于内心深处的善良,让它来滋养我们干枯的灵魂。唯有健康的灵魂,才能生长仁爱的种子,才能让种子茁壮成长,最终绽放爱的绚丽花朵。

      中国的出路,在儒学;世界的光明,在东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