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海》《藏海传》领跑,剧综招商各有“惊喜”与“焦虑”?

作者| 糖炒山楂

编辑| 李寻欢

爱奇艺亲自盖章“2025品牌主们最爱投的剧”,播至18集,双平台剧集品牌露出各达25家,与《赴山海》热播效应同步炸裂的,是它的招商能力。

大剧市场吸金能力依旧?这似乎毋庸质疑。甚至在刚过去的暑期档,它还打破了一些类型题材的限制:严肃文学改编的农村群像剧《生万物》合作品牌数37家,古装权谋大剧《藏海传》合作品牌数达48个再攀新高。更细化的维度,《锦绣芳华》刷新了集均广数、单集广数等纪录。

但这又不是全部。相比去年同期,超过40家品牌合作的剧集数量大幅下滑,即使面对最头部的内容,客户入局也愈发谨慎;对于大部分剧集,“全集有广”更是跨不过的硬指标,尤其是到了8月只有一部《生万物》实现了全集有广,其余皆“沦陷”。

与剧集市场“整体降温、两极分化”的走势不同,综艺市场的招商表现在整体上更为“平稳”。这是个喜忧参半的词:一方面,头部综艺动辄10+品牌合作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综艺招商高点基本落在了8个品牌合作上;另一方面,新综艺在声势和吸金能力上,相比往年更加亮眼。

我们常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长视频招商能力的分化背后,是娱乐营销品牌池的加速洗牌,以及内容市场最真实的发展趋势。前者是消费市场的风向变化也在真切作用于娱乐营销,比如淘宝闪购、美团团购正在成为新一代追剧看综伴侣;后者则是当市场的下行态势无可避免,剧综的“破局”思路却截然不同。

剧集招商:流量+IP基础,“热剧追投”就不基础

严格说来,剧集招商能力的变化,并没有颠覆性的转变,只是整体水位的下滑,还是带来了“变数”:剧播前的招商能力是基本盘,但剧播后的追投效应,越来越成为剧集吸金力的关键。

首先来看头部大剧:品牌信任度犹在,但也在“动态博弈”中。截止目前,今年合作品牌数超过30+的剧集数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包括《藏海传》《锦绣芳华》《赴山海》3部品牌数40+剧,和《长安的荔枝》《折腰》《大奉打更人》《国色芳华》《凡人修仙传》《生万物》6部品牌数30+剧。不过品牌数40+阵列,相比去年的5部还是出现了下滑。

不过饶是头部剧,品牌主入局愈发谨慎,剧集开播后的追投成为新关键词。尤其是近年多部有着头部IP、顶流明星加持的预爆款失灵:《生万物》开播前并未被太多品牌看好,首播4广的成绩并不算亮眼,这也与去年主演杨幂在电视剧市场的表现有关;不过随着热度出圈、口碑崛起,该剧最终解锁了37个品牌合作,成为8月剧王和吸金王。

500

就算是商业价值爆棚的肖战、亦有着郑晓龙导演的背书,《藏海传》开播前的品牌合作数与开播后的追投数量也达到了五五分。这是一种更“安全”的投资打法,更依赖内容本身的影响力。《锦绣芳华》的“商业爆发”,某种程度上是品牌主对《国色芳华》的“追投”。

从题材层面讲,古装剧招商基本盘向来稳定,但全集有广越来越成为古装剧招商的“新考验”。前者数据为证,豆瓣@榜上有名统计的2025剧集平台视频广告招商时长TOP20中,古装剧占据了12席;合作品牌数20+的15部剧中,古装剧占据了10席。

500

后者其实考验的还是剧播后品牌主追投与否的问题。《雁回时》品牌合作数为13个,剧播中段也险些裸播,不过最终还是以内容热度撬动了客户追投,全集有广;《无忧渡》同样是逆袭的代表,从开播1广到以12个品牌合作收官。《书卷一梦》26个品牌合作开局,却有四集无广。

如果说七月古装剧的招商还有起伏波动,但整体良好,那八月则略显困窘。《生万物》吸干了大盘,多部原来被品牌主看好的古装剧在后期出现了裸播情况,且集数基本都达到了5集甚至是10集以上。

古装剧的失灵之说,在今年暑期档频频被提起,从招商的维度看同样在警醒:虽然头部大古装的吸金力依旧,但纵向来看,则会发现品牌对古装剧的热情正在快速冷却。缺乏创意、制作敷衍的古装剧“混子”,正在被招商市场淘汰。以此反推,也不难理解悬疑类题材正在招商市场上快速升温,《以法之名》《扫毒风暴》也都在暑期档展现了不错的吸金能力。

“追投”被放大,本质上是招商市场从爆款押宝向内容确定性的逻辑转变,既是经济下行、预算缩减下的必然,也是娱乐营销和内容行业走向健康、长态发展的必然。虽有阵痛,但值得。毕竟率先迈出这一步的《藏海传》,已然在后暑期档展现出了属于它的长尾效应。

500

综艺招商:综N代仍被押注,新节目很“争气”

综艺似乎“脱离”核心娱乐圈很久了,偶尔依靠《歌手》等节目“炸”一波关注度,然后继续“消沉”。不过对于暑期档的综艺市场,倒是不必过度悲观。

先来看综N代,上半年经典综N代播放量集体下滑的场面令人低迷,不过到了暑期档,综艺市场略有好转,尤其是综N代的播映指数明显上涨(艺恩数据)。招商层面,综N代仍然展现出不凡的吸金力,相比2024同期,赞助品牌数量占比达59%,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500

虽然更具体的来看,头部综N代仍然面临着吸金能力的下滑:当下热播的《花儿与少年·同心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麻花特开心2》《心动的信号8》《歌手2025》《五十公里桃花坞5》等的吸金能力,基本来到了8个左右的时代,不复曾经动辄10余加品牌的热潮。

这并不影响市场对综N代的加码,类似于“矮子里拔将军”的思路。日前《向往的生活》重启录制的消息被广泛关注,它曾是慢综艺时代的招商大拿,如今阔别后回归也被媒体解读为“源于行业的招商焦虑”。此前《花儿与少年》《我家那闺女》《歌手》等节目的重启,也都在市场和招商端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品牌主更认可综N代的品牌,而不敢却豪赌新综艺的爆款率,这是行业的一大“默契”。不过娱乐独角兽真正想谈的,恰恰是新综艺的招商能力,它值得也需要我们去打破刻板印象。

500

数据显示,今年多档新综艺节目都展现出不错的吸金能力。爱奇艺的《一路繁花》《姐姐当家》《亚洲新声》三档新节目,在播期间分别撬动了9个、4个和7个品牌合作;腾讯视频的《地球超新鲜》释放出不俗的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也收获了6个品牌合作。“美食101”同样吸金能力不错:《一饭封神》播出期间吸引了6个品牌合作,优酷的《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吸引了7个品牌合作。

具体到题材上,市场则展现出对女性题材、厨综、喜综在内的细分题材的热情。前者瞄准的是高话题和女性背后的强消费市场,后者则是精准场景的植入,比如厨综《一饭封神》招揽到了海天、美团团购、农夫山泉等品牌,《炙热游戏》拉拢了李锦记、淘宝闪购、金龙鱼等品牌。此前“美食+”综艺就曾展现过不俗的品牌青睐力。

500

只是我们很难去单独以综艺的品牌合作数量去论证市场的“复苏”。一方面,没有市场热度加持的综艺,很难称得上与品牌强强联合,品牌主想要的转化率和品牌声量提升更是不可能。

另一方面,娱乐独角兽在内的不少媒体都曾通过采访业内人士挖掘招商内幕,包括但不限于:同等品牌数量下,金额下降、权益提升甚至是半卖半送各有说法,还有就是年框用户的选择题和附增值,芒果一些中腰部综艺的招商繁华便有此一类原因。娱乐独角兽也曾在5月报道过,综艺冠名费用下降、品牌抄底和拼单思路盛行等情况。

整体来看,综艺市场的水位或许仍在持续下滑,但无论是综N代的自救还是新综艺尚且不错的亮相,都透露出一股生机,而这股生机也在今年暑期档被更广泛的认可和看到。

淘宝闪购狂刷存在感,谁在搅动剧综招商场?

无论是剧集招商对热剧追投的倾向,还是综艺市场对新综艺的看好,剧综招商场,没有永恒的赢家,这从来就是一个变化的市场。从今年暑期档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变数:

首先,单一元素,已经很难成就招商市场的神话,不过明星的加持能力各有说法。超头演员的加持,仍然是剧集招商的极大助力。《锦绣芳华》《赴山海》《生万物》《藏海传》的合作品牌中,出现了大量杨紫、成毅、杨幂、肖战所代言的品牌。

不过在综艺市场,则有媒体论证了这一现象的“悖论”。娱乐独角兽也曾在此前论证过,综艺创新来到了比拼“人”的时代。《地球超新鲜》《姐姐当家》《一路繁花》等多档综艺正是凭借着对嘉宾的组盘和挖掘,成功撬动了市场的关注,这几档节目在招商上同样表现突出。换言之,综艺招商看的不是个人的超级IP,嘉宾间的化学反应更为重要。

500

其次,长视频内容的变化,也在搅动着品牌主的投放逻辑。如剧集更新频率加快、热播期缩短成为今年暑期档的显性特征,这也意味着留给品牌主的宣传周期同样在缩短,甚至还面临着同期热剧分流的情况。而综艺市场则随着正片内容的“增量”,不断延长单期节目的时长,如此也不难理解一些品牌主开始重新流回综艺场。只是客观来讲,当下一些综艺的时间追看门槛确实有点“高”了。

再次,剧综招商市场的品牌池也在随着消费市场、行业变化而快速洗牌。剧综作为娱乐营销最有力的载体,自然也成了这波外卖平台大战的战场之一,今年最突出的便是淘宝闪购、美团团购在剧综市场狂刷存在感。

以淘宝闪购为例,其先后出现在《锦绣芳华》《以法之名》《扫毒风暴》《樱桃琥珀》《朝雪录》《正当防卫》《深情眼》《凡人修仙传》《定风波》等多部剧集中。虽然总冠、中插、赞助等方式不同,但四大平台、各类题材齐包的策略也算是将年轻人一网打尽、精准辐射了。高频出现在《一路繁花》《一饭封神》《这是我的稀有》等多档综艺中的美团团购,则被网友调侃“完全就是电视剧里的999”。

500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招商市场的变化背后,是内容市场最真实的发展趋势。剧集市场向稳、希望以确定性内容度过行业的不确定周期,这也就要求未来内容创作者能够在创作的各个环节去用心,只有噱头和明星码盘的剧集,很难再成为品牌的首选。综艺市场在沉寂后,终于迎来了一波全新的入局者,或许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综艺或许仍处在艰难生存时期,但也逐渐摸到了逆袭的门道和思路。

未来向好,我们也一直期待着。

站务

全部专栏