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旧改王”大华集团,拿地王、做豪宅开局不顺

500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利晋

编辑 | 苏淮

赶在国庆假期前,大华集团静安大宁板块地王项目“静安年华”推盘入市,首推105套108-123㎡三至四房户型,过会报价区间为11.7万-13.68万元/㎡。

9月17日,静安年华开始启动认筹,9月23日获得81组意向认购客户,具备有效认购资格的有72组意向客户,有效率为85.7%。最终,项目首开去化72套,以此计算,去化率为68.6%。

500

截图自大华静安年华公告

手握上海静安内环这张王牌,静安年华的首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实际上,为了达成开盘即售罄的目标,大华集团将项目销售均价定在13万元/㎡。

这个销售均价是十分微妙的。2025年9月中旬,静安区中建玖上琅宸、静安玺樾(三期)推盘入市,前者定价为14.68万元/㎡,后者定价为12.4万元/㎡。先前,静安年华吹风价为超过14万元/㎡,最后定在上述两个项目销售均价之间。

与中建玖上琅宸、静安玺樾相比,静安年华几近成本价,已是薄利。同时,更早之前入市的静安大宁金茂府,巅峰时卖16.8万元/㎡,后续批次逐步降到12万元/㎡左右。

但静安年华首开不顺,或许不完全是价格因素。

作为上海本土民企,大华集团长期专注于三旧改造、新城区建设、超大规模社区建设运营等,特别是三旧改造领域,是大华集团的起家业务,其被称为“上海旧改王”。

一个以拆迁安置见长的开发商,重仓做高端住宅项目。在外界看来,大华集团与高端住宅之间的关联,或许存在一定差异。

更何况,大华集团因为楼盘质量问题,常常遭到各地业主的诟病。

01

开局不顺

走高端住宅路线,大华集团这次是全力押注。

2025年3月,上海迎来第三批集中供地,共出让四宗涉宅用地。其中,静安区推出的N070302单元111-21地块成为了本次土拍的热门地块,吸引了中海、招商、保利置业、绿城、建发、华发、北京城建、越秀&金茂联合体,以及唯一的民企大华集团,合计9个主体参与竞拍。

手握2号牌的大华集团,在整场土拍中做出了势在必得的决心,频频举牌报价,一步步将地块成本价约18.79亿元,推到20亿元、21亿元、22亿元……最终,大华集团以总价约24.86亿元将这宗地块收入囊中。

500

截图自上海土地市场

虽然地块未触达封顶价,但成交楼面价达9.27万元/㎡,溢价率为32.31%,大华集团在静安大宁板块创造了一个新地王,刷新了中建玖合在2024年9月以楼面价约6.83万元/㎡拿下的大宁灵石社区地块的纪录。

也可以看到,大华集团拿下的静安区N070302单元111-21地块,成本价足足是原地王约1.46倍。

2015年11月,闸北并入静安区,新规划落地,让大宁板块吃尽了资源红利。大宁国际中心、久光中心、大宁音乐广场等开业,以及地铁1号、7号和20线开通和筹建,加上市北高新元、文通电气园划入板块内,让大宁成为新静安的热门板块。

金茂前身方兴地产率先抢入大宁,豪掷百亿引入豪宅产品“金茂府”,刷新了上海宅地成交价之最;紧接着华润携手华发,以约158.5亿元拿下市北高新区两宗地块,再度打破上海总价地王纪录。

融创、仁恒、保利、中建、招商、万科等开发商集体涌入大宁板块,一步步拉高地价、房价,涉宅楼面成交价从4.8万元/㎡上涨至9.27万元/㎡,房价也从5万元/㎡左右飙升至巅峰时的17万元/㎡。

上海本土房企大华集团,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无论是老静安,还是并入进来的闸北,其实都有大量的棚改、老工业园区需要改造,但截至2025年3月,大华集团才在静安区有落地——抢下一宗地王地块。

尽管大华集团拿下的是一宗Mini地块,出让面积1万㎡出头,但项目地处大宁核心商圈的边缘,与核心商圈、大型公园、地铁有一定距离,且周边都是老旧小区。

对比临近大宁音乐广场、大宁公园的中建玖上琅宸,均价14.68万元/㎡。说到底,静安年华均价13万元/㎡,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也创下了2025年以来倒数第二的认购率。

500

而倒数第一的静安玺樾,是静安内环出了名去化缓慢的项目。2024年5月,静安玺樾首期开盘至发稿时,合计推售692套房源,已经一年多时间,已售房源为288套,去化率仅为41.6%。

显然,单拿静安内环这张王牌,不一定能打出“王炸”的表现,成为热销红盘。

静安年华如此高的拿地成本,在当前卷到极致的静安大宁板块,大华集团很容易陷入困境或被动局面。

未来,静安还有很多楼盘项目等待入市,包括中建玖上琅宸,二批次房源已经准备加推;处在苏河湾板块的保利誉静安、悦97即将等待入市。其中,保利誉静安推售约90-145㎡高层3-4房户型,悦97主推88-100㎡小户型,价格为12.88万元/㎡。

02

不为赚钱?

小体量+核心板块+新规产品,是当前大部分头部房企做出的一套新打法。比如保利在北京、龙湖在广州、越秀在上海、滨江在杭州等,基本都是通过这把“黄金钥匙”,在市场调整周期中实现资金快速流转、项目盈利。

从抢夺静安大宁N070302单元111-21地块看,大华集团或许也想复制这套模式。

但在全国各地市场,大华集团因为项目交付质量备受业主诟病,比如上海沄萃府室内、地下车库漏水严重,西安大华锦绣前城地板、窗户裂痕,武汉大华锦绣前城多处墙面发霉、漏水等问题,被业主进行维权。

500

截图自领导留言板

这次在上海静安,走高端路线,大华集团也想在产品策略上做出一次改变。并且,其也在加快推盘速度,从拿地到完成首次开盘仅耗时6个月时间,向头部房企开发节奏靠拢。

大华集团将静安年华设计为1栋24层高层、3栋5—6层的叠拼住宅,合计房源175套,用高层住宅+叠墅两种业态做差异化打法。其中,本次推售的是1栋高层住宅,据公开信息显示,项目采用了静安区首个“三阳台”户型,户型实得率约96%。

从当前销售去化来看,大华集团在走高端路线上的产品创新,市场反馈似乎不尽人意。

大华集团想要复制头部房企的“黄金打法”,却忽视了一个执行标准:不抢高价地。

一位TOP10房企内部人士告诉源媒汇,公司在土地投拓上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资金流转和一定利润空间,地价超过投研设定的红线,质地再好也不会拿。

同时,大华集团也想要通过高层住宅快速去化、回流资金,侧重点用叠墅产品去获取利润和市场口碑。有消息指出,静安年华拿地时测算销售均价在16万元/㎡,成本在13万元/㎡,而首开房源刚好恰在成本预测值。

但其实,依靠旧改起家、偏爱超大社区建设运营的大华集团,缺乏头部房企“黄金打法”的基因,因为原本开发模式都是慢开发、重投入,建设产品以安置房、保障房为主。

不过,除了利润之外,大华集团或许又想用“黄金打法”去冲规模。

据第一财经报道,2021年大华集团提出未来两到三年,以“提高去化,做大规模”为经营导向,做大规模,力争三年内实现800亿的销售目标。

随后,大华集团开始逆势扩张,在全国各地拿地。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大华集团新增土地货值195亿元,2019年拿地金额327亿元,2020年新增货值720亿元,2021年权益拿地金额260亿元。

杠杆率也在不断上涨。历年债券年报显示,大华集团负债总额从2017年的440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1053亿元,净资产区间值为391亿-456亿元。

逆势扩张,销售冲规模并不容易,大华集团也未能实现800亿元的目标。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大华集团实现全口径销售额298亿元,2025年前8月为149亿元。

冲出上海3年多时间,回头才发现,行业调整之中,上海才是全国楼市热销城市。但逆势扩张时,大华集团却鲜有在大本营上海落子,错失了良机。

于是,大华集团不得不返回上海,在静安抢下地王项目,换一种方式再度冲规模。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