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被行政约谈,揭开4000亿携程的吃相
陈实丨作者
邵阳丨编辑
携程再吃一记监管“重锤”。
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郑州市监局”)发布消息称,该局当日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以下简称“携程”)进行行政约谈。
事由是,携程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
事实上,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于该问题的调查,已经持续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
据媒体报道,早在7月初,就已有不少酒店商家投诉称,其在携程平台上上架的酒店房间价格被携程私自修改。
当时,郑州市监局给出的回应是,该局正在调查中,已向携程平台方面了解有关情况,其他情况结案前暂不便透露。
此次被行政约谈,证实商家此前投诉的关于携程利用合同条款和调价工具,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未经平台酒店商家的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等系列行为,属实。
在此前的9月4日,郑州市监局已向携程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此次行政约谈也要求,携程要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时限完成整改。
就在上个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价监反垄断处发布消息,对五家涉旅平台企业集中开展行政约谈,整治平台企业价格乱象。其中,携程在列。
作为国内在线旅游(OTA)服务行业的平台龙头,携程正以极强的吸金能力,站上历史业绩的最高点,其市值也逼近4000亿港元高位。
但盛名之下,阴影随行。赚钱能力已然如此出众的携程,为何吃相还是这般难看?
监管重锤,密集砸向携程
携程所犯何事?
根据郑州市市监局发布的消息,携程此次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以下统称“第三十五条”)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以下统称“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的条款是《电子商务法》中的“王牌条款”之一,其核心是禁止平台滥用优势地位强迫商家“二选一”,或者无正当理由限制商家的经营品类或限制价格。
第二十四条则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平台规则等方式,干扰其他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其中便包括平台方利用自身优势地位,侵害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打击网络领域利用技术手段等平台优势实施的不正当竞争,维护商家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经营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公平的竞争秩序和环境。
而结合此前大量平台商家的投诉内容,可以基本判定,携程此次被约谈,便是其利用平台的强势地位,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郑州多家酒店商户曾举报,他们在携程平台上架的酒店房间价格被携程私自修改。
多位酒店负责人称,携程平台要求酒店商户开通名为“调价助手”的改价工具,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且不经商家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
对此,郑州市市监局在约谈会上要求,携程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优化等整改任务,并建立健全长效合规机制,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红棉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元锋认为,郑州市监局对携程进行行政约谈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是基于违法行为发生地行使管辖权。监管部门对其采取责令整改等措施,处置手段合理适度。
而在此前贵州省市监局的约谈会上,监管部门直指携程等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串通等问题。
两地的约谈,均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即平台企业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影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的问题。
相较于此前“大数据杀熟”问题被屡屡曝光后携程的快速反应,针对豫黔两地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约谈,携程方面目前并未有明确的公开表态。
余元锋补充道,如果平台方后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整改,郑州市监局还可采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联合信用惩戒等一系列阶梯化处罚措施,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赚麻了的能力,为何难持续?
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以及在国际业务端的持续发力,携程在疫情后的这几年里,业务收入不断走高,连带着公司股价及市值不断攀升。
根据携程财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21%,运营利润76.65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91.94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今年二季度,净收入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7%。
这份亮眼的半年报和二季报,均延续了此前的高增长态势。其中,住宿预定收入将近占了携程营收的半壁江山,是当之无愧的业务基本盘和“扛把子”。
财报显示,二季度,携程住宿预订收入为62亿元,同比增长21%。整个上半年,其住宿业务收入达到117亿元。
与携程在酒旅行业一路吸金狂飙不同,国内酒店行业则集体承压。前段时间热热闹闹的星级酒店餐饮外摆服务,就是这种压力外泄的显性表现之一。
数据可能更有说服力。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1-6月,北京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1613家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降幅达92.9%。
不仅如此,以已上市的华住、锦江和首旅如家为例,今年一季度,三大酒店巨头的平均房价、平均出租率和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等核心经营指标均出现了下滑趋势。
但在供给端,酒店数量还在持续新增。短期内,酒店行业的高压竞争态势,并无缓解迹象。
入住率下滑与价格下行的双重压力,同样笼罩在中低端酒店身上。
全行业对价格的波动变得更为敏感,这也是此前多家酒店对携程利用“调价工具”强制调价不满的核心原因所在,也是过去行业内流传的段子“酒店跌倒,携程吃饱”的具象体现。
但作为撮合交易平台的携程,其毛利率长年维持在80%以上。此外,业内的普遍观点认为,国内酒店行业的OTA平台佣金率基本在10%以上。这也引发了外界对携程“吸血”酒店行业的质疑。
轻资产、高毛利、纯现金流,这样的“好生意”很难不引发新的搅局者。扛着低佣金率的大旗,抖音、京东和高德等均先后宣布入局。
抖音的优势,在于流量和内容的丰富度;京东甚至宣布三年0佣金,精准地击中了酒店行业的“痛点”;而美团的优势,则在于运营的精细化程度与高粘度的用户体系;最新入局的高德,试图用真实用户数据开拓到店业务场景,切入高毛利的酒旅则是必然。
相较于携程利用“调价工具”等卷平台价格,更多流量和生态平台的入局,则把这场内卷带入到更高的竞争维度。
而携程的高增长难以持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携程过去虽然跑赢了行业,但长期来看,其必须依附于行业的稳态发展。
至少在当下,携程还需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对照行业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清单,一项项落实到位。
结语:最当警惕的,是平台垄断
相较于郑州市监局的行政约谈,贵州省的约谈除了级别更高,被纳入的平台更多外,还有一些更为显著的特点。
比如,贵州的约谈活动,依据的法律中出现了《反垄断法》,参与的相关处室为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处,该处的主要职责除了价格监督检查外,还依法定授权承担反垄断执法工作。
在社交平台上,反垄断专家、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在写给国家反垄断局的公开信中认为,携程通过“调价助手”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在价格上等于或优于其他竞争性平台的做法,是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限制竞争行为,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时对携程进行反垄断调查。
新华财经援引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的观点认为,携程的相关操作,很可能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而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平台规则等从事前款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这与郑州市市监局要求携程严禁利用技术手段变相操控价格、限制交易,真正尊重商户自主定价权,积极构建开放、公平、透明的平台环境的提法相一致。
杜绝平台潜在的垄断风险,目前来看,监管部门似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