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你打我奉陪
不愧是“行走的捞金百科全书”,特朗普现在完全是崽卖爷田心不痛,什么国家信誉,大国威严统统不管了,只要能捞到好处就行。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今年4月份,特朗普政府曾颁布一项“301调查措施”,要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收取“过路费”。
10月3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式发布公告,明确10月14号启动对中国船只征收费用的机制。
现在剩没多少天了。
该项规定把停靠美国港口的外国船舶分为三类,由中国建造且自营的,按每净吨50美元计收;仅中国建造,非中国企业运营的,降为18美元每净吨;与中国毫无关系的船舶,不受影响。
这是什么概念?
以主流的15000标准箱集装箱货轮来算,如果一家欧洲航运公司运营了一艘中国建造的船舶,每开往美国一趟,就得支付高达180万美元的港口费;如果这艘船是由中国建造且自营,单次航程的费用将超过400万美元。
按照规定,一年最多可以征收5次,堪称天价保护费。
这么一来,中国的船要么硬着头皮交钱,要么只能绕道走,可地球是圆的,怎么绕都远,成本算下来也差不了多少,一年到头白给美国政府打工了。
美国摆明是要一棒打残中国海运,顺便把全球航运的水搅浑。
面对流氓行径,东大反应还是那么迅速,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从公告细节可以看到,不管是收费标准、收费对象还是时间线划分,全都像素级复刻美式制裁,连生效时间都定在10月14号。
中国态度很明确,你想玩,奉陪到底;你停手,我才停手。
其实掰着指头算下就知道,中美之间的海运体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中国是世界工厂,往外运的货多得不计其数,而美国除了印钞机和律师函,制造业基本空了。
这也是美国发动海上贸易战的歹毒之处,收费规定看似简单粗暴,背后却隐藏多重意图。
一个是精准打击中国航运企业。
据国际航运咨询机构测算,该政策预计会让全球前十的班轮公司,每年增加32亿美元额外成本,其中中远海运及其旗下东方海外首当其冲,预计承担近一半份额。
相比之下,丹麦马士基由于拥有中国船舶较少,受影响金额仅为1750万美元。
这种差异化打击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把中国航运巨头排挤出利润丰厚的跨太平洋航线。
另一个,变相征收对华商品关税。
在这点上,倒是有点同归于尽的意思。天价港口费,本质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关税,可羊毛出在羊身上,增加的航运成本,最终必然会传导到商品价格上,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买单,新一轮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但美国管不了那么多,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摧毁中国造船业。
这项政策最毒辣的地方在于,它既要打击中国船东,更想“毁掉”所有中国建造的船舶。在全球现有集装箱船队中,中国制造占比约为39%,但在新造船方面,中国船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4%。
美国要一举吓退中国船舶的潜在买家,比如中东土豪。
美国这一吓唬,他们很可能就转头去买别国的船,比如日韩制造,毕竟日韩制造的船虽然船价贵了点,但每年能省下近亿美元进港费,长期算下来,船的成本就回来了。
因此今年上半年,中国船企的新订单量暴跌,市场份额从75%下降到56%,让日韩捡了个漏。
光从这点来看,真要对等收费,中国直接经济损失会比美国大得多,所以很多人担心对美反制会变成赔钱赚吆喝,始终七寸被人拿捏了。
然而,大国博弈不能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算账。
一方面要考虑战略层面得失。
强硬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收益。我们必须向全世界,尤其是那些仍在观望的发展中国家展示:面对霸权欺凌,中国绝不低头,哪怕是暂避锋芒都不行。
这一仗打的是士气,是决心,更是国威。
何况更重要一点,教员早就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国可以玩长臂管辖,难道中国就不可以玩了吗,要知道围魏救赵可是出自于《三十六计》的。
于是大家能看到,近期国家同步推出了多项反制措施。
第一张王炸,就是稀土。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两份新公告,对超硬材料、锂电池、人造石墨,特别是中重稀土和相关设备技术,进行出口管制。
这招有多绝?过去东大管稀土,最多就是管“出了国门没有”。
现在不一样了,要管的是“出了国门之后,你打算拿它去哪儿”,这相当于把监管边界,从中国国境线延伸到了全球所有工厂的生产线。
很多人应该听说过,美国赖以成名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核心是只要产品使用了美国技术或设备,不管是在哪个国家生产,美国都能管。
而这次的稀土新规,可以说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创造了“资源版的FDPR”。
新规的核心条款是,只要产品中含有中国原产稀土成分,或者是在境外使用了中国的稀土技术,那么不论是哪个国家,想出口到第三国都必须获得中国许可。
这也杜绝了美国想用“中转贸易”来曲线救国的念头。
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70%,而加工和磁体制造能力更超过90%,这意味着从电动车,到AI服务器、机器人,乃至五六代战机和精确制导武器,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现在美股靠什么撑着?不就是AI和科技吗。要是稀土链子一紧,华尔街七姐妹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美股一崩,美国经济就得跟着雪崩。
可以说,这一招才是真正打在了蛇的七寸上。
如果说稀土打击的是美国金融和军事命脉,那么大豆这张牌,则精准地打向懂王的政治基本盘。
曾几何时,美国大豆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我们甚至还得担心他们不卖,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从今年5月起,美国大豆的中方订单量直接归零,因为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国,同时也加强了与阿根廷、俄罗斯的合作。
可以说中国彻底摆脱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反倒是美国豆农天天盯着新闻,生怕中国不买。
因为随着中国转向南美市场,美国大豆库存已经爆仓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一度跌破种植成本线,美国农场主就差在亚马逊上搞促销,并配图“大豆滞销,救救我们”了。
辛苦把特朗普抬进白宫的美国农民,做梦都没想到,最后是懂王亲手把他们的饭碗给砸了。
说个比较搞笑的事情,前面说国,为了落实船舶收费,CBP煞有介事发了个公告,把收费标准、缴费流程等说得明明白白。
但耐人寻味的是,公告里也说了,判断这艘船该不该交钱,是船东自己的事儿,跟CBP没关系。翻译一下:该不该交,交多少,船东自己看着办,但务必要有自觉申报,自觉缴费的觉悟。
因为美国政府又“停摆”了,大批政府雇员领不到工资,索性回家躺平,CBP连干活的人手都凑不齐,压根没法派人去港口一艘一艘地查。
所以,被懂王寄予厚望,旨在锁死中国经济命脉的战略核武器,竟然要靠船东们“自觉执行”。
这是把全世界生意人当成傻子了,自己给自己添堵,脑子得有多大坑才会这么干。
虽然闹了个大乌龙,不过也很符合特朗普的风格,他最喜欢这样,随便口嗨一句,签个文件,仿佛钱就能自动从天上掉进国库,至于怎么执行,谁去执行,从来不管。
这场闹剧,将美国行政体系内部的混乱与低效暴露无遗。
还有一点,美国似乎真的忘了,他们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工业强国,用只剩不到1%的造船力和16%货运量,就想颠覆全球航运市场,有点异想天开了。
不过闹剧归闹剧,中国该有的反制,一个都不能少。谁也保不准疯子下一步会干出什么事来,即便对手执行力一塌糊涂,也必须在战略上给予最坚决的回应。
毕竟美国制裁花样多也是出了名的,除了船舶收费,它最近又宣布要制裁19个中国实体,理由是老一套的“国家安全”;琢磨着禁止中国航司经俄罗斯领空去美国,说是要“公平竞争”。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的。
特朗普虚空造了那么多牌,意图再简单不过,还是那套“交易的艺术”,逼对方坐到谈判桌前,然后好极限施压,漫天要价。
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中国过去与特朗普打交道,吃了不少亏。
主要是他太擅长耍赖,今天签好的协议,明天就能撕毁,回头继续加码压价,把奸商本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毕竟谁能想到堂堂一大国总统,会拿国家信用开玩笑。
这一次东大之所以那么刚,就是彻底识破了他的套路。
坚持不跟他谈是对的,跟一个毫无信用的人谈判,本身就是个笑话,你做出的任何让步,都会被他视为理所当然。宁愿相信地球是方的,也不能相信懂王有人格底线。
中国态度非常明确,不谈。想谈可以,先把贸易大棒撤回去再说。
要是美国一意孤行,要玩零和博弈,想让中国低头,那只能奉陪到底了,因为这已不仅仅是中美两家的事,全世界都看着呢。
一旦中国流露出任何谈判的意向,岂不是中方代表前脚还没上飞机,白宫后脚就先传出“中国妥协”“美国赢了”的消息,在全世界广而告之。
到那时,其他还在观望的国家会怎么想,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都跪了,他们还站着干嘛?所以这一仗,不仅不能妥协,还必须打得又准又狠。
结论就一句话,放弃幻想,准备战斗,这是唯一的选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