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炸裂!巴勒斯坦人家家都有大奔?!
刚看完一部豆瓣推荐的巴勒斯坦电影《父亲的遗产》(Thank You For Banking With Us! )
啥?巴勒斯坦还能拍电影?那不是被以色列正虐得炮火连天,遍地废墟,恍如人间地狱吗?难不成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纪录片/故事片,跟好莱坞那个著名的“东木”老爷子拍的《父辈的旗帜》差不多?
但要是我告诉你,这不仅不是一部战争片,相反是一部表现巴勒斯坦人民家庭生活的喜剧片,你会不会更加懵逼了?
巴勒斯坦人都被以色列虐成鬼了,居然还有人给他们拍了部喜剧片?
相信我,刚开始看这片子的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一脸懵逼的。这部片子的豆瓣简介标注的是“德国 / 巴勒斯坦 / 卡塔尔 / 沙特阿拉伯 / 埃及”联合拍摄的一部阿拉伯语影片,剧情简介也没说是哪个国家发生的故事。我开始也压根想不出这片子和巴勒斯坦有啥关系,还以为是沙特或者埃及拍的,结果看了几分钟,越看越不对劲,怎么“巴勒斯坦”在人物对话里出现的频率这么高?真是巴勒斯坦电影?会不会说的是巴勒斯坦社会发生的故事,但实际是借用别的阿拉伯国家城市进行拍摄?这种偷梁换柱的操作手法在好莱坞拍摄的中东为背景的影片中屡见不鲜,比如《逃离德黑兰》以及很多反映阿富汗反恐战争的片子,实际上都是在约旦、埃及这些地方拍的。忍不住按下暂停键上网搜了一下,结果没想到,这片子真的就是全程在巴勒斯坦拍摄! 只是在资金上得到了德国、沙特等国的支持而已,导演和大部分演职人员都是巴勒斯坦人,是部不折不扣的巴勒斯坦本土电影!只不过,片中呈现的巴勒斯坦社会,并不是新闻里出现频率极高的炮火连天的加沙(由哈马斯控制),而是巴解(法塔赫)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影片主要拍摄场景就是在西岸最大的城市,也是巴解组织政权所在地,拉马拉。这座城市在耶路撒冷北边不到20公里的地方。影片开始部分有这座城市市中心标志性的一个路口(下图)
拉马拉、加沙、耶路撒冷的位置:
故事讲述了一对性格迥异、见面就争吵不休的姐妹——诺拉和玛丽亚姆争取一笔父亲遗产的故事。妹妹诺拉是一位单身女性,从事美容师职业,父亲临终之前一直由她负责照顾;而姐姐玛丽亚姆则是一位苦闷的家庭主妇,有两个儿子,生活来源则依赖于不忠的丈夫。她们还有一位远在美国生活的兄弟,是这个家庭里唯一的男性继承人。某天她们的父亲意外在家中去世,留下一笔存在银行里的十几万美金存款。根据伊斯兰教法,儿子获得的遗产份额通常为女儿所得份额的两倍。想到自己的哥哥很少尽到照顾老人的责任,妹妹诺拉心有不甘,便和姐姐合谋,要瞒着哥哥把这笔钱从银行取出私分掉。影片就围绕着她们取钱的经历展开。
本片女导演 莱拉·阿巴斯 (Laila Abbas) 在西岸的另一个城市Nablus(纳布卢斯)长大,后来搬到了拉马拉。她最初从事电视行业,后来转向电影行业。2010年,她毕业于约旦SAE学院,获得电影专业学位,并获得研究生奖学金,前往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学习电影制作。
阿巴斯根据自身作为阿拉伯女性的社会经历和感触,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构思编写了本片的剧本,筹集拍摄经费,在2023年10月哈马斯发动入侵以色列的“洪水行动"之前完成了影片的拍摄。 阿巴斯是她父亲生前仅有的三个女儿之一, 根据伊斯兰教法,儿子通常有权获得女儿指定遗产份额的两倍。如果死者没有儿子,则根据伊斯兰继承规则,大家族中的其他男性可以继承女儿所继承的任何遗产。由于阿巴斯的父亲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因此阿巴斯父亲去世之后,阿巴斯的叔叔和他的儿子成功从阿巴斯已故父亲的资产中获取了部分遗产,阿巴斯对此深感不满,于是她决定拍摄一部反映阿拉伯父权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电影。
电影中有意刻画了阿拉伯父权社会对女性觉醒和反抗的压制:包括姐妹俩的亲舅舅,还有妹妹的情人,在得知姐妹俩为获得父亲存款而向他们寻求帮助的计划后,都毫不留情地给予了严厉批评和拒绝。“揭示这种父权制更有趣,因为它虽然微妙,却又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阿巴斯说道。她回忆起曾与扮演这些男性角色的演员讨论过,并向他们保证,他们并非被塑造成“纯粹的邪恶”。这些男人认为自己是在维护传统,尽管他们对家庭最大利益的理解存在误区。
阿巴斯对自己在本片中对巴勒斯坦人和巴勒斯坦生活的刻画感到自豪,并特别强调了服装和制作设计团队的辛勤工作,他们孜孜不倦地打造了栩栩如生的空间和人物。“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展现一个真实的家庭,真实的房屋,以及那些了解巴勒斯坦生活的人不会感到陌生或虚假的事物。我们走访了很多家,这在老家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没有电影文化,所以人们不习惯在家里拍摄。人们会答应,但当几十个人出现在他们的公寓里时,他们就会惊慌失措。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我们之前和当地一家银行约定在他们的分行拍摄,签了合同,但在拍摄前两天,他们打电话给我们,说他们的法律团队有顾虑,所以他们要取消拍摄。解决方案?赶紧跑到附近的大学,在公共空间里重建一家银行。在巴勒斯坦拍摄不容易,但我们发挥了创造力。当然,我们有点慌,但最终一切都成功了。”
作为一部近些年来少有的全程在巴勒斯坦实景拍摄的影片,本片非常难得地向我们呈现出巴勒斯坦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诸多真实的细节。由于巴解组织在处理和以色列关系的问题上采取了温和务实的态度,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得以生活在较为平和安定和富足的社会环境中。影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家庭的场景:姐姐家、父亲家、舅舅家、儿子的同学家。这些家庭呈现出的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条件令人吃惊,比起国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毫不逊色。姐姐家位于一个整齐的居民社区,只是这里一个寻常单元里的普通一户,楼道整洁干净,就是这样的普通一户,家里有宽敞的客厅和厨房,至少三个卧室(两个男孩各一间), 滚筒洗衣机,对开门大冰箱,家里还有大型SUV。妹妹只是一个在美容院打工的单身女性,也有属于自己的一辆小轿车。她们的父亲则是住在独门独户的二层洋房里,老头子自己住二楼,把一楼出租给另一个老女人。当姐姐向儿子同学的母亲提到儿子开走另一个同学父亲的大奔时,同学的母亲竟然说“现在哪个家里没有大奔呢?”(见下面截图)。
姐姐家位于一个整齐的居民社区,楼道干净整洁,家里居住面积宽敞,有滚筒洗衣机和双开门冰箱
父亲自己住一栋小洋楼的二楼,一楼出租给另一个老女人。
舅舅家生活条件也不差。
儿子同学家,同学妈妈说的“现在哪个家里没有大奔”令人震惊。
不知道你留意到没有,影片里出现的女性,很少戴头巾,显示出巴勒斯坦社会的开放。 当谈到她希望观众从这部电影中收获什么时,阿巴斯很快表示,“我觉得我需要介绍这部电影,并说明我们是战前(即2023年10月哈马斯的洪水行动之前)拍摄的。我并不羞于讲述一个与战争无关的故事, 希望观众能够一窥我们生活的复杂性和美丽。我想用95分钟完全献给巴勒斯坦。现在我们的屏幕上充斥着太多东西,我希望拍一部让巴勒斯坦人闪耀的电影。”(部分文字来自外媒访谈)
看完这部影片,我不由陷入沉思,如果加沙不是哈马斯控制,那里的巴勒斯坦人是不是也会像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一样,过上和平稳定富足,“家家有大奔”的生活呢?当加沙人民在人间地狱挣扎时,哈马斯的高官及其家属,却躲在卡塔尔过着土豪一样的生活,以至于当他们被以色列跨国诛杀时,给他们提供庇护的卡塔尔气都不敢出一声。加沙人民获得真正解放的日子不远了,衷心祝愿他们以后也能过上家家有大奔的幸福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